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紀念館 王安石變法內容揭秘

王安石紀念館

王安石紀念館位於撫州市贛東大道的南端,於1985年首建,1986年完工開館。王安石紀念館不僅有着江南園林的氣質更有着宋代建築遺韻,是一座仿宋園林式的建築。王安石紀念館是後人用來紀念王安石的一種方式。

王安石紀念館一角

王安石紀念館佔地面積達20畝,建築面積達一千五百六十平方。王安石紀念館已被列入江西十大歷史名人紀念館中的其中一個館,每年接受來自全世界四面八方的遊客,成為江西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

從王安石紀念館的門樓入內,發現裏面的建築通過一條遊廊將各個地方穿連成一處,如水榭,接待室,紀念館主體等,大有曲徑通幽之美感。

王安石紀念館的精髓都在其主樓上,主樓主要分為上下兩層,這兩層都是陳列廳,用來展示王安石的生平事蹟。一樓陳列了王安石熙寧變法,荊公新學等方面的內容;二樓陳列是人文品格,終老金陵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整個展廳的內容並不枯燥乏味,而是通過照片,雕塑,國畫,文字,實物等結合闡述了王安石的一生。紀念館中更是收藏了當代畫家為紀念館贈送的書法字畫等30多件,可謂是錦上添花。

除去王安石的向人們展示的內容,其在建築上也韻味十足,亭台樓閣,碑廊水榭,荷池曲橋,整個紀念館有着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有人説看到王安石紀念館就已經被他的文化內涵所陶醉,更別説細看其內部,那是一種歷史與時代的味道。

王安石變法內容

王安石變法主要從兩方面開始變法,一方面是理財,一方面是整軍,最終達到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抑制官僚地主的特權,從而達到富國強兵。

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主要內容--理財:

均輸法:

青苗法:民户可向政府貸款,政府以20%的年利率貸款給農户用來補助耕作,面向對象包括農民,手工業者等,用官方貸款方式代替民間的高利貸行為,不僅讓百姓生活有了出路,更是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農田水利法:主要是大力興修水利,有效的開墾荒地,鼓勵農業的發展。

免役法:政府當差的差役們不再用民户人員服役,而是採用僱傭的形式。不僅如此,各户民户,按照貧富等級繳納不等的免役錢,之前那些官僚地主的特權被罷免。這種形式不但減免了農民的勞役負擔,同時還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土地由政府統一分配,並且按照土地面積大小及收益繳納不等的税,有效的防止了地主兼併土地的現象。

均輸法,市易法,青苗法等新法對整個官僚地主,富商進行了打擊,嚴重限制了這些羣體囤積居奇,投機倒把,剝削農民的行為,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王安石變法主要內容--整軍:

保甲法:通過將農户編排組織,10户人家為一保,50户人家為一大保,10個大保組成一個都保,然後在從每户人家中找一個保丁,農忙時勞作,農閒時練兵,以便國家戰事來臨能上戰場殺敵。

設軍器監,將兵法和保甲法這種做法都是用來加強軍事力量的,以便用來鞏固邊防。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風雲人物,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傳奇人物。年少神童,長大天才,官至宰相,位列人臣,可謂是達到了事業的巔峯。於王安石的故事典故有很多,據史料記載的就有很多。下面來給大家羅列下王安石故事。

王安石像

一:拗相公

王安石的執拗性格在那時是出了名的,為人極其固執,自己做了決定後這是三頭牛都拉不回來。固執説的好聽點是對於原則的遵守,説的難聽點就是剛愎自用。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王安石的性格缺陷。這種固執讓王安石聽不進勸,剛愎自用,有錯也不改,當所有人都在抨擊新法的缺陷時,他不聞不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堅守着自己的決心,一心變法。所以在變法期間,出現了很多用人不當的典例,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的天災人禍,但是面對這種變量王安石沒有着手解決,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這也讓王安石帶上了拗相公的稱號。

二: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一生簡樸這是出了名的,他崇尚節儉杜絕奢侈浪費。王安石做宰相期間,有一個親戚來到京城拜訪王安石。王安石則禮貌的請他吃飯,到了約定時期,那個客人盛裝相見,認為王安石肯定會大排場的宴請賓客。

但是那天客人等了很久也不見有宴請的陣仗,臨近飯點也不見有果品蔬菜上桌,等了很久才終於開飯,開飯後上來就只有酒水,胡餅和切的很小的肉塊,最後上飯伴着很簡陋的菜羹。王安石就用這樣的待客之道來宴請賓客,足以看出王安石的清廉樸素。

王安石的故事還有很多,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展現了王安石的人物性格。


王安石傷方仲永

王安石傷方仲永是出自王安石的一篇散文作品中,名叫《傷仲永》。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不僅在詩歌上成就頗高,其散文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王安石的散文體式大都是論説文,其體式包括書、表、記、序等。這部分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內容主旨上表達了詩人對於政治的看法與主張,所以題材大都是針對時政即社會現象。

王安石傷仲永插畫

《傷仲永》出自《臨川先生文集》,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的故事,方仲永是江西金溪人,5歲的時候突然能作詩,但是後天沒有好好的學習最終淪為普通人的故事。

《傷仲永》是一篇議論文,其主要講述了以下故事:方仲永江西金溪人氏,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世代務農。方仲永5歲的時候還不知道筆墨紙硯是用來幹什麼用的。突然有一天,啼哭着想要這些東西。方父無奈只能從鄰居家借。

方仲永拿到筆墨紙硯後提筆就創作了一首詩,最後還題款落名。方仲永的第一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宗族為主要內容。父親將這首詩拿給鄉里的秀才看,大受讚揚。此後人們絡繹不絕的來找方仲永,讓其作詩,其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不論是文采還是其道理都值得揣摩和觀賞。

漸漸的鄰里鄉親對方家的態度改變了,人們用賓客的禮儀招待方父,甚至還有人花錢請方仲永作詩。

方父覺得發財的時機來了,於是就每天拉着方仲永四處拜訪四處作詩發財,不讓他接受後天的教育。一年,我跟着父親回到家鄉拜見舅舅時見到了這個昔日神童,那時候方仲永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了,那時候作出來的詩已經稍有遜色了,再過了7年,他已經成為另一個普通人。

王安石傷方仲永的故事就是要告誡後人就算天資聰慧如果沒有後天的再造學習,也會蜕變,後天的教育和學習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從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後天教育與學習對成就人才很重要。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這是一期百家講壇的電視節目,主講人是康震,講述的是北宋名人王安石的故事。康震先後獲得了文學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後一直在從事文學研究工作,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文學院教授等職位。康震發表了學術論文近40多篇,還先後出版了4部學術著作等,是一個資深文學研究者。

唐宋八大家畫像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這講內容主要包括22講,其重點講述的是王安石變法這一功績。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自幼聰慧,勤於讀書,有着驚人的記憶力,年幼時期就能下筆成文,年紀稍長就跟着父親宦遊南北,對基層的人們生活感同身受,這對其的文學創作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歷史上,王安石在文學長成就很高,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作品頗豐,其中留下千古名句被人們廣為傳誦,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以至於後人對於王安石的功績全部歸於其在文壇山,卻忘記了在政壇上王安石也是一個牛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這期節目就是講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成就,那就是王安石變法又稱為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就是根據早年的為官經歷,結合社會現狀從而推行的一些列新法,王安石位列人臣,官至宰相也成為了一名改革家,但是變法最終失敗。

在《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這個揭秘中,就全方位的透析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得與失,成與敗。

王安石是什麼家

王安石在北宋可謂稱的上是風雲人物,只是後來對於王安石的爭議頗大,有人認為此人是禍國殃民的亂國着,有人認為王安石是大改革家,古人史書對王安石的記載也不盡相同,可謂是説法各異,但是無論王安石評價如何,我們不能否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王安石一生多有頭銜,更是涉足各個領域,那麼王安石是什麼家?

《蘇東坡》王安石劇照

一:政治家

1042年,王安石參加科舉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先後任職地方官吏,當過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羣牧判官,知常州事,知制誥等多個職位,在為官這段期間王安石關注民生,大力興修水利,擴辦學校,注重教育與人才的培養,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而且早年的宦遊南北與在底層當官,讓王安石知道國家的問題所在,知道北宋中期積貧積弱的社會現狀,以及三冗問題及土地兼併嚴重等重大社會矛盾。

二:改革家

王安石知道國家的矛盾與問題所以,所以當收到皇帝重用時,他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要想改變社會格局與解決問題,就要進行全面改革,從而推行了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是一場全面的社會改革運動,其根本就是解決國家的社會矛盾問題,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最終目的。王安石從理財和整軍這兩個方面入手開展,從而推行了青苗法,均輸法,保甲法,將兵法等一系列的新法。但是變法最終失敗,是因為變法最大程度的傷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從而遭到強烈反對,最終變法失敗。

三:文學家

王安石將政治與文學創作做了結合,創作了大量的政治詩,將藝術與政治結合,從而在文壇上添上了璀璨的一筆。王安石在詩歌,散文,詞等方面均有涉獵,被人們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37 字。

轉載請註明: 王安石紀念館 王安石變法內容揭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