一、實際度數就應當是驗光處方的度數。
實際度數不是電腦驗光儀測出來的度數。比實際度數低或者高的説法是誤導人的表述方式。電腦驗光儀只是測量單眼的參考數值,既不能作為實際度數的標準,也沒有考慮到雙眼協同的最佳用眼狀態(人是依靠雙眼協同視物的),是不能作為實際度數看待的。
二、欠矯或者過矯都會給眼睛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那些宣稱逐步減低度數可以“改善”近視的,以及人為降低度數緩解眼睛疲勞的説法沒有任何依據和實證支持。有些驗光師教條地把矯正視力設定在 1.0 甚至 1.2,而不是依據被驗光者的實際需求驗光。
對於近用為主(如,長時間在電腦錢工作的人羣)人來説,這種機械的做法矯正視力偏高了。調整到 0.8 左右的矯正視力(也只是參考值,具體到個人,要在驗光中反覆確認最佳點)可能要舒適得多。對於矯正視力過高的人羣,剛開始自行調低度數感覺眼睛也能看得清,慢慢適應後,就會以為視力變好了,度數下降了,實際上只是校正了之前的過矯而已。如果進一步地不斷調低度數,就會令眼睛越來越吃力,度數還會進一步增加。還有,人的眼睛是雙眼協同工作的,各降多少度或同比例降低都是不對的,需要驗光才能確定雙眼匹配的最佳度數。
三、驗光需要知識、經驗和耐心而不僅僅是先進機器的測量。
每個人的眼睛調節力不同,用眼需求不同,機械地測量即便能達到精準,仍然忽略了個體的差異帶來的問題。
四、專業的驗光師不應該給出模凌兩可的結論。
我不曾遇到過真正專業的驗光師隨意修改自己結論的情況。
五、驗光師除了必要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長時間大量實踐積累。
驗光過程需要清楚地瞭解被驗光者的用眼環境和用眼狀況,得出驗光處方的過程需要根據實際用眼狀況反覆確認,以找到眼睛最感舒適的最佳數值,確認的驗光處方只能是唯一的最佳方案,哪有在已有的結論上再行降低的可能?
有很多隻學了一個月驗光(在專門的驗光培訓機構學習)的驗光師,自認為蓋世天才,對技術的積累和專業缺乏必要的敬畏,除了錢,藐視一切,到處以專業甚至專家自居,害人害己。
對技術缺乏足夠敬畏之心的“專家”基本上都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