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名言是什麼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故事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鄭板橋名言是什麼
鄭板橋,清朝有名的畫家,文學家兼詩人,有着坎坷的經歷。在他的一生之中有着很多的聞名後世的作品,其中不乏有着很多的名言佳句,以下幾個是較為出名的。
鄭板橋詩
“難得糊塗”,凡是知道鄭板橋的人都會知道,這是鄭板橋名言之一,鄭板橋曾經先後在朝廷的兩個地方當過知縣,對於官場中的黑暗有着很深的體會,可是他自己卻是不會同流合污的,可是想也知道,再官官相護的官場之中,想要獨善其身是很難的,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對於那些黑暗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又無能為力,因此就想裝糊塗,但是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又怎麼能夠裝糊塗,因此他就發出來“難得糊塗”這樣的感嘆。一句話代表了鄭板橋對於現實的無奈和心酸。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知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是鄭板橋題在他的傳世畫作《竹石圖》上的,這幾句話,通過寫竹子那種頑強不屈,不畏環境艱難,堅強生長的精神來鼓勵人們學習竹子的這種精神。這首詩對於後世之人有着很高的勵志作用。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句鄭板橋名言通過屋舍不用大,花不在多來體現出鄭板橋淡泊名利,是富貴如浮雲的高潔品質。
鄭板橋名言還有着很多,有勵志的,也有描寫友情和其他的,從這些名言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板橋是一個談泊名利,心懷天下,對友情至真,對親情至善的人。因此,我們就知道他為什麼會流傳後世了。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故事
鄭板橋家裏有塊匾寫的是“難得糊塗”,用了隸書、篆書、草書三種字體,不同凡響。
《難得糊塗》圖片
這四個字讀起來容易、理解起來也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世間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做到在該糊塗的時候糊塗。糊塗和聰明是相對的,人的一生中,都在極力表現聰明,有些人的聰明叫做小聰明,有些人的聰明叫做狡詐,只有少數人的聰明叫做智慧。聰明如此重要,是因為人很多時候都很糊塗,做事糊塗,做人也糊塗。
鄭板橋難得糊塗背後有個有趣的故事,有次,鄭板橋到雲峯山遊玩,晚上的時候住在一個老者家裏,老者自稱糊塗老人,説話間感覺老者很有學問,不像普通人家,兩人聊得很愉快。老者家裏有塊很大的硯石,材質是上等品,不是尋常家能夠擁有的,鄭板橋看了非常喜歡。老者請鄭板橋留下真跡,日後把字跡刻在硯台下面,以作紀念。鄭板橋是個爽快之人,沒有拒絕,他覺得這位老者不是普通人,題了“難得糊塗”四字,並蓋上自己的印章。鄭板橋也請老者題字,老者也沒客氣,提筆寫了一段話,意思是得到精美的硯石難,得到頑石更難,美石要變成頑石是難上加難,因為頑石被鄉野村夫拾走了,難得在富貴人家見到。老者題完字,蓋上印章,鄭板橋一看果然是退隱的高官,又補填了一行文字,説的意思是糊塗比聰明還要難。後來鄭板橋難得糊塗這個故事傳開了,這四個也被人們廣泛使用。
鄭板橋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鄭板橋是古代著名詩人、畫家以及書法家。鄭板橋在年輕時就已經名滿天下,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怪”,有點活佛濟公的味道,他的“怪”中有幾分真誠、幽默,也有幾分酸楚。當他看到貪官污吏被遊街示眾時,就畫一幅梅蘭竹石,掛在犯人身上,以此來吸引百姓,藉以警世醒民,奉勸大家做人要勤政廉潔。那麼如此之怪的鄭板橋是哪個朝代的呢?
鄭板橋雕像
關於鄭板橋是哪個朝代的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鄭板橋是清朝時期的江蘇人,祖籍是在蘇州。鄭板橋生於康熙年間,自小受家人的薰陶,開始習書學文,較大後跟隨名師研究學問,可謂是一大才子。而清朝時期的社會環境特別適合鄭板橋這樣的文人發展。因為清朝特別是康熙時期是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鄭板橋的發展似乎沒那麼好,他困頓的時候甚至以賣畫為生,以此來維持生計。
不過他揚名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都同康熙皇子做了朋友。而且有意思的是鄭板橋是康熙的秀才,雍正時的舉人,乾隆時的進士,這在當時也是一大趣事。鄭板橋還做過兩任知縣,在任職期間,他勤政愛民、清廉正直,非常得民心,是當時有名的清官。鄭板橋六十一歲的時候辭去了官職,據説當他離開的時候,當地百姓全部出城相送,並且為他建造生祠。此後,鄭板橋往返於興化和揚州之間,以賣畫為生,廣結天下有識之士,談文論道。而這段時期也是是鄭板橋書畫流傳最廣的時期。
鄭板橋究竟是不是同性戀
在中國古代,便有了同性戀的現象。在很多記載,包括後世資料中,都有提過鄭板橋是同性戀,那麼鄭板橋他究竟是不是同性戀呢?
鄭板橋像
大家公認的是鄭板橋身上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清廉、正直、灑脱、自由的一面,同時他也有着高雅的文化修養和趣味取向。但是在民間則流傳着有關鄭板橋是同性戀的傳言。鄭板橋在他的《板橋自敍》中,這樣寫道:“酷嗜山水,又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這裏所説的就是同性戀。還有在晚年時期,鄭板橋曾經自己感嘆過:“自知老且醜,此輩利吾金而來耳”。意思是説自己養的那些男寵都是為了自己的金錢來的。鄭板橋做官的俸祿和他賣畫所掙的錢,有一大部分是花在養男寵這件事上了,怪不得《墨林今話》的作者蔣寶齡是這樣説他的——“不廢聲色,所得潤筆錢隨手輒盡”。
在鄭板橋身上還流傳着這樣一則趣事。據説在他71歲時,與48歲的詩人袁枚有過一次會面。二人酒至半酣,鄭板橋説:“現在的衙門,動不動就打板子。可是板子又偏偏打在屁股上。如果是姣好的少年,豈不是要把美色都給糟蹋了?我要是能參與立法,一定將笞臀改為笞背,這才不會辜負這龍陽美色。”
至於鄭板橋同性戀的疑問,就算這些證據看上去再怎麼言之鑿鑿,我們也還是無從得知真相,且留下一個謎團,讓後人繼續探索吧。
鄭板橋兩封家書的內容
鄭板橋是清朝的大書法家、詩人和畫家。他流傳於世的作品非常多,其中《鄭板橋集》是流傳廣泛的一部著作。這部著作中除了鄭板橋的詩、詞、畫之外,還有他的十六封家書。這十六封家書中有兩封家書是最有名的。
鄭板橋兩封家書圖片
鄭板橋是清朝時期非常著名的人物,他還做過七品官的縣令,在畫、詩、書法方面又是大家,雖不説是富甲一方的名門望族,但也是富貴之人,而且鄭板橋在五十二歲的時候才生下了一個兒子,所以鄭板橋非常喜歡這個孩子,而鄭板橋的兩封家書便是談他對這個兒子的教育的。
鄭板橋的教育之道,在鄭板橋的兩封家書裏得到很好的體現。鄭板橋在山東做知縣時寫的《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就是談他教育兒子的。鄭板橋告訴他的弟弟説:“我不在家,我的兒子給你管束,不要因為他是你的侄子就縱容他,對待家中的傭人也要一視同仁,不能讓我的兒子欺負他們。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他明事理。”從鄭板橋的這一封家書就可以看出他雖然寵愛兒子,但絕不溺愛。
鄭板橋的兩封家書中還有一篇是《濰縣寄舍弟墨第三書》,這篇家書同樣是告訴族人對他兒子要嚴加管教,不能放任自流,鄭板橋的這種教育方式在當時算是相對少見的,所以當時有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鄭板橋為何會對一向疼愛的兒子如此嚴厲。
清代畫家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
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所以人稱板橋先生。鄭燮祖籍蘇州,1736年進士。在鄭板橋做官前後,他都是居住在揚州,以書畫為生。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詩、書、畫被後人世稱“三絕”。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他的著作有《板橋全集》。那麼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呢?
鄭板橋詩畫
其實,從經歷來看,鄭板橋的童年算是坎坷的了。本來父親給他取名燮,字克柔,是希望他一生和和順順。結果不料鄭板橋三歲時,母親便因病去世。出身於書香門第的他,還好有一位愛他的後母,但對他最好的卻是他的乳母費氏,就是這一份偉大的母愛對他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在人物性格上,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呢?在很多歷史資料中説板橋是一位怪人,不僅因為其身為“揚州八怪”之一,還因為他的畫畫的怪、文章寫的怪、性情怪、行為怪。在他的“怪”中,含有幾分幽默,又有幾分真誠,同時板橋又頗有罵名。其實板橋為官時,深受百姓愛戴,因為他心繫百姓,一身清廉,兩袖清風。在早期時,板橋喜歡放言高論,品評人物,很多人認為他“狂傲”,但其實他是一個清廉灑脱,不媚權貴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的怪,他的一身正氣,難免會有罵名。和許多文人一樣,板橋隨性而為,不拘小節,灑脱正直又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