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測評之父:教育改變步伐加快  教師作用更加重要

5月12日,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與未來學校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新教育新思考”教育研討會正式開幕,當晚舉行了首場國際研討。新東方國際合作部總經理陳莊,連線遠在法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和技能部部長Andreas Schleicher,以及在北京的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東亞區總監趙靜博士,圍繞時下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未來,進行了深入探討。

陳莊在開場時説,疫情爆發以來,很多人待在家裏,有不少的時間進行反思。儘管被要求隔離或者保持“社交距離”,但人類的命運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一個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需要怎樣的教育?下一代需要掌握怎樣的技能以應對不確定的挑戰?教育者該如何培養學生,讓他們未來有能力與不同背景、不同觀點和文化的人進行溝通與協作?這些都是迫切需要思考並付諸行動的重要議題。

Andreas Schleicher 説,中國的教育系統在疫情之下表現出色,世界其它國家能夠從中國學到不少。今天的教育體系,很多仍延襲着工業革命以來的傳統。教師的培訓、課程、授課等都是緊緊圍繞教室教學環境進行的。如今,社會和科技的變化,往往比教育發生的變化快。未來,需要多關注課堂內的創新和變革。教師的作用也需要發生轉變,發揮“促進”、“引導”、“創新設計者”等作用。

PISA測評之父:教育改變步伐加快  教師作用更加重要

趙靜博士説,疫情也給教育帶來了某些積極的反思。比如,疫情讓老師和學生更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甚至一些不發達地區也都接受了遠程的線上教學,這意味着,未來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會更加重要;其次,疫情之下一些考試沒法正常進行,因此,未來對學生的測評的方式、是否引入更多的線上測試等,也值得思考。

在日益強調國際教育和全球素養(global competence)的今天,又如何平衡本土文化和教育理念呢?Andreas Schleicher説,全球素養和本土教育是硬幣的兩面,如果失去了本土的根,人們就容易給自己建造一個圍牆,排斥其它的觀念;因此,全球素養的形成始於鞏固本土根的文化,這樣才能包容和理解其它民族。比如丹麥和挪威,那裏的學生被教育自己的國家文化,但同時對世界保持開放、學習外語。

Andreas Schleicher被稱作PISA測評之父,PISA(國際學生評估計劃)對各國15歲左右的學生的能力和素養進行測試,然後排名。如今,PISA對各國教育政策產生越來越大影響。AndreasSchleicher認為中國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個人能力上,表現突出,但在協作解決問題方面,中國學生表現平平,這是一個弱點。這其實是中國教育模式的反映,中國學生在成長思維方面(growth mindset),也有所欠缺。

趙靜博士認為,測試考什麼,學生和老師就會做什麼,所以就造成了所謂的“高考指揮棒”現象。因此,要從系統上看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要加強或評估學生的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就需要進行研究。

面對科技的變化,以及數字化的轉型,老師的作用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Andreas Schleicher説,無論疫情與否,教師的作用會更加重要。學習不是“交易的過程”,而是一種“關係”的體驗。毫無疑問,科技會改變教師的作用,在知識的傳遞方面,科技會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讓傳遞變得更加具有適應性、個性化。因此,教師未來會降低在知識傳遞方面的作用,變得更像是“導師”“輔導員”“評估員”,這對老師的要求其實更高,不僅對學科要掌握,還要了解學生的進度和特點,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而不是以考試為終點。

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的趙靜博士説,教師被認為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教師也不是全能,什麼都能做。教師需要以身作則,要進行反思式的學習、踐行終身學習、在教學中發揮創造性,只有教師保持開放思維,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影響下一代。

新東方國際合作總經理陳莊説,這需要建設一支很好的教師隊伍,不僅要吸引高素質的人才進入教師行業,更重要的是以怎樣的方式留住他們。

預測未來三至五年,教育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趙靜博士認為,未來會有更多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且不同個性的學生會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但科技不是最終答案,老師與學生仍是核心,畢竟是他們在使用科技。

Andreas Schleicher説,科技將是教授和學習中的一部分,也許前端不一定會看到多少科技成分,但後台會有很多科技因素,比如對學生學習的數據、報告、診斷,反饋等,更好連接學生與老師。“隱形的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提升效率,而是讓新的學習方式成為可能,除了傳授知識、更需要培養學生的技能、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有21世紀的學習者、技術,但也需要21世紀的教學法、學校體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72 字。

轉載請註明: PISA測評之父:教育改變步伐加快  教師作用更加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