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僅三個月之久的戊戌變法是什麼性質的

戊戌變法的性質

戊戌變法是光緒年間,以康有為等人為代表通過光緒帝倡導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場革命活動,但是這場活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抵抗,導致正常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那麼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什麼呢?

戊戌變法圖片

戊戌變法的性質其實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最為官方的解釋,歷史學家認為戊戌變法的性質其實是具有爭議性的有一部分人認為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一場社會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只不過革命的結果是失敗的而已。

之所以説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一場社會革命,是因為戊戌變法的目的是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假設戊戌變法成功了,那麼中國就真正的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最終戊戌變法並沒有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因為它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則是因為在戊戌變法過程中,維新派過度的依賴並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同時還脱離的羣眾。

當然認為戊戌變法的性質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的理由則是因為戊戌變法的領導階級是以康有為、梁啓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的發動戊戌變法的目的是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實現君主立憲制,而且這場變法促進了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同時維新派是通過光緒皇帝來頒佈變法條例的,光緒皇帝是清朝統治的上層階級,由他頒佈,也就是所謂的上達下效,並且維新派的變法並不徹底,顧慮到皇帝的原因,很多條例只是改良而非直接的改革。

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是上個世紀中國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科學技術的變法運動。洋務運動又被稱為是晚清自救運動和自強運動,這場運動的知道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運動的領導階層派別是封建地主階級洋務派。

洋務運動配圖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當時的社會矛盾主要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社會的主要矛盾便變成了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西方列強用大炮強行打開中國的大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分化為洋務派和頑固派。洋務派認為中華民族要想富強就必須要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先進知識,而頑固派則持反對意見,這兩個派別之間經常發生鬥爭,頑固派的守舊思想也正是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

戊戌變法又被稱為是百日維新,因為這場辦法運動僅僅持續了百日。戊戌變法的主要領導人物是康有為、梁啓超、嚴復等人,他們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等。但是後來戊戌變法遭到以慈禧太后未收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和抵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發動著名的戊戌政變,導致光緒帝被囚,康有為和梁啓超逃到法國和日本,戊戌六公子慘遭殺害,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啓蒙運動,對於當時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戊戌變法的特點

戊戌變法是以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制度為目的的一場變法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其兩大政治目標是想挽救民族的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那麼戊戌變法的而特點是怎樣的呢?

戊戌變法代表人物

戊戌變法最大的特點便是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當時的中國封建思想的根基還是非常深的,而戊戌變法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旨在打破這種制度,這種思想風潮在之前的變法中是鮮有的。康有為打着託古改制的旗幟將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説和中國傳統的儒學思想相結合來宣傳變法,為維新變法奠定了鑑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思想對日後的不少改革運動有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它推動了清王朝進行自我改革,激起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使得中國不少知識分子由維新向改革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人士明顯增多,不少之前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開始慢慢轉變為革命黨人。

戊戌變法失敗後,變法遺留下來的力量很多都不安變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堅力量。還有不少參加過戊戌變法的年輕人開始出過留學,更多的西方書籍開始大量流入中國,這對於中國革命先行者的思想轉變和進步都是有非凡意義的。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説,戊戌變法不僅大大促進了中國民眾的思想解放,也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


戊戌變法是什麼階級

戊戌變法是什麼階級?戊戌變法在性質上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想要確定戊戌變法是什麼階級,首先要看的就是戊戌變法實行了什麼樣的政策,這些政策都有利於哪一個階級的發展。

戊戌變法

首先看一下戊戌變法的核心內容,也就是戊戌變法推行的一系列的經濟措施。在任何時候變法的核心內容都是對經濟的改革,在戊戌變法的改革措施中明顯的表現出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有利方面。比如着重鼓勵民辦企業。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在各地設立工廠。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 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命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 。倡辦實業,促進生產。 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等等。上面所介紹的這些經濟措施的實施無疑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最大,正是因此戊戌變法被看做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具有資產階級改良性質的一場變革。

再者看一下政治體制的建設,政治體制屬於上層建築,政治體制也體現着國家保護什麼樣的經濟形式。戊戌變法在政治上要求:裁減冗員 。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 。准許地方官與士民上書 。改上海《時務報》為官報,創設京師報館 。開放新聞自由 。按月分類列名每年收支等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無疑具有明顯的資產階級民主性質,對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統治是具有極大的觸動的。

除了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資產階級變革之外,戊戌變法還在教育、軍事等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這些變革也體現着資產階級的要求。瞭解了變法的內容之後戊戌變法是什麼階級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戊戌變法無疑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維新運動。

戊戌變法的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遭到慈禧太后的扼殺而失敗了,但是戊戌變法的意義影響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這意味着戊戌變法的意義具有進步性。雖然戊戌變法遭到了守舊派的打壓,但是戊戌變法為後來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戊戌變法

縱觀戊戌變法的意義,它具備多個方面。首先,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國人思想的轉變。在戊戌變法的影響之下,知識分子積極地倒向朝着維新革命派。戊戌變法失敗後,擁護孫中山進行辛亥革命的人增多了。原本對清朝統治者抱有一絲希望的人,都轉變成了革命黨人。這位孫中山後來領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人力保障。其次,戊戌變法的失敗促進了清政府的自我反省和改革。隨着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認清了改革的必要性。

等到慈禧太后主掌朝綱後,便下令實行新政。新政內容包括廢除科舉制度,修建學堂,開辦工廠更多個方面。第三,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將民主思想進一步進行了傳播。戊戌變法之後,中國掀起了一場民主思想熱潮,原來不敢講“民主”的知識分子,都在積極地討論民主與民權。戊戌變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戊戌變法的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戊戌變法將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學思想傳入到了中國,推動了中國近代化歷程。

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有什麼異同?戊戌變法發生在1898年,這個時候的日本早就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強國的行列,中國以梁啓超和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為主,向當時的光緒皇帝提倡和日本一樣的西化運動,對中國的農業、工業、商業等方面進行大改造。但是卻受到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的強烈針對。

光緒帝和明治天皇

那麼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有什麼異同呢?為什麼一個可以成功,一個卻在短短的一百多天裏便宣告失敗了。其實在經濟方面,封建時期的日本和中國石油相似之處的,兩國在當時都已經受到商品經濟的入侵,傳統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受到了類似的破壞,手工作坊和商業資本正在逐漸累積,兩個國家都有從封建主義轉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

但是從雙方的國家制度方面來看,其實兩個國家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日本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才建立的中央集權制,而中國早在秦朝就建立了中央集權制,更是一直流傳至清朝。但是日本當時是幕藩體制,每一個藩國都是獨立的,如果要反抗幕府,完全可以聯合那兩百多個藩國的勢力,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中國的權力中樞只有一個,那便是皇帝,但是在戊戌變法發生的年代,即使從明面上,皇帝仍然是最大的權力中樞,但是慈禧太后所掌握的權力卻是不輸給光緒皇帝的,甚至比光緒帝還要高。

日本的倒幕運動是用天皇的名義去打倒不順從的將軍,這看起來合情合理,而在中國則是行不通的,當時的慈禧太后可是一個十分極端的保守主義者,並且有着兇狠異常的性格,戊戌變法的失敗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16 字。

轉載請註明: 歷時僅三個月之久的戊戌變法是什麼性質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