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家校合作大多集中於學生出現學業、身心健康等危機的事後處理方面,學校“出了事才叫家長”,家長“出了事才想起學校”,家校之間缺乏穩定的常態化合作機制——
家校共育:鋪好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後一里路
作者:宋東霞(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劉暢(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輔導員)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高校開啓了線上“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高校“雲管理”、教師“雲授課”、學生“雲學習”,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凸顯。經調查,部分學生表現出“在校期間想回家、宅家期間想回校”的新型圍城關係,使得高校家校合作、凝聚共識的必要性從隱性走向顯性。為此,探索高校家校合作新模式成為化危為機的現實選擇。
4月初,武漢市江漢區西馬路小學組織送教材到家,志願者家長紛紛參與其中。 李長林攝/光明圖片
高校家校合作存在誤區
實踐中,當前高校家校合作存在認識偏差、交互單一兩方面誤區。在認識層面,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輕”的思維定式:第一,重學校、輕家庭。基礎教育的家校合作在學生課程學業輔導方面較為緊密,但“大學生已是成年人,交給學校培養,家長終於解放了”的認識誤區仍然普遍存在,家校合作較為鬆散。第二,重知識、輕育人。目前,部分家長和教師更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取,關注成績、績點、就業、保研等,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育人的重要意義。第三,重結果、輕過程。目前,高校家校合作大多集中於學生出現學業、身心健康等危機的事後處理方面,學校“出了事才叫家長”,家長“出了事才想起學校”,家校之間缺乏穩定的常態化合作機制。在交互層面,家庭和學校的互動過程對接不精準。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與子女的交流方式各異。針對不同情形,高校區別化的對接方案尚不完善,家校之間交互的精準程度不夠。新形勢下,探索高校家校合作新模式,就必須走出認識偏差和交互單一兩方面的誤區。
達成高校家校合作共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很難完成培養人的任務。而現實中高校和家長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學階段的家校合作,因此,亟須凝聚高校家校合作的共識,形成共同育人、合作育人、協同育人的一體化育人體系。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僅注重“術”的傳授,還更加註重“道”的傳承。立足新時代,高校應主動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價值使命傳遞給家長,在育人理念上形成共識。另一方面,不同大學有不同辦學風格和學科特色。例如,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中國人民大學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樑”為人才培養目標。為此,家長要充分理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質,領悟子女所在大學的精神內涵,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特點。只有達成高等教育階段需要家校有效合作的共識,達成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學精神的共識,才能為高校家校合作的科學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思想認識基礎,保障家校合作機制健康運轉。
明確高校家校合作內涵
高等教育始終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紮根中國大地、堅持育人方向。因此,高校家校合作的內涵是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培養有理想擔當,有社會責任,具備專業本領和創新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多元文化衝擊、國際競爭加劇、信息技術普及的背景下,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健康身心,提高綜合能力,更好地成長為服務社會的棟樑之材。這就要求高校的家校合作不侷限於補救危機的事後管理,也區別於基礎教育階段強調知識學習的合作,而是以大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綜合素質提升為目標的合作。在這種合作關係中,家長不是人才培養的配角,而是高校育人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充分整合、調動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資源,把家庭教育有機統籌到高校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才能在高校家校合作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鋪好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後一里路。
創新高校家校合作模式
高校家校合作須從平台構建、方法革新、素養提升上建立長效互動新模式。第一,搭建起家庭教育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平台渠道,高校可以適時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學校活動,瞭解學校育人理念和育人體系;家長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出發,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建言獻策,形成家校和諧溝通、良性互動的局面,提升家長對學校的榮譽感、認同感和參與度。第二,尋求高校家校合作的科學方法。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家校雙方都要積極應對互聯網條件下學生思想觀念和信息傳播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走出簡單直接干預或不關心的誤區,以引導、探討、借鑑等鼓勵的方式,形成家校互補、協調一致的合作。第三,提升家庭和學校雙方的育人素養。家庭教育要轉變思路、找準角色定位,主動跟上時代的育人理念,提高育人素養,與時俱進;高校要引導教師在科技高速迭代更新的“後喻時代”,正確認識教與學的關係,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9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