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現在有很多老師只會“教書”,並沒有實行“育人”功能。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上幾節課、批改完作業,我的任務就完成了,多餘的事絕對不管……”如今,像這種佛系的教師越來越多了,他們只承認上課教書、下課走人,如果不是班主任,學生有什麼事直接找班主任;如果是班主任,學生有什麼事直接找家長,反正老師自己是絕對不會“管閒事”。

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很多學生比較喜歡這種佛系教師,他們普遍認為老師管得越少越好,每年學生在給老師作年度評價時,往往越負責任的老師分數越低,而越不負責的老師分數越高。中小學生這樣認為其實比較好理解,因為他們大多數尚未成年,不喜歡被別人約束太多;而在大學,其實也是如此,大學生們選課時都樂意選擇佛系的老師,要選不點名、沒作業、上課水、期末考試簡單、給分高的老師,總之越“水”的課越受歡迎。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而家長們當然不喜歡這種不負責任的教師。在應該嚴格的時候卻對孩子好,無疑是害了孩子。一個負責人的老師不僅要上好課,傳授給孩子們知識,更要從思想品德等方面教育孩子,同時要有“仁愛之心”,要關注愛護自己的學生,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責任。

佛系教師越來越多,誰該負責任?

我想,大多數教師是有良心的,他們最開始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時,一定還是保有一定的職業情懷,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嘗試讓學生不斷地向好發展。可是為什麼很多老師踏入行業後不久就會變得如此佛繫了,甚至是現在佛系老師越來越多,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佛系教師?誰該為這種現象負責任呢?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佛系教師?學生考試考差了,老師批評了幾句,學生選擇了跳樓,老師因此丟掉了自己的職業;學生沒做作業,老師讓他在走廊站了半小時,被學生和家長告進了教育局;學生校內騎車,被老師批評了幾句,學生用板磚怒砸班主任;十年前教的學生,因為自己曾經對他太嚴格,十年後在街上被學生抽耳光……任何以上的類似事件,都可能將一個負責人的教師推向佛系。

那麼誰又該為這種現象負責任呢?部分沒有感恩之心的學生、部分不講理的家長、部分學校領導,還包括老師自己,他們都有責任。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除此之外,我認為有一些不良媒體有更大的責任。新聞報道歷來有報道事實還是傳播價值的討論。現在有很多媒體喜歡斷章取義,把小事擴大化報到,把一些本應該冷靜處理的事情大肆渲染,不嫌事大,這就導致了一些個例普遍化,為什麼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和隔閡越來越大,我認為部分媒體就是罪魁禍首。

我們經常能看到“震驚,某某學生跳樓,只因被老師批評了幾句”、“某某老師體罰學生,還不讓學生告訴家長”類似的新聞,不可否認的是每個羣體都有幾顆“老鼠屎”,但是如果只片面化、擴大化的報到這些新聞,只會使教師羣體在心裏建起一道防線,老師就會變得越來越佛系。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尊師重道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無論是媒體人,還是家長,我們都應該信任老師,相信絕大多數老師是有良心的、負責任的,只有這樣教育才會向好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9 字。

轉載請註明: 上課教書、下課走人,佛系教師評價分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