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小時候,我們學習三字經的時候就知道“融四歲,能讓梨”這個典故,現在很多人認為讓一個4歲的孩子讓梨,是違揹人性的,也是教會孩子不誠實的一種表現。

我記得前幾年就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時有一道題就是問“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很多小學生實話實説,在試卷上真實地寫下“不會讓梨”,結果老師給了一個大大的叉子。很多網友看到這張試卷照片後,紛紛認為老師的做法欠妥當,孩子不願讓梨是孩子真實的想法,是誠實的表現,老師一面教孩子誠實,一面在試卷上否定誠實鼓勵虛偽,會讓孩子迷惑。

我們不妨來看看孔融的真實經歷,發現孔融 “讓梨”的真諦。

讓梨的前因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在三國時期的某一天,孔融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享受下午茶,一邊吃東西,一邊聊着天。這時候父親讓孔融把籃子裏的梨分給家人,年僅四歲的孔融把大個的梨給了父母、兄弟,自己留了最小的。

多年後,又一件“讓梨”的事情發生了,孔融哥哥孔褒有個好友叫孔儉,得罪權貴後走投無路,投奔孔褒。當時孔褒不在,遇到了僅有16歲的孔融,孔融知他是哥哥好友,就自作主張收留下了。後來東窗事發後,孔融説是自己擅自收留,應該承擔罪責。哥哥説好友投奔的是自己,自己才是主犯。孔融母親説自己是一家之長,自然自己才是主犯。

看到孔融的兩件事,我們不難發現孔融4歲讓梨,16歲替哥哥擔責兩件事體現的是一家人超越生死,相親相愛的故事。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就是這麼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抽象成為一個道德問題,一個人生準則,顯然是不合適的。在我看來,如果孩子心中有愛,誰吃大梨,誰吃小梨並不重要。如果孩子心中沒有對家人的愛,天天讓梨,又有什麼作用呢?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一個詞,由兩個字組成的。禮是指我們對人、社會、自然的尊重、敬畏、祈求等,是發自內心的。儀,是指儀容、儀表、儀式,講的約定俗成規矩和形式。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再多儀式也只是做做樣子,有儀而無禮,也是讓100次梨也沒有用的道理。

家長要根據孩子不同的選擇,給予不同的教育和引導,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不同選擇背後,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1、不讓梨

孩子選擇不讓梨,自然是誠實的表現,畢竟我們孩子不是孔融,不會做出孔融的驚人之舉。孩子選擇不讓梨,我們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誠實是對的,同時告訴孩子尊老愛幼、分享的重要性。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2、讓梨

對於一個上小學的孩子而言,選擇讓梨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父母必須對孩子這個選擇予以肯定。除此之外,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尊老愛幼固然重要,但活出自我,根據自己本心做出選擇也很重要。

3、孔融懂禮,並不聰明

父親問孔融:“為什麼這麼做?”孔融説:“哥哥年齡大,應該吃大的;弟弟年齡小,應該讓着弟弟,也該吃大的。”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從上面的回答我們看出,孔融的答案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他這麼做雖然為自己獲得了尊老愛幼的美名,卻陷兄弟與不義。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你可以把梨切塊,這樣大家都會得到同樣多的梨。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引導,幫助孩子多一種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我想給老師説,孩子給出“不讓梨”的答案,不能打一個叉了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讓孩子知道錯,還要知道為什麼錯。教育孩子,本着教會孩子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過程,對於一件事,父母和老師應該做到舉一反三,自然事半功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4 字。

轉載請註明: 語文考“孔融讓梨”,“不讓梨”被判錯引爭議,網友:誠實沒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