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清平樂》中,一長串的官職名稱是不是讓你的腦瓜子嗡嗡作響?
靠兵變得了天下的趙匡胤,十分了解“帥強則叛上”。唐王朝自從“安史之亂”後,大唐的君王不僅要看宦官(手握禁軍)的臉色,更要看各路節度使的臉色,活得十分窩囊。節度使朱温“挾天子以令諸侯”還不過癮,索性殺了皇帝,自己穿了龍袍,揭開五代十國混亂的序幕。五代十國成了生產皇帝的流水線,換皇帝如同兒戲。
趙匡胤若不想成為流水線上的皇帝,趙宋不想成為又一個短命的王朝,必須對兵制進行改革。軍權不能握在地方和武將手中,便是改革最重要的內容。
奇葩的文人制武
趙匡胤以禁軍殿前都點檢謀得天子之位,對禁軍的改革深入骨髓,將禁軍拆解成殿前都指揮司、侍衞親軍馬軍都指揮司、衞親軍步軍都指揮司,合稱三衙。三衙之間更是不許有任何瓜葛,形成互為牽制。又將三衙統兵制度從中央禁軍擴大到地方(藩鎮)之兵,使得天下之兵皆為天子之兵。
三衙各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虞侯,共計九名三衙統兵官。(相當於現代的集團軍司令、副司令、總參謀長)
三衙負責:統制、訓練、戍守、遷補、賞罰等,但卻不能調動兵力。那麼調兵權由誰負責呢?
由樞密院負責,
樞密院才是宋王朝軍事的最高機構
,也稱“西府”。
樞密院
掌管幾乎所有的軍政職權,國家軍隊的政令也由其出,最高長官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部長和副部長),並且全部由文官擔任。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北宋有狄青、南宋有韓世忠、張俊、岳飛等武將曾擔任樞密使和副使,但不是文官極力反對,就是宋帝猜忌而罷官甚至丟命。
《清平樂》第三集中晏殊被貶之前,就擔任樞密副使一職,絕對是位高權重之臣。
這樣就形成了三衙統兵,但不能調動軍隊,樞密院掌管兵符調動軍隊,卻不掌兵。往俗講就是:帶兵打仗的不能調動軍隊,有權調動軍隊的不掌兵。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體制?晚唐、五代十國時期驕兵悍將一次又一次演繹殺主奪位的片段,趙匡胤和他的文臣養成根深蒂固的觀念,武將一旦形成勢力,便會禍亂天下。
宋代獨特的以文治武終止了晚唐以後綿延200餘年的兵變。弊端便是文人多不懂兵事,更缺乏對戰場的分析能力,調動軍隊作戰只能主觀臆斷。三衙和樞密院共同掌管軍事,機構多,婆婆自然多,部隊協調性差;知道的人多,保密性差;媽説行,婆婆説不行,統兵作戰的將領不知該聽誰的,吃敗仗成為宋代的常態。
曾經權重的兵部成為擺設,職權範圍只剩下儀仗和武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有其名卻無其實。
掌管文官的最高機構中書門下
《清平樂》劇中常常出現“參知政事”一職,其實就是副宰相。宋代執掌文臣便是中書門下,是行政中樞的最高機構,簡稱“中書”或“政事堂”。北宋前期,稱宰相為“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簡稱“
同平章事
”。趙匡胤設置“
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擴充了處理政務的最高羣體,削弱了相權,以便集權於掌中。
在宋代,曾出現過二相二參、二相三參、二相四參的現象。因此朝廷之上政見不同常會導致兩種聲音,皇帝便能夠進行權衡與制約。
樞密院和中書門下兩府長官原則上互不兼任,以便互相牽制集權於宋帝。但在用兵時,常有宰相兼任樞密史統攬全局。
當然制度會隨着人的變化而變化,宋神宗時,撤銷中書門下,將職權分置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以尚書左右僕射為正宰相,尚書左、右丞各一人為副宰相。宋徽宗時,蔡京自稱太師,總領三省之事。
北宋前期,主管財政的是三司,三司是鹽鐵、度支和户部的合稱,相當於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其職權是國家的財政和總管全國各地的貢賦,三司使因地位僅次於宰相而稱“計相”,副長官為三司副使。
鹽鐵使:
主管全國山水物產,關市、河流、軍器之事;
度支使:
主管全國財賦數量;
户部使:
主管全國户口、税賦的登記。
這樣形成了宰相主管民政,樞密使主管軍政,三司使執掌財政的“三權鼎立”局面。
宋代還有一個體系的負責對官員的監督,稱為“御史台”。御史台的長官稱為“御史中丞”(簡稱“蘭台”),副長官是
侍御史知雜事
。與宰相有血緣或門生、舉薦關係的人均不得擔任此職,是皇帝從外部制約宰相最重要的棋子。
翰林學士院
為宋帝起草制誥、敕令、國書及內廷文書的專門秘書機構。翰林學士要求文筆好,只有在科舉考試中得到進士高科的才會有機會任職。
在中央負責管理一般事務的,還有九寺五監。
九寺有我們熟知的大理寺,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還有太僕寺、衞尉寺、鴻臚寺、光祿寺、太常寺、宗正寺、司農寺、太府寺,這些就不一一展開論説了。
五監:國子監為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還有軍器監、少府監、將作監、都水監。
地方官制
晏殊因得罪劉皇后,被貶出京城,去應天府(今南京)就職,就是宋代的地方機構。宋代的地方機構實行州、縣二級制。
宋廷委派官員管理州郡的軍民政務,全稱“知某州軍州事”,簡稱“知府”(相當於市長);又設通判,與知州同領州內的事務,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號稱“監州”。下再設錄事、司户、司法、司理等官職,分管事務。
在各縣長官中,以京朝官身份領縣事的,稱“知縣”(相當於縣長);以身份較低的幕職縣事的,稱為“縣令”。下設丞、主簿、尉等,分管事務。
趙匡胤得天下將全國分為十三路(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省),以後的宋帝多有改設。
在各路設置“轉運司”,俗稱“漕司”,掌管一路的水陸運轉和財政税收,長官為轉運使和副使(類似現在的省財政廳廳長和副廳長)。
各路還設“提刑司”,俗稱“憲司”,主管司法,最高長官“
提點刑獄公事
”,我們看的《
大宋提刑官
》中,宋慈擔任就是此官職(類似現代的省檢察長)。
各路行政機構的設置,防止了新的割據形成,平衡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也是後世行省制度的前身。
總結
宋代由於過度制衡,機構互相牽制,造成效率低下。例如設了樞密院,兵部無事可做。禮部專營禮儀,卻另有禮院。性質相同的衙門重牀疊屋,新衙門搶了舊衙門的職責,衙門混亂複雜,十個官員有八個半不知道到底該幹什麼,索性不做事,癱瘓的病症顯露無疑。
防範過度產生官府部門平行,互不統屬,官僚隊伍空前膨脹。官僚的特徵就是做官不做事,衙門越多,事情越不好辦,拿薪水的官員越多,負責做事的人反而越少,簡單的事情複雜辦,複雜的事情沒人辦。
但是,宋代就在這種官制中磕磕絆絆走過了320年的歲月,沒有發生外戚專權、宦官亂政、也極少兵變,宋帝對大臣的猜疑之心大大減少,更願意聽取賢臣的建議,宋代大臣被殺也是歷朝歷代最少的朝代。
△圖中安撫使、轉運使、按察使、提舉常平使都對宋帝負責,相互並不統領
宋代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儒生集團,士大夫階層產生了與宋帝“同治天下”的理念,產生了范仲淹等以“天下為己任”的文臣,文人甚至有了俠客的情懷,產生了像文天祥、陸秀夫等文臣,願與趙宋王朝同生共死。
宋代官制的種種弊端並非沒有改革。北宋中期,仁宗時開始試圖對太祖、太宗、真宗時的政策做出改變,開始推行慶曆新政,到之後神宗王安石變法、哲宗時太皇太后司馬光廢新法、哲宗親政又復新法,徽宗登基再廢新法,蔡京當權再行新法。就在變法還是守舊的折騰中北宋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