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墓在什麼地方 柳下惠的弟弟是誰

柳下惠墓在什麼地方

柳下惠為中國傳統道德模範,其德尚的品德受到了世人的推舉,成為世人崇敬的對象。他曾以“坐懷不亂”成為聞名的正人君子,也曾因“直道而事人”幾黜官職,後遠離朝堂,執教弟子成為賢德傳揚之人。

柳下惠墓圖片

柳下惠是個十分長壽之人,於公元前621年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九歲,而柳下惠的墓就在山東新泰地區的柳裏以北方向。據記載,在新泰地區眾多村莊中還存在數位姓“展”的百姓,而其村名也叫作柳裏村,這個記載也是最早關於柳下惠墓的記載。

柳下惠的墓地佔地約六七百平方米,其墓高五六米,用磚頭將其邊緣壘成一層一層的台階,台階上都種滿了竹子,作為春秋時期品德兼備的清官,後人用竹子來寓意他的清高和剛正。柳下惠墓地的旁邊有一個小廟,旁邊還有一個半米多高的石碑。

柳下惠生前甚得百姓敬仰,故其墓一直受到很好的保護,百姓們也都對他的墓持以尊重的態度。在秦國伐齊的時候,秦國還曾下令不得侵犯聖人柳下惠的墓地,如在其墓周圍砍伐者皆以死刑來處理,可見都柳下惠的重視。

柳下惠的墓地前後經過多次修整,在1902年的時候便有泰安知縣在柳下惠墓地周圍立有界石,為防河水沖刷,且植有楊柳上千株,使得柳下惠墓地柳條萬千鬱鬱葱葱。

和聖柳下惠是怎麼來的

柳下惠,原名展獲,春秋戰國人,是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人。後因居於魯國柳下邑,諡號為惠,故為世人敬為柳下惠。漸漸地世人遺忘了這位和聖的原名本性,統稱柳下惠,又因其字季,也被換作柳下季,據傳是中國柳姓的得姓始祖。

柳下惠畫像

和聖柳下惠源於《孟子》原句“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可見孟子對其德行的高度評價。柳下惠為人正直,不畏強權,得罪魯國掌控政權的臧文仲,而備受冷落,難以施展才華。當時別國賞識柳下惠才華,希望將柳下惠收為己用,但充滿愛國情懷的柳下惠不願違背自己正直的處事原則嚴詞拒絕別國的高官相聘,甘願留在魯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柳下惠見識淵博,敢於直抒胸臆,在魯國疑似出現不祥之兆,舉國上下驚慌失措,主張大肆祭拜祈福之時敢於力排眾議。柳下惠阻止朝廷進行這種不仁無知、勞民傷財的迷信活動,並堅信之所以出現異象,源於外在變化,絕不是不祥之兆,最後果然應驗,體現其仁德之心,獲得百姓的愛戴與支持。

柳下惠以和為貴的思想不僅體現在他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他私下的品德言行也為他博得了千古賢名。其中以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最為著名,正是因為他在大事小節之中處處顯露出的高尚情操,使得和聖形象深入人心,當之無愧。

柳下惠的弟弟是誰

柳下惠乃是忠義正直,道德高尚的君子,乃坐懷不亂,作風正派之人,且為人學識豐厚,聞名至今的賢臣雅士。而柳下惠的弟弟卻是一個為非作歹佔據一方領導數千盜匪的盜賊頭領,人稱盜蹠。

柳下蹠圖片

盜蹠原名為展雄也被叫做柳下蹠,為柳下惠的弟弟,因為盜賊故被人稱為“盜蹠”。且説盜蹠燒殺搶奪無所不為,而柳下惠雖是道德學識高尚豐厚卻對自己的這個弟弟無能為力,只能任由盜蹠率領着眾盜匪橫兇霸道。

遂與柳下惠為好友的孔子便問及此事,為何以道德聞名的柳下惠不去感化自己的強盜弟弟呢,柳下惠對此表示無能為力,故孔子毛遂自薦前去説服。且説孔子帶着最得意的門生前去見盜蹠,還未開口先被盜蹠大罵一通,且對孔子的各種言論以另一種激進的角度進行反擊,最後使得孔子悻悻而退。

柳下蹠還是春秋之際著名的奴隸領袖,他領導的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對中國歷史上的制度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且他所進行的起義規模很大,所造成的影響很深遠。

且關於柳下蹠的盜賊行為,他是首個貫徹“盜亦有道”的原則,他可以説是盜賊圈中有名的英雄人物,而關於他為柳下惠的弟弟,據史學家們研究,柳下蹠與柳下惠相差兩百年,遂柳下蹠可能為柳下惠後代而非弟弟。


歷史上柳下惠是哪國人

柳下惠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為魯孝公的後裔,為人品德高尚,學識豐厚,是為大家,且崇尚美德常被人敬仰。柳下惠曾為魯國大夫,但因為官清正,直言不諱而被罷黜多次,最後選擇隱而居之,成為“逸民”。

柳下惠畫像

柳下惠曾在魯國為士師時,掌管着刑罰之事,當時魯國國勢衰退,朝廷大權掌握在他人之手,而柳下惠本性耿直不願同流合污,遇事不善迎合也不願迎合,因此為官之時常得罪權貴,因此也常被罷黜,一直不得志。

而公元前631年,魯國逢齊國出兵,兩軍交戰之時,柳下惠曾被問及如何才能使齊國退兵,柳下惠直言不諱,以此説道只有大國做好榜樣,小國也遵循着好好侍奉大國的規則,這樣方不會引起大亂,而小國不顧忌其勢力便趾高氣揚惹怒大國,這樣不過是以卵擊石,自取其禍。柳下惠以此來講出被臧文仲控制的魯國朝政實為不義,且魯國作為小國卻被臧文仲管理的如此狂妄自大,實為不妥。

而“直道而事人”便成為柳下惠被罷黜多次的理由,而柳下惠並沒有因此而不恥,而是繼續保持着自己的態度。曾有人問及既然在魯國不得重用,為何不去其他國家就職,柳下惠回答道,既然自己堅持做人的原則,在哪裏都不免被黜免,若只是為了升官發財,則放棄做人原則在魯國也可以做到,那麼為何要離開我的國家呢。

因此柳下惠放棄仕途,最後選擇在自己的國家隱居。

魯國柳下惠是誰

柳下惠本名為展獲,其字為子禽,而“柳下”是他的食邑,而“惠”是他的諡號,因而被稱為是柳下惠,他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傳統道德模範人物,雖歷史上關於他生平的記載很少,但他品行端正,學識深厚,得眾人讚歎。

柳下惠畫像

公元前720年,柳下惠於魯地出生。五年後,才五歲的柳下惠便喪父,二十歲的他娶了自己的結髮妻子姜氏。

公元前695年,滿二十六歲的柳下惠外出辦事,因地方偏遠便在外住宿,便有其“坐懷不亂”的故事產生。

公元前694年,柳下惠入魯國為官任參末議,次年為上夫士師。

公元前692年,柳下惠因生性耿直,身處朝政不願同流合污便開始不斷被罷黜的官場生涯,是一黜。

公元前687年,柳下惠重新被複用為士師,是為二仕。

公元前685年,三十六歲的柳下惠被罷黜官職,為二黜。

公元前681年,時隔四年的柳下惠重新被複職為士師,為三仕。

公元前680年,這次僅隔一年時光,柳下惠便被三黜。

公元前672年,四十九歲的柳下惠重新任用為士師,同年又被罷黜官職,為四黜。

公元前662年,此時朝廷欲複用柳下惠,他並沒有接受。

公元前621年,柳下惠逝世,享年百歲。

柳下惠官場一生跌但起伏,不是他沒有抱負,而是不願放棄為人正道去獲得官位,實乃不義不忠。

魯國大夫柳下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柳下惠以正人君子的高尚品德聞名於世,我們所熟知便是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也正是如此,坐懷不亂成為現如今男子品德高尚的代表詞,也用這個來讚揚男子在兩性關係中正直高尚的一面。

柳下惠雕像

柳下惠為魯國人,其父為魯孝公的兒子,柳下惠深受世人的崇敬,不僅是因為他為人品德謙厚正直,其學識深厚,頗有遠見更因為他為官清正廉潔,不與腐敗的政治風氣同流合污且勇於指正錯誤的品德深得人心。

孔子曾在百年之後感慨柳下惠的仕途不順,本是一個十分有抱負的人才,卻因品性耿直屢被罷黜不得重用,對此很是惋惜,由此也證實了柳下惠乃是一個賢能,博學多才之人。

因此柳下惠被稱為是“直道而事人”,堅持做人的原則,堅持做事的準則,堅持正確的道德觀,故在阿諛奉承腐敗的朝政中難以生存。

《國語》中曾記載柳下惠十分不贊同臧文仲祭祀海鳥之事,當時臧文仲下令讓全城百姓祭祀它,而柳下惠認為祭祀是國家制度,而制度是治國的根本,所以要謹慎對待即使有關的制度,而海鳥只是飛到魯地並不知其有何功勞便如此親率祭祀,實為不仁智之舉。

由此可以看出柳下惠為官正直且深諳禮制,而孟子也曾稱其為“和聖”可見他德行高尚之處,加上他後來隱居不出,也證明了他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5 字。

轉載請註明: 柳下惠墓在什麼地方 柳下惠的弟弟是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