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107節]

通過對齊國的分析,我們已經清楚戰國諸侯們在東部的地緣關係了。現在我們需要將視線移向北方,去看看燕國是如果向東北擴張的。當然,燕國的擴張方向並不止在北方,西面也是他的滲透目標,在那裏,太行八陘的最後一徑“軍都陘”就將浮出水面。

只不過東北是燕國在唱獨角戲(前提是無視那些戎狄),而軍都陘以西部分,燕趙兩國將共同應對來自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解讀燕趙兩國在北方的擴張,實際上也是在解讀中央帝國在今後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當中,是如何確認他核心區的北面邊界的。

而如果要將這條地緣平衡線展現在世人面前,“長城”是最重要的標籤。相信這部分也會讓很多朋友感興趣,特別有些朋友覺得之前的地緣博弈都是屬於“內戰”,這種發生在長城之上的戰爭才是“外戰”。不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理解雖有一定道理,但放在現在卻有些不合時宜了(好在現在不是扣帽子的年代)。

先來看看燕山以北的情況。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燕國正式向西、北兩個方向擴張,始於公元前300年。那時因燕國所面臨的形勢是:因為燕王噲“禪讓”所造成的內亂已經平息,而齊國在侵燕之後,迫於壓力退了回去。那位後來任用樂毅,破齊成功的燕昭王(前311年繼位),已經穩定了燕國的形勢,正在尋求擴張的方向。

燕國之所以要急於擴張,是緣於當時的地緣形勢。在各路諸侯紛紛稱王時,也意味着諸侯之間的兼併將會愈演愈烈,如果燕國還是這麼單一的地緣結構,則只能是和宋、中山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甚至連韓國都比不上(韓國人在上黨高地存在,還能夠策應他們在中原的核心區)。或者説,很有可能成為其他大國吞併的對象,齊國人僅用50天佔領燕國全境(前314年)就是一個警告。

即使不考慮齊國人,已經對中山國發起總攻,吞併中山只在旦夕之間的趙國,也會成為燕國最大的敵人。能夠控制整個河北平原中北部,對於將北方視為戰略擴張方向的趙人來説,是非常大的誘惑。

因此燕國當時所面臨的形勢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麼坐守祖先打下來的,燕山以南的那點基業,要麼向外擴張自己的戰略縱深,以讓自己真正躋身於大國行列。

如果不想去趟趙、中山兩國那池混水的話,沿東南方向,向山東半島滲透當然是一種選擇,後來燕國也的確這樣嘗試過了。不過燕國僅僅是依靠現有的地緣潛力,既然齊國陷入孤立的境地,燕昭王和樂毅也是很難破齊成功的。因此在燕國有能力破齊之前,他們也如趙人那樣,將擴張的方向投向那些戎狄之地。

燕國兼併戎狄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當年召公被分封於此,就是為了對抗來息北方的戎狄。而燕國最早被分封的地點,也只是在現在燕國的西南部,正是通過數百年不斷向北滲透,才將華北平原北部的戎狄趕了出去。

只不過當燕國將易水以北,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的土地悉數收入囊中後,再向前進一步的話就不那麼容易了。那橫亙於北方的燕山山脈(包括西側的部分太行山脈)不僅為燕國的後方安全提供的提供的保障,也為燕國的進一步擴張,製造的障礙。

當燕國希望越過燕山、太行山脈擴張自己的戰略縱深時,有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叫“秦開”,如果從對燕國的貢獻來看,秦開的貢獻甚至要大於名氣更大的樂毅。因為正是秦開在西、北方向的作戰,擴張了燕國的國土,豐富了燕國的地緣層次,才有後來樂毅的破齊之戰。即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秦開將農耕民族的控制線向北推移的做法,其意義也要遠高於樂毅戰勝了齊國。

説到“秦開”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不過説到他的孫子,知名度就要大上許多了。只是這個名聲可不是什麼好名聲。因為他的孫子叫作“秦舞陽”,也就是那個陪荊柯刺秦,被嚇得差點尿褲子的那位。如果曾經有秦姓的朋友,因為秦舞陽這事上學時被同學恥笑的話,那秦開絕對可以為秦氏家族挽回顏面了。

其實秦舞陽當初也並非膽小之輩,名將之後也是有些勇氣的,十二歲就敢殺人。不過比起秦開來説,確是差了一大截。因為秦開曾經長期在戎狄那裏為質,憑藉自己的才能非但沒受什麼苦,反而取得了對方的信任,瞭解了那些戎狄之地的地緣結構。

這些因素未必是燕國改寫歷史的關鍵點,沒有秦開燕國也會有其他人站出來,指揮燕國的北伐(長期與戎狄博弈的燕國,並不缺少這方面的人才)。只不過秦開的經歷,讓他成為了抓住歷史機遇的人。所以我常説,並非是“英雄造時勢”,而是“時勢造英雄”,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在於他能否改變周邊的環境,而在於他能不能抓住機遇,順勢而為。

就燕國和秦開而言,向西突破太行山脈,和向北越過燕山山脈都是一種選擇。不過如果東道國準備把主攻方向放在西面的話,將會與勢頭正盛的趙國正面衝突。而燕國暫時還不想,也不能去硬碰這些戰國諸侯。因此燕國的主要擴張方向被定在了燕山以北。而當燕國尋找到合適的通道,越過燕山後,他們將面對一塊極具戰略價值和地緣潛力的土地——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關於遼河平原的情況,記得在國際部分曾經簡略的説過,那是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漁獵民族博弈的主戰場之一。如果從地緣結構上來看,這也是一塊典型的“四戰之地”。

從地理結構來看,“遼河平原”四周主要有四大地理單元,分別是北面的東北平原(其實遼河平原也算是東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的蒙古高原;南面的華北平原;與東面的朝鮮半島。

在西、南、東三面遼河平原與這幾大地理單元的地緣分割線,分別是大興安嶺、燕山山脈、長白山脈。蒙古高原、華北平原、朝鮮半島的地緣勢力也正是從這三條山脈之間的接縫處進入這個“四戰之地”。當然,如果一方在遼河平原佔據了優勢地位。那他們也同樣會通過這些戰略通道向那幾個地理單元滲透的。

相比於西、南、東方向有明顯的山脈作為地緣分割線,遼河平原與其北部的東北平原就沒有明顯的分割線了,因此從地理單元的劃分上來看,遼河平原也通常被視為東北平原的南部(北部的主體為松嫩平原,即松花江、嫩江種積平原)。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不過就遼河平原的地緣位置來看,地緣關係顯然要比他的北方兄弟要複雜的多。這一點也反映在現在遼寧省的地緣文化上(遼河平原的主體在遼寧),或者遼寧省的地緣文化要更豐富些。以至於不止一次聽到來自黑吉的朋友説到,自己所在的地區才是真正的東北。

上述分析只是客觀的指出遼河文化在地緣文化上的獨特性,並無意於捲入地域之爭。也正是由於遼河平原在整體上與松嫩平原直至更北部地區地緣關係緊密,在東北地區由於氣候和技術原因,未能開發成農業區時,漁獵民族成為了東北地區的主人。而那些廣佈于山水之間的原始森林,就是這些以漁獵為主要生產方式,又能忍受低温的民族的生存基礎。

如果燕山以北一直不適合開展大規模農業生產,那麼燕國並不會將之作為主力擴張方向。因為擴張和佔領都是要講究成本的,原始的漁獵方式並不足以提升燕國的地緣實力,反而要分散較多的資源以應對那些穿行於森林之中的邊緣部落。

從土地的平整度和淡水的來源來看,遼河平原倒是一個有潛力的農業區(森林不是問題,一把火就能解決了)。問題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除了土地的平整度、淡水的來源(包括河流和降雨量),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温度。後者之所以更為重要,是因為一直到今天人類都無法從大環境上改變,至於説能不能通過人為干涉,在比較長的一個時期對氣候實施影響,則是當下國際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

對於燕人來説,他們肯定沒有想過要通過影響氣候,來幫助他們向北擴張。不過地球上的温度並不總是恆定的,總是在週期性的變化的。通過考古我們知道遼河流域在五千——六千前這個階段曾經誕生過偉大的“紅山文化”,這個文明的屬性也是農業文明。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也就是説,在五、六千年以前,遼河流域還是屬於適合原始農業生產的“暖温帶”(關於温度帶的劃分,及對農業的影響,參看國際部分的相關章節)。只不過紅山文明的主體,並非是在遼河平原,而是在它的西側遼西丘陵之上,或者説是在遼河的上游地區。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沿海平原海侵還十分嚴重,海水的反覆入侵,使得那些山地邊緣的丘陵地帶才是最安全的。

戰國中後期的氣候與之前相比,有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説比紅山文化時期,還是要低些的。紅山文化時期的年平均氣温要比現在高出差不多兩度。可不要小看了這兩度,它只是一個平均氣温,温度變化主要影響的無霜期長短(也就是説冬天氣温的變化不大,主要是靠温暖季節的温度變化來拉動平均值的)。

據説環保主義者之所以要全球性的普及低碳概念,也正是認為地球表面温度在數十年後會升高二度,而這兩度會讓南北極的冰融化,淹沒大部分沿海平原。是否真有這麼可怕,倒是可以通過考察5000多年前的氣候來得出結論。

從氣候的角度看,當燕國整合好了華北平原北部,並且出於來自南方的地緣壓力,準備冒險越過燕山山脈去開闢新的生存空間時,他們所面臨的並非是最好的時期。不過温度低點也有低點的好處,最起碼海侵的現象不會有當初那麼嚴重。

燕國可以在遼河平原開拓出更多平整的土地。當然,也正是基於此,燕國也沒有象當年的紅山文明那樣,將勢力範圍拓展到遼河流域的北緣。燕人的控制區主要還是遼河流域的南部。至於燕國在北方與那些邊緣民族的地緣分割線在哪,燕國所控制的遼河平原又是哪一部分,這其中是否又有其他的地緣因素,則是我們明天的分析方向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38 字。

轉載請註明: 遼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及燕國的開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