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將軍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功臣,也是一代名將,一生的戰績是比較的顯赫的。從小的時候馬援將軍的志向就是比較明確的,希望能夠報效國家成為一個比較有用的人才,當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努力的實現這樣的志願。
馬援將軍雕像
有關馬援將軍的典故還是比較多的,當時馬援在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了,之後馬援想要實現自己的志願,不喜歡沉迷在書本文章之間,想要離家出去打拼。但是不巧的是自己的大哥在自己即將走之前死了,之後為了哥哥守孝一年,還要支撐整個家所以就留了下來。但是有志向的人終究是會被髮掘的,之後光武帝即位的時候,當時的隗囂重用了馬援任命馬援為將軍。
馬援將軍的戰功赫赫,同時在軍營中對將士們的待遇是比較好的,對待下屬們也是比較寬厚的。熟悉馬援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性,不喜歡阿諛奉承的小人,喜歡聽一些良言。自從他當上了將軍之後,以前認識他的舊友很多人來投靠他。有一次有一箇舊友來投靠他,但是對馬援的態度是比較恭維的,馬援對其説你這樣奉承我和之前來巴結我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馬援一生的願望就是能夠征戰沙場,甚至是能夠戰死在戰爭中,對於他而言是最好的歸宿。所以馬援和其他的開國大臣不一樣,對於名利和功勳是比較看輕的,只是希望能夠為了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馬援和馬超
很多人都將歷史上出現的馬援和馬超這兩個人物相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同是一個姓,所以很多人就以為這兩個人之間有着血緣關係,有的人説馬超是馬援的祖父,有的人説馬援是馬超的後人,其實他們兩個之間根本就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歷史人物。
馬超圖片
首先我們對馬超詳細地瞭解之後,就會知道他是一個會帶兵打仗的將領,在作戰方面功績是非常顯赫的,其次,這一點馬援就跟他截然相反。馬援他這個人是東漢時期一名傑出的軍事家,他的祖先是姓趙,趙奢就是馬援的祖父,因為在與秦軍作戰的時候,趙奢立下了戰功,所以就被趙惠文王封為馬服君。
後來趙奢的後人全部都改為了馬姓,這也就是説馬援的祖上和馬超是沒有一丁點關係的。只是因為當時封號的原因,所以才將自己的姓給改了,同時這兩個人在性格上也有很多的不同,馬援他這個人非常的孝順,也不喜歡奢華的生活,只希望自己能夠清清靜靜的過着田園生活,相比之下,馬超他這個人性格方面就表現得非常的急躁,一生當中大多數也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
由於這兩個人都是生活在動亂的年代,在命運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馬援對於因為軍事方面也很有自己的見識,得到了劉秀的重用。馬超和馬援這兩個人物,一個是在作戰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另一個是在軍事謀略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雖然馬援和馬超兩個之間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但是在我國軍事歷史上面同樣佔有着重要的地位。
馬援答孟冀之賀
馬援答孟冀之賀選自於《後漢書·馬援傳》,從這篇馬援答孟冀之賀中,便可看出馬援的優良品格。基於馬援的生平貢獻和人格魅力,後世對馬援有着很高的評價。馬援作為東漢開國功臣,他大半生都在戰事中度過的。馬援在朝為官時,沒有一個人支持舉薦他,全靠馬援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公忠為國。即使馬援後來身居高職,也從不結黨拉派。
馬援畫像
當初馬援率軍凱旋而歸時,許多好朋友都到城門口去迎接他。平陵人孟翼是一個智謀雙全的人,看到馬援歸來後,便站在席位上恭賀馬援凱旋而歸。馬援到來後,對大家説,自己以為在座的都是一些智謀之人,沒想到都和普通之人一樣。當年伏波將軍路博德開設了7個郡縣,才被陛下封賞了數百户。如今自己功勞微小,陛下卻封賞大縣市,如果一心痴迷於功勞之中,那麼就無法專心建功立業了。孟翼聽完馬援一席之話後,非常羞愧。
馬援繼續説,雖然現在將越南平定了,但是匈奴、烏桓仍在騷擾北部邊境,為了保障漢朝領土的安定,自己還想前去討伐匈奴和烏桓。身為男子漢,就應該保家衞國,為邊疆事業獻身。如果只是一味地躺在牀上,讓老婆孩子陪在身旁,那麼身為堂堂大丈夫有什麼用呢?孟翼聽完馬援的話後,感慨萬分,孟翼認為剛烈之人就應該向馬援學習,只有樹立大理想,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馬援名言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熟知的幾個成語,都是馬援留下來的名言。比如“聚米為山”、“馬革裹屍”、“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等等都是馬援名言。馬援不但是東漢名將,而且他還是輔助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中興大業的大功臣。馬援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少有大志的馬援曾經想放棄學業前去邊疆開墾謀生。馬援出發前,他的大哥因病去世了,馬援為了給哥哥服喪而留在了家中。
馬援畫像
後來王莽當政,馬援前往邊區開墾荒地,在馬援辛勤勞作下,他擁有了數千頭馬、牛、羊。但是,胸懷大志的馬援並不知足,馬援常常説: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身為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在面對窮苦生活時,應該越窮越有勇氣,越老越該強壯。雖然馬援在家鄉成為了一個有錢人,但是馬援不願意做個守財奴,他把賺來的錢都分給了兄弟和相鄰,自己依然身着舊衣褲在田間勞作。
後來,馬援投到東漢光武帝劉秀門下,為劉秀平定羣雄出謀劃策。馬援南征越南,凱旋而歸時,很多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他。但是報國心切的馬援考慮到匈奴仍在邊境擾亂,於是馬援再次向光武帝請求出徵。馬援臨行前説到:“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牀活在兒女手中?”這句話也是馬援名言之一,為後人廣為傳唱。
馬援墓
馬援是西漢末年的著名愛國將領,也是西漢的開國元帥之一。在我國的歷史上擁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馬援墓位於現在的陝西省,馬援墓的具體位置在寶雞市扶風縣城,馬援墓由於地處關鎮伏波村西。
馬援墓
所以從地理位置來看,相對偏遠,所以沒有太多的人士前來拜訪,甚至還有不少的朋友甚至不太知道馬援墓具體在何方。只是在近年來,由於陝西省非常重視對所轄歷史文物的宣傳和推廣。所以,讓更多的朋友對馬援墓的情況有了一些相關的瞭解。
從外觀上看,馬援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外形和佔地面積上與普通的墓碑非常相似,只有走近前,才能夠看到上面撰刻的“馬援墓”字樣。雖然馬援墓沒有體現現古人的豪華,但是馬援本人在中國的歷史上可謂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英雄這豪傑,它在中國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堪稱是我們歷史的一代名人和偉人。
馬援墓的存在,可以説在某種程度上提示着我們後人一定要銘記歷史,馬援墓的存在也間接的提示着我們有太多的古文化值得後人去珍惜,特別是這些古人的事蹟更是值得我們大家牢記和歌頌。馬援墓這些古蹟的存在也證實了我國曆史中曾出現過各類的英雄人物。所以,重視和緬懷這些古人是我們對歷史的最大尊重和對古人的最好的敬意。讓我們大家共同的記住歷史,記住馬援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