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劉邦是怎麼死的 真實的劉邦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邦是怎麼死的
漢高祖劉邦從草根走上皇位,這一路的辛酸讓他深感世道險惡,皇位的難得可貴。劉邦花甲之年,最為擔心的是怕自己的江山旁落他人,對幾位開國功臣心懷戒備。這種多疑的念頭為他的死,埋下了禍根。那麼劉邦是怎麼死的呢?
劉邦像
高祖晚年處心積慮想除掉心中幾根刺,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功高震主,若要與他們對抗劉邦並無多大勝算。所以暗中指示呂雉和蕭何出掉了韓信和彭越。這樣一來,英布怕惹火燒身,遂起兵反抗。劉邦年事已高,非要御駕親征,混亂之中被暗箭所傷。
不料回長安後,箭傷愈加嚴重,卧榻不起。呂雉請來名醫為他看病,劉邦問他病情,醫生默默相對,淡淡説能治。劉邦感慨萬千道:“我從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奪取天下,這次看來是命中註定,上天要亡我啊,即使扁鵲在世也治不好。”於是憤憤賜給名醫五十金把他打發走了。彌留之中,劉邦向呂雉交待了後事。就這樣一代天驕在公元前195年安然離世,給後人留下無盡遐想。
關於劉邦之死後人有另一種説法,劉邦是力不從心想死。醫生説能治,他卻非不要治,喜歡等死。於是有人做了以下猜想:劉邦的當時的處境可謂眾叛親離。最好的兄弟盧綰叛變了;一眾功臣殺光了;他控制不了野心勃勃的呂雉;相幫寵姬戚夫人和愛子劉如意又無能為力。這種窮途末路的處境讓劉邦感覺那是天命,選了個適當的時機一死了之。
劉邦是怎麼死的恐怕早已成為千古謎團,可一代豪傑的下場竟如此落魄,真叫人扼腕嘆息。
真實的劉邦
劉邦,大漢帝國的建立者,後世對他的評價分為兩個極端,有黑他到底的,也有捧他上天,有説他是流氓的,也有説他是英雄的,有説他能當上皇帝是一個偶然,也有人説他當上皇帝是歷史的必然。
劉邦(陳道明飾)
真實的劉邦是怎樣的呢?我們沒有生活在他那個時代,我們不知道真實的他是怎樣的。但是隻要我們不帶自己的偏見去看劉邦的一生,也許我們可以慢慢了解這個人。
在見到巡遊天下的秦始皇的時候,劉邦和項羽都説了一句話。項羽的話是“彼可取而代之”這句話盡顯楚霸王的無雙霸氣,劉邦説的是“大丈夫生當如此”充滿了對秦始皇的羨慕,這句話的大意其實和項羽那句意思差不多,但是表達的更加隱晦,這時真實的劉邦是一個將野心深藏心中的人。
每次遇到投奔他的人才,劉邦都能做到禮賢下士,對於這些賢才的那些小脾氣他都能忍受。蕭何在月光之下追回了不得志的韓信,劉邦能夠放下自己的身段,誠懇的向韓信道歉。然後,二人促膝長談,劉邦被韓信的軍事才能所折服,開始重用韓信,沒幾年就拜韓信為大將軍。此時的他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禮賢下士,尊賢重才的開明主公。
劉邦和項羽兩軍對壘之際,項羽將劉邦的老父親押至軍前,要將他活活煮死,劉邦卻對項羽説:“你我曾以兄弟相稱,你煮死了我的父親就相當於煮死了你的父親,請到時候分我一杯肉羹”。此時的他,又是一個為了目的不折手段的無恥厚臉皮之人。
劉邦之所以能成功,除了知人善用之外吧,還有就是他能很快的適應自己的身份,什麼身份做什麼事情,這才引起後世多他這個人的評價相差巨大。其實,真實的劉邦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劉邦屬什麼
劉邦的屬相網上有牛、蛇這兩種説法,不過蛇是很多人比較認可的。巧合的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和現任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也屬蛇,前者還評價劉邦是最厲害的封建帝王,兩人在經歷和功績上有諸多相似之處。
劉邦起義斬大蛇
蛇有小龍之稱,而龍跟劉邦的身世有着特殊的聯繫。史書上講道:劉邦的母親曾經經過水澤邊,停下來休息,沒想到睡着了,還做了夢,在夢裏遇到了天生的神仙。而此時的天氣發生了變化,又是打雷又是閃電。劉邦的父親擔心妻子,就趕緊跑去找她,眼前的一幕驚到他了,有條龍正旋繞在她的身上。從這以後,劉邦的母親就懷了孩子,生下的孩子就是劉邦。這樣的身世確實有種神秘感,很有可能是劉邦你自己身世的美化,以便抬升自己的身份。
後來,劉邦在逃到芒、碭的路上拿着那把赤霄劍斬斷了大蛇,有人看到老婦人在那邊哭泣,就問她為什麼哭。她説自己的兒子原本是白帝子,幻化成蛇來到路上,卻死於赤帝子之手,太過傷心就哭了。很快,這個老婦人就離開了。
屬蛇的人有着比較複雜的性格,就像蛇給人的印象一樣。蛇是一種神秘的動物,也是所有屬相中最剛毅堅定的,同樣具有蛇的神秘色彩,是最無法理解和想象的人。蛇能夠活很長時間,每次蜕皮就像是得到了新生,這點暗示着屬蛇之人的再生力,每次大戰過後都能快速地恢復精力。
劉邦的妃子
漢高祖劉邦後宮之中有多少妃子,現在已無從考究,但是被後世之人所熟知的有戚夫人和薄姬,她們一個是因為劉邦的寵愛而出名,一個是因為自己的兒子而出名。
劉邦和戚夫人(劇照)
戚夫人,是劉邦被封漢王的時候,在定陶征戰的時候得到的,楚漢時期著名的歌舞名家。劉邦在得到戚夫人之後,對他異常的寵愛,出去打仗的時候,都會將她帶在身邊,而將自己的結髮妻子呂雉獨自一人留在後方。
後來,戚夫人多次向劉邦提出要廢除太子劉盈,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就在劉邦準備廢長立幼的時候,呂雉聽從張良的建議,請來了劉邦素來欽佩的四個名士共同輔佐劉盈,這才打消了劉邦廢太子的想法。
後來,劉邦死去,呂后獨斷專權,開始對戚夫人進行報復。她先命人拔光戚夫人的頭髮,讓她為奴舂米,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悲傷的唱着歌,聽到這首歌的人無一不傷心落淚。呂后聽到這首歌是時候,非常的氣憤,她命人將戚夫人的四肢砍掉,挖去她的雙眼眼珠,然後在將她丟入茅廁之中。後來,呂后又趁惠帝出宮之時,命人毒死了戚夫人的兒子趙王。
薄姬,本是項羽手下將軍的妻子,後來被劉邦連同其它兩位貌美女子收入宮中,薄姬和另外兩位女子約定,她們三人之中只要有一人得到寵幸,都不能忘記另外兩人。薄姬入宮一年都沒能見到劉邦的面,與她有約定的那兩人雙雙得到劉邦的寵幸,劉邦無意中知道了三人的約定,於是找來薄姬,寵幸她,後來薄姬就生下了劉恆,即後世的漢文帝。
薄姬在劉邦的後宮之中一直鬱郁不得志,為人也很低調含蓄,其子劉恆在劉邦的諸子之中也不顯山露水,所以呂后在劉邦死後,就允許薄姬去其子代王劉恆的封地之中,安享晚年。呂雉死後,大臣經過商議,決定立代王劉恆為帝,史稱漢文帝,尊薄姬為太后。
劉邦的母親
劉邦的母親名為劉媪,生年不詳,是劉太公的正室,與丈夫共同生下了四個子女,兒子分別為劉伯、劉仲、劉季(劉邦),女兒就是後來的昭哀後。劉邦登基為帝后,尊母親為昭靈夫人。呂雉專政時尊她為昭靈皇后。劉媪是漢朝的首個太上皇后。
劉邦的母親畫像
有些文獻指出劉邦的母親原名不是劉媪,“媪”本來就是老婦人的稱呼,她的名字應該是王含始,出生於公元前291年,公元前237年去世,當時劉邦還沒登基。又説劉媪或許本姓劉,而不是從夫姓。周朝劉氏分為姬姓劉氏和祁姓劉氏這兩支,劉邦的父母都是劉氏卻能成婚應該是有着不同的姓。根據東漢石碑刻字,劉媪原本姓温。不過上面的説法均非源於正史,還有待考證。
《史記》中描述了劉邦的母親在懷他之前的情景,但是具有神話性。相傳她有一次去到了土坡或水澤旁,由於太過疲勞困頓就在那睡着了,並在睡夢中見到了神。當時天空中打着雷,還有一道道的閃電。劉太公連忙去找她,竟然看見了一條龍盤旋在她的身上。這件事過後,劉邦的母親就懷了孩子。這個故事比較離奇,不太符合邏輯,比如在這樣的天氣怎麼還會在外面睡覺,應當躲避起來或跑回家。此事顯然是編的,想來應該是劉邦稱帝后編造的故事,以告訴世人自己是所謂的“龍種”,塑造真命天子的身世背景。
漢高祖劉邦全傳
《漢高祖劉邦全傳》是一部歷史人物傳記類小説,它的作者是吳佐夫,是歷代名帝王傳記叢書中的一部,由企業管理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的。
漢高祖劉邦全傳
劉邦,一個被大師李宗吾評為“歷史上臉皮最厚、心腸最黑的人,史上最大的流氓”,一個流氓在這場秦末最大的歷史變革之中,卻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與之對立的大英雄項羽,不但輸掉楚漢爭霸,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在秦末亂世這場大戲之中,劉邦一直都不是主角,直到後來的楚漢爭霸,劉邦才因為他的對手而出名。那時的劉邦被項羽打的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場可笑的楚漢爭霸最後的贏家已經毫無懸念了,甚至連項羽都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劉邦這個歷史上臉皮最厚的人,運用自己的厚臉皮,硬是屢敗屢戰,最終抓住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一戰定乾坤,取得了這場爭霸的勝利。
劉邦的勝利,不是流氓逆襲了英雄,而是英雄敗給了歷史,劉邦只是很好的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什麼是歷史的潮流,普通老百姓的意願就是歷史的潮流,劉邦就是很好的抓住了普通民眾的心,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關。
《漢高祖劉邦全傳》通過對劉邦的人生經歷的講述,向我們剖析了一個“流氓”是如何順應時勢逆襲了那所謂的英雄的,其實英雄造不了時勢,只有時勢造就的英雄。
鴻門宴劉邦性格
沉着冷靜,善於應變。相比較項羽聽信讒言而調動兵馬準備作戰,劉邦在面對危機時就冷靜多了,先掂量了自己與項羽的兵力,然後找張良商量對策。在鴻門宴上,面對項莊的舉動,同樣沉着地坐在宴會上,後來假借上廁所之名溜走了,走之前還安排好了後面的事情。
鴻門宴上的劉邦
陰險狡詐,處事圓滑。當劉邦聽説項羽要攻打自己時,分析了一下雙方的軍事力量,得出不能與項羽硬拼,就按照張良的計謀,拉攏項伯。他對項伯恭敬有加,以兄弟相稱封賞酒食,還結下兒女親家,表明不稱王的心跡,使得項伯勸説項羽,並在鴻門宴上力保自己。
能屈能伸,智謀過人。劉邦不顧危險,親自帶着少量人馬和幾樣寶貝去項羽營帳解釋,也可見他的膽量,而且處處表現出謙卑的姿態,通過一番頗有情理的説辭打消項羽的猜疑。後來在入座時,坐在下座,是刻意屈尊隱忍,以消除項羽的疑心。
知人善用,從諫如流。劉邦手下人才濟濟,不乏樊噲、張良之類的忠心之人,在鴻門宴前採納張良的計策籠絡項伯,同時聽取項伯的建議第二天去給項羽請罪,後來藉機出來時又接受了樊噲的意見先行逃走。
有奸必肅,當機立斷。儘管劉邦在鴻門宴事件上做的每一個決策都聽從了別人的意見,但是每次都很果斷。當他逃回軍營時,沒有聲張,馬上剷除了曹無傷這個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