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名臣晏子出使吳國 晏子逐高繚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晏子使吳
關於晏子使吳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瞭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當時晏子出使吳國時發生的事情。
宴嬰畫像
一年,宴嬰接到使命出使吳國。在一天清晨,宴嬰進宮面見吳王,在宮門口等待了片刻,侍從傳了命來説:“天子召見”,宴嬰愣住了,吳國的國王什麼時候變成了天子。雖然當時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但各諸侯國人就稱他為“天子”,於是宴嬰立馬反應了過來。原來吳王這是向他炫耀國威啊。靈機一動,裝作聽不見一般。侍衞見他沒反應,再一次重複説道,宴嬰仍就裝作不予理會。侍衞見此招行不通,便在他耳朵邊又一字一句的説:“天子請見”。宴嬰又裝作很驚詫的表情看着侍衞:“臣受齊國國王受命,前來吳國,誰知我如此愚笨,竟走到天子的地方了,實屬抱歉,請予原諒,請問何處才能找到吳王?”侍衞很無奈再一次進去向吳王稟告,隨後只得傳命:“吳王請見”。説完,宴嬰一改前副姿態,立馬昂首挺胸走上前拜見吳王,向他行了禮儀。
回過頭一想,在整件事情上,吳王本想利用這個辦法對宴嬰進行羞辱一番,結果事與願違,自己到討得尷尬。但他似乎並不放棄進行羞辱宴嬰的心,於是裝出一副誠懇姿態説道:“作為一個國家帝王,想要長久守護自己的疆土,應該怎麼做,什麼方法比較可行呢?”宴嬰則機智的回答説:“要想一個國家長久,人民是最基礎的,只有先將人民的生活安定好,然後再是國家;先施惠,在責罰;強不欺弱,貴不凌賤,富不傲貧。不以自己的威力去破會其他國家,不已自己的勢力來兼併他國。或許也只有這樣的方法了,相反的,危險就會將至。吳王聽完宴嬰的陳述,再也想不出什麼難題來安慰他了。因此,宴嬰再一次通過自己的機智頭腦,取得了出使的勝利。
春秋戰國晏子
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子是一位聰明機智的,能言善辯的人物。歷史上的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樸素的處事風格而聞名於諸侯。孔丘還曾稱讚他:“救民百興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子畫像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晏子的做事風格,充分的表現出了治理國家的忠誠與能耐。他不僅利用自己的身份,還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地提出減免賦税,讓百姓休養生息的諫議。
在“治國之道”方面,晏子主張儒家“仁政愛民”的主要學説,並且很是推崇“欲修改以平時於天。”主動進諫君上賑災,深得百姓愛戴。不僅如此,他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貧苦百姓。
“勸諫藝術”方面,晏子善於進諫的特點早就被人稱讚,他的勸諫方式,不是直接的強諫而是以一種委婉的曲諫或誘諫。從側面顯示了他在政治上所具有的高度智慧,另外,他的語言也是非常有特色,或是鋒芒畢露,或是非常含蓄,亦或是嚴肅莊嚴、幽默滑稽。他能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自己的勸諫方式。從他的勸諫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內在修養,同時也非常佩服他的智慧。
個人修養方面,他是樂觀的代表,他常常説人到最後都是要死的,人生來就有生老病死,所以不論是誰都會面對。何不對死無所畏懼,常年保持樂觀的心情,讓自己的身心健康。
晏子逐高繚
“晏子逐高繚”這則典故是出自於《晏子春秋》的一篇歷史故事,這裏主要講述的核心思想為“在其位,謀其政。”其中的故事提到高繚侍奉晏子三年,卻在期間沒做任何的貢獻,最後被晏子辭退了。這則故事主要從側面反映了晏子賞罰分明的作事風格。
晏子畫像
高繚曾是晏子手下的一名官員,可是一天,晏子卻把他辭退了。他身邊的隨從表示很不理解,於是規勸他説:“高繚在您手下當官已經三年之久了,您不但沒有提拔他,反而還將他辭退了,在道德的角度來看並不允許啊?”晏子則説:“我是一個卑微的人,需要通過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夠穩定,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效力,可是高繚雖服侍我三年之久了,但從來沒有指正過我的不足之處,也沒有糾正我辦事失誤的話,這大概就是我要辭退他的原因了吧。”
如今,細細回想晏子對高繚説的這些話在我們的工作中,絕大部分領導對那些踏實能幹,襟懷坦蕩的總是給予信任,並委以重任。就要像晏子那樣嚴格要求自己,多聽不同意見,這樣才能輔佐齊景公,使之國家成為強國。古今中外,用人的問題不是一般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問題。“晏子逐高繚”這一典延至今日仍具有現實意義,在現時生活中,有些人唯唯諾諾,雖按時到崗,卻不出謀劃策,毫不稱職。而晏子對高繚的“辭職處理”給今人敲響了一記警鐘:“為官之道,重在用人。”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
晏子沒十有七年
景公善聽---這則典故出自於西漢時期的人物劉漢所編纂的《説苑·君道》。這篇文章通過齊景公射箭脱靶而羣臣喝彩的故事,宣揚了人臣敢犯顏直諫的可貴精神。這篇典故出現在晏子逝世17年後,也算為了紀念晏子。
晏子畫像
文言文中“晏子沒十有七年”的意思是晏子去世了將近有17年了,也是齊景公失去晏子17年了。有一天齊景公請各位大夫喝酒時,射箭卻脱了靶,明明是件不高興的事,堂上的大夫居然拍手叫好,於是景公瞬間變了臉色,棄弓而去。
過了一會,弦章進來。景公很是憂傷的對他説;“弦章啊!自從我失去晏子,已經有17年了,自他以後,我再也沒聽見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今日射箭,明明沒射中,卻迎來連聲叫好。”於是弦章回答:“這是臣子的無能,因為不夠聰明、不夠勇敢觸犯您的威嚴。”景公説;“那行,今天弦章是皇上,我是臣子。”
這時,進貢魚的官吏進來了,景公把這些魚賜給弦章。弦章回家的時候,裝魚的車擠滿了街道。便拍了拍車伕:“剛才在酒宴上拍手叫好的人都想得到這些魚。想起了晏子,那是晏子謝絕賞賜是為了糾正國君的錯誤,所以國君的錯誤才得以改正。而如今我對國王的幫助,沒什麼出色的,卻要來接受這些魚,確實有些與晏子的行為道義相違背啊。”因此他堅決不要這些賞賜的魚。
晏子與齊景公
齊桓公死後,由於齊國內部矛盾重重,自顧不屑。後來由於齊景公上位,面臨國內矛盾,和外部夾擊的局面下,幸虧有宴嬰的協助,周旋在列國中間,這才維護了齊國形象。可以説是宴嬰是齊國的救國功臣。
宴嬰圖像
但從他們兩個人的關係來説,也可以説是“和而不同的友誼”。齊景公和宴嬰雖然是君臣,但也是朋友關係。像這樣朋友關係的君臣估計只有在先秦時代能夠看得見吧。當初,齊景公想要為他換一間住所,被宴嬰所拒絕。景公沒辦法於是趁宴嬰出國辦事時,將他的家人安排住進了一套好的房子裏。但宴嬰回國後又執意讓家人搬回自己的屋子。
梁丘據善於迎合景公,景公很是高興,便對宴嬰説也只有梁丘據與他“和”。宴嬰不以為然,便提出了為國效應“和而不同”,強調臣民的反對聲是“和”的重要表現,有利於君主施政的合理性。多少年後,齊景公在海邊遊玩,忽然傳來宴嬰病危的消息,大吃一驚,便選擇了一輛最好的馬和最好的車,令駕車的人趕緊前往宴嬰的住處。當馬車行駛不過一百步的距離,齊景公嫌御手趕馬車的速度不夠快,於是立馬奪過繮繩,親自駕車。又過了一段距離,還是感覺車速不夠快,於是對馬失去了信心,便乾脆跳下車,自己飛奔快跑,還是見了好朋友最後一面。從這可見,他們兩個人的關係不一般,似乎超越了君臣的關係。
晏子論不祥
齊景公出去打獵,上山看見老虎,到沼澤地裏看見了蛇,回來便對晏子説明了自己的遭遇,還認為自己遇見了蛇是不祥的事情。於是晏子就安慰他:“在君主的國家有三種不詳的事情,而這件事是不在其中的。”
宴嬰雕像
説完之後又列舉了國家三不祥的事:一不祥、是身邊有賢能的人卻不知道;二不祥、有賢能的人卻不任用;三不祥、就是今天這種情況,今天看見山上的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到沼澤遇見了蛇,而沼澤卻是蛇的家。去他們的家看見他們,怎麼能説不祥呢?”
我們都知道,晏子當時處於一個社會鉅變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得人才者興,失人者亡”就被凸顯的尤為重要。因此,宴嬰把人才問題凸顯到國家問題上來是不難理解的。當時的社會正面臨變革,晏子利用齊景公外出打獵,推出了“國有三不祥的”論斷,對齊景公進一步提高人才問題有了重要性的認識。他勸景公要更好的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也唯獨這樣景公才能在亂世中處於不敗之地。
不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就是以競爭為主,因此,一個人,一個公司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要有一大批傑出的人才來輔佐。所以不論是齊景公還是現在的各位領導,要對身邊的人才充分信用,就如同齊景公身邊的人才晏子一樣。
晏子的形象
晏子是春秋時期一位節儉力諫的賢士,先後輔佐了三代齊國君王,作為春秋名相之一,他愛國愛民,在為其職位上,有着樸素主義的民主色彩。他生活簡樸,為官正直。對待君王,鞠躬盡瘁。
晏子畫像
在漢代劉向《敍錄》一書中,就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司馬遷還曾將管仲和宴嬰的事蹟合寫一本書為《管嬰列傳》。對於晏子的思想來説,在《晏子春秋》一書中有較好的見解。它表現出了晏子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同時,還提出了民主主義思想。總之,這本書中所表現的晏子的思想以及一系列經世致用的主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一些願望和要求。因此,讀過這本書的人,無一不對他感到欽佩。這位生活在2500年前的相大夫體恤百姓,剛正不阿的品質,至今人們還稱讚不絕。
其中在很多個環節故事中,將他的品德展現的淋漓盡致。《晏子辭謝更宅》中的他毅然決然的拒絕了賞賜。《晏子辭千金》中更是充分體現了晏子的高尚品德。文章通過一些簡短故事章節,精煉的語句將晏子生活簡樸、清心寡慾、樂觀豁達、處其自然的特點展露出來。他的形象也正一點一點深入人們心中,他一生簡樸,享年95歲。他的人物形象都值得我們的學習,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奮鬥自己的事業,都要像晏子一樣,身體力行,堅持不懈。就如同他説的話一樣:“做事情的人常常能成功,行走的人一樣也能到達目的地。”
晏子贈言
“晏子贈言”這一選文主要內容寫了晏子給曾子的臨別贈言。在這篇選文中,晏子在贈言中巧用比喻,告誡曾子,若想要做一名君子,就必須對矯正彎曲要慎重,其中也包括了對自身修養的慎重。
晏子漫畫像
事情是這樣有一天,曾子準備離開齊國去別的地方,晏子知道後就去送他:“君子與其送一輛車子,還不如送你幾句言語來的直接,二者選其一,不知曾子讓我贈與你什麼呢?”曾子則説請贈予我言語吧。晏子於是説道:“車的輪子,是根據山上那些很直的樹木製成的。其中呢,技術好的木工匠要用火來烤它,使它的輪子圓的程度要符合標準,即使經過太陽的暴曬,也不會變到原來那樣的圓了。所以,不論是車輪還是做一名君子,對矯正彎曲還是要慎重些。一塊玉石從剛開始的一塊石頭變成一塊完美無暇的玉石,在經過雕琢,成為一塊傳國之寶。因此,君子對修養自己也是慎重。”曾子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將他的話謹記在心,終生躬行。
通過晏子這一席話,巧設比喻,告誡了曾子要想做君子,就必須慎重自己的矯正彎曲以及對自己修養的慎重。晏子的話可以算是深入淺出了,字字都暗含了一定的道理。表現出了晏子的遠見卓識,深謀遠慮的思想特點。他能夠不顧及曾子是否會生氣,坦言説道,也體現了他與曾子之間肝膽相照的朋友關係。
晏子答梁丘據
“晏子答梁丘據”中的宴嬰是齊國上大夫宴弱之子。生活節儉、以謙恭下士著稱。任職期間,深受歷任皇帝的信任。他機智聰明,能言善辯。因此關於他的故事也有許多能夠朗朗上口,類如:《晏子使楚》、《晏子辭謝更宅》、《晏子諫禱雨》等等。《晏子答梁丘據》也是其中的一個小故事。
晏子畫像
據説,當梁丘據死後,齊景公將晏子召進宮中:“梁丘據生前對我很是忠愛,他死了我打算將他的喪事辦的豐厚些,讓他的墳墓建造的高大些。”晏子聽後:“請問梁丘據對您關愛的行為及表現,能跟我説説嗎?”景公就對他説道,平時對於我喜好的東西,主管沒能幫我辦的好,他卻能把自己的喜愛之物供我玩賞,所以知道了他對我的忠誠。每逢颳風下雨時,都不忘跟我問好,所以我知道他熱愛我。
晏子聽了則説:“我如果現在反對你的話,就會惹你不高興;不反對的話,就沒有對您表忠誠。我曾聽説,如果一個官員的心思專門用在他的國君身上,叫做不忠;若用在其父親身上,叫做不孝;因此,侍奉君王的原則是勸導君王親近父兄,行君臣之禮,對百姓施加恩惠,在朝廷上講信用,這叫做忠;做兒子呢,要忠愛他的的兄弟,對朋友守信,這叫做孝。而現在,舉國上下的人民,都是您的臣子,可現在獨有梁丘據權力愛護您,為什麼會這樣呢?全國上下的財富,都是您的,唯獨只有梁丘據用私財對您盡忠,這是為什麼呢?梁丘據正是用這樣的手段來矇蔽君王,手段也太高明瞭。“
景公恍然大悟,明白了梁丘據的用心。於是命人停止了候選高大墳墓的勞役,廢除了厚葬的命令。然主管各司其職,並讓君臣指出君王的過失。這樣一來。官員能夠很輕鬆的表達對君王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