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匈奴兒子娶母親竟然是傳統 匈奴人口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匈奴習俗

看過電視劇《漢武大帝》的朋友想必對匈奴這個國家並不陌生吧,在劇中匈奴在首領伊稚邪單于的帶領下和漢朝前後交戰了十幾年,最後才被衞青,霍去病等漢朝名將打敗。匈奴是北方遊牧為生的少數名族,那麼他們都有什麼習俗呢?

馬背上的匈奴人

由於匈奴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無法完整直觀的看到他們的習俗,只能從現在一些很少的資料中找到關於他們的生活習俗。

首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飲食習俗,匈奴的經濟來源是畜牧業,他們飼養的牛羊馬等牲畜就成了他們的生活資料。他們吃畜肉,喝這些牲畜的血以及奶汁,剝下來的皮就用來做衣服。另外的飲食來源就打獵捕來的野生獵物。我們都知道,匈奴是個彪悍的名族,擅長騎射,所以打獵也是他們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

其次來看看他們的衣着服飾。他們穿的衣服,我們統稱為胡服。匈奴吃畜肉,將殺死的牲畜的皮剝下來做成衣服和鎧甲,這樣的衣服能幫助他們抵擋塞北嚴寒多風的自然環境。他們腳上穿的是用動物皮革做成的靴子,這種靴子堅實耐磨,也利於保暖。

那麼匈奴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呢?在廣闊的大草原上,最利於人們出行的當然是馬匹。匈奴也不例外,他們是馬背上的名族,他們以遊牧生活為主,飼養的馬一部分用來吃肉,但更多的則用來騎乘,用於平時的放牧或者是打仗。在匈奴中,一人一馬是非常常見的,富裕者更是一人多騎。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匈奴的婚姻習俗。他們的婚姻習俗和我們漢族是天壤之別的。他們通常會“妻後母、報寡嫂”,什麼意思呢?就是男子在他的父親死後,就會娶他的後母為妻,當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男子在自己兄長死後,要娶他的嫂子為妻。在我們漢族看來這是有違倫理綱常的,但在匈奴中這是最普通不過的婚姻習俗了。匈奴人口本來就較少,女性當然更少,這樣其實是有利於名族繁衍生息的。

當然匈奴還有以馬為陪葬品,以左為尊等習俗,在這裏就不贅述了。

匈奴兒子娶母親

在匈奴,兒子娶母親是很常見的事情,這也成了中原地區人們的詬病。其實可以不用這麼看的,因為這裏的母親,很少是指“親生母親”,多半是自己父親的小妾一類的所謂“長輩”,在這些女人裏面,可能有很多人的年齡還不如名義上的“兒子”的年齡大。

匈奴畫像

因為自己的父親死掉了,所以兒子要承擔起保護和撫養父親留下的女人們的責任。但是有了責任你不能不讓我享受義務啊,你可以讓我的父親睡覺,為什麼不能讓我睡覺?匈奴人的思想如此簡單直接,這就是匈奴的文化,我們也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

而且,在匈奴的傳統裏面,信仰的是要多生孩子。怎麼多生呢?給多多的女人機會唄。匈奴的環境不好,孩子生下來之後再活着靠運氣。因為一不小心染上了感冒都有可能會死掉,所以也間接要求了必須要多生孩子。

而且在匈奴的價值觀裏面,沒有不勞而獲。你不就是伺候過我的父親嘛,我憑什麼替我父親養你?所以説,接管父親的一切,駿馬、牛羊,順便接管父親的女人,也很合乎情理。當然,有些變態的匈奴人,有着戀母情結,接管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這……就讓人很無語了。

説一點野史,當初王昭君要嫁給自己名義上的“兒子”,讓王昭君很是頭疼。後來王昭君又要嫁給自己名義上的“孫子”,更讓王昭君崩潰了。

匈奴人口

先秦時期夏朝開始,在不多的資料裏顯示了華夏人口的大概數量為一千多萬。這個數量不可能是絕對準確的,但是應該和古代的真實人口總數相差不遙遠。從這裏能推算出匈奴的人口。夏朝時期的匈奴是一個萌芽時期,這時期的匈奴族從幾萬開始繁衍,經歷過商城到西周的時候已經有了幾十萬。

匈奴雕像

從夏朝的奴隸制國家建立一直到東周長期戰亂時期,北方匈奴經常大肆侵擾中原,掠奪生活物資,人口,牛羊等等,擾的華夏民不聊生。這期間匈奴族的實力開始強大,逐漸建立了一個匈奴國家,在秦漢的時期冒頓單于的擴張下,國家實力達到了頂峯。

匈奴的人口在這個時期到達了巔峯。這時期莫頓單于曾率領幾十萬的大軍南下攻擾漢族。軍隊人數計有四十萬,國內駐紮還有部分,加上國家人口,至少有上百萬人口。對於終日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來説,這樣的人口數量是十分巨大的。

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作戰能力的體現。人口越多,四處征戰時也會更加隨心所欲。兵力折損時,也能很快補充上兵源。匈奴就是這樣,漢軍的小部分勝仗並沒有對匈奴造成多大的損失。所以到了後來中原王朝在應付匈奴時,常常力不從心。漢朝的開國之君劉邦在對付匈奴時就十分狼狽,雖然後來有驚無險,但也從側面反應了匈奴的實力。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王朝才徹底佔了上風,將匈奴打的丟盔棄甲。一小部分融入漢族之後,另外的匈奴已經消失在了茫茫的歐亞大陸上,具體人數史書沒有記載,已經無從考究。


 

匈奴服飾

説起匈奴,我們最瞭解的當然屬於西漢時期的匈奴和漢朝的戰爭了,匈奴掠奪漢朝邊境的財物,漢武帝劉徹經過多年的謀劃才戰勝了匈奴。漢武帝因此成就了雄才大略的美名,衞青,霍去病等名將也是在這個時期功成名就的。在我們的映像中,匈奴彪悍勇武,穿着也和漢人不一樣,那麼匈奴的服飾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匈奴騎兵

匈奴是生北方的北方遊牧民族,他們大都披散着頭髮露出左肩。中國古籍中的匈奴在秦朝末年到西漢初年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出擊匈奴,最終取得勝利將匈奴逐出黃河河套地區,西漢前期匈奴強大起來,在冒頓單于,伊稚斜單于等首領的帶領下屢次進犯漢朝北部邊境。對西漢政權造成了強大的威脅。在漢武帝時期,武帝派衞青,霍去病等將領出兵塞北才將匈奴打敗。這個北方名族以遊牧為生,當然戰鬥力也非常強悍。在這裏就讓我們看看匈奴的服飾吧。

根據文獻資料可以得知,匈奴服裝的基本形式顯然應是上衣下褲,並且是穿靴子的,他們的上衣為芢直襟式短衣,下身為合襠褲,腳穿的是皮革制的靴子。就功能而言,此類服裝不僅防風保暖,適應與北漠嚴寒多風的子哦然環境,當然也可滿足秦漢匈奴畜牧狩獵的遊牧生活方式,其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名族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對匈奴的服飾文化的研究有利於我們瞭解匈奴的歷史。

匈奴婚俗

匈奴的婚俗是一種典型的收繼婚。即丈夫死後,亡夫的親戚將亡夫寡居的夫人收取為妻,簡單來説,就是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娶除了自己生母以外的其他妻妾;兄長死後,他的弟弟可以娶哥哥的所有妻妾。這一種婚俗放在現在的話可能會被認為有傷風化,可是在當時是被社會普遍認同的一種習俗。

匈奴劇照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説匈奴為了鞏固本國邊疆會和其他國家的親王貴族聯姻;為了穩定部落內部的和平會和部落貴族聯姻,這在當時都是很普遍的。舉個例子來講,匈奴與烏孫的車師王還有康居王聯姻就是為了政治需求。

作為匈奴部落最高統領的大單于,他的婚姻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不論想娶多少妻子都沒有人可以約束,並且他可以把自己心愛的閼氏、閨女以及姐姐或妹妹賞賜給有功勞的大臣。在這時這些女子就完全失去了自我尊嚴與人格,只能被動地任憑單于的安排,後半生的命運只能靠運氣了,幸不幸福就要看她們被分給了一個什麼樣子的男子。

當然,這些只是匈奴婚俗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其他習俗,但總結來説,匈奴的婚俗整體來説體現的是一種典型的男權主義,在婚姻問題上,女子們並沒有發言權和選擇權,結婚之後她們的一生便可以預見了,一生服侍夫君,甚至這個夫君死後還要緊接着服侍下一個,再下一個,永無出頭之日……

匈奴墓葬

匈奴人的墓葬很特別,叫做天葬。這個東西,至今在中國的某些地區也是存在的,尤其是草原人民。在《狼圖騰》裏面,對這個東西也有過描述。

匈奴墓葬遺址

説是草原人民一輩子用了草原的資源,因此在死的時候,要把自己的身體還給草原。

總之,匈奴人就是這樣對待價值觀就對了。匈奴人死了之後,基本上是沒有墓地的。他們不像中原地區人們那麼講究,直接扔在了草原上了事,覺得這是對自然的一種尊重。

不過後來受中原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匈奴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有的匈奴人也有自己的墓葬了。而且匈奴人繼承了中國古代一個特別不太好的東西,叫做殉葬。他們開始相信,有些東西,你活着的時候需要,你死了的時候也是需要的。因此,在一個匈奴人死了之後,會有東西給他陪葬。他生前喜歡的東西,基本都會在墓地裏面。

這樣來説,一個匈奴人的等級越高,他的陪葬規模越大。要是他身份高貴,會有幾百人在他的墓地裏面白白的犧牲生命。他的妻子,還有隨從,本來是活着的,但是基本上在他死了之後就去墓葬裏面陪着他了。

而且,在匈奴人的墓葬裏面,有首飾,有器具,也開始出現了壁畫一類的東西。生動,而且古樸,如果內容不是動物相互打鬥撕咬,不是那麼的栩栩如生,沒有那麼多的陰森,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