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此人一閃即逝,卻斬殺蜀漢名將,殲滅無當飛軍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九回,發生在姜維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夏侯霸、司馬昭和徐質。故事梗概如下:

蜀漢延熙十六年,姜維統兵二十萬,再度發動北伐之戰。戰前,姜維向夏侯霸問計。夏侯霸認為,曹魏地區當中,南安郡錢糧最多,應該首先攻克該郡。他還提出,以往北伐無功而返,有個重要原因是盟友羌兵沒有及時前來協助,此次應當立即派人聯絡羌人,與他們在隴右會合,然後出兵石營,經董亭直取南安。

姜維大喜,立即派郤正為使者,帶着金珠蜀錦前去拜見羌王。此後,羌王迷當答應了姜維的請求,命大將俄何燒戈為大先鋒,率兵五萬直撲南安郡。

得知蜀軍犯境,曹魏左將軍郭淮立即上表,將消息告訴司馬師。司馬師詢問眾將,誰願意率兵增援西北,輔國將軍徐質主動請纓。隨後,司馬師任命司馬昭為大都督,徐質為先鋒,率領前往西北。徐質率部來到董亭後,與姜維遭遇。在雙方的較量中,徐質手持大斧,在單挑中接連擊敗廖化和張翼,又在混戰中打敗北伐大軍。姜維無奈,兵退三十里下寨。

此後,姜維又向夏侯霸請教殲滅徐質之策。夏侯霸提出誘敵之策,得到姜維的採納。姜維命廖化和張翼在鐵籠山用木牛流馬搬運糧草,以此引誘司馬昭出兵,又悄悄在路上撒下鐵蒺藜,為殲滅徐質做準備。果然,得知北伐大軍在鐵籠山運糧的消息,司馬昭立即派徐質前去劫糧,結果徐質進入北伐大軍的包圍圈,姜維、廖化和張翼率部殺出,曹軍打敗,徐質也被姜維斬殺。

小説中描述的此次發生在蜀漢延熙十六年的北伐之戰,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不過過程較為簡單。按照《三國志》相關傳記的記載,就在此戰爆發前,東吳太傅諸葛恪率二十萬兵馬發動了魏吳交鋒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

戰前,諸葛恪寫信給後主劉禪,希望蜀軍能在西北戰場有所動作,以達到牽制曹魏的目的,此後便有了此次的姜維北伐。從這個意義上看,姜維的此次北伐與當年諸葛亮圍攻陳倉一樣,都屬於牽制性作戰。因此,戰爭的規模並不大,也達不到小説所言的二十萬兵力。

至於這場戰爭的過程,也非常簡單。姜維進入西北戰場後,經董亭向南安郡發動進攻,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部迎戰。不過,當郭淮主力進至洛門時,姜維就因軍糧耗盡而不得不退兵了,雙方並非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至於小説中提到的羌王迷當,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其事蹟與小説的描述有着很大的差異。按照小説的説法,他在蜀漢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協助姜維出兵。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此人是在蜀漢延熹三年(公元249年)被郭淮擊敗,他也並未出現在四年後的北伐戰場。

小説中提到的羌軍大將俄何燒戈,歷史上並無此人。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羌族頭領中除了迷當之外,尚有餓何、燒戈、伐同、蛾遮等人,這些人也都曾在曹魏西北地區發動叛亂,最終被郭淮擊敗。小説作者很可能將其中的餓何、燒戈誤當成了一個人並寫進了作品當中。

在小説的描述的這個戰爭故事當中,還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人物——徐質。按照小説的説法,此人武藝高強,先後在單挑中擊敗廖化和張翼。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此人也的確存在,但僅僅是個一閃即逝的人物。有關他的事蹟散見於《三國志》當中。從零散的史料記載來看,此人擔任過討蜀護軍一職,並與鄧艾、郭淮和陳泰等名將一起抵禦過姜維的入侵。

説到此人的結局,並非如小説所言是死在蜀漢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而是在蜀漢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的襄武之戰中陣亡的。不過,徐質在陣亡前有過一次驚人的戰績,不但在狄道之戰中斬殺了蜀漢名將張嶷,還殲滅了蜀漢最為精鋭的一支軍隊——無當飛軍。經此一役,曾經風光一時的無當飛軍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再無蹤跡。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