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與歐陽修什麼關係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歐陽詢與歐陽修

歐陽這個姓氏非常的少見,同樣是兩個名人,如果歐陽詢與歐陽修的名字同時出現的話,大家把他們兩個人聯繫在一起的概率很大。那麼歐陽詢與歐陽修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詢與歐陽修。

歐陽詢的畫像

兩人不屬於一個是時代的人,前後相差五百多年,卻有極其相似的遭遇,兩人的一生皆坎坷。但是都心胸豁達,這使得他們遇事呈祥。歐陽修三次被貶,歐陽詢也幾次死裏逃生,這些都給他們坎坷的一生添上了神秘的面紗,也讓我們聞之感概萬千。

歐陽詢出生於557年,他的祖父是大將軍,他的父親子承父業也當了將軍。可謂是出生名門,那時正處於皇朝動盪時期,掌握重兵遭到皇帝的猜忌。他父親一怒之下便起兵造反,第二年兵敗後遭遇滿門抄斬。家人都死光了,他一個人僥倖逃脱,那個時候他才13歲。後來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他逃過一劫。這個劫難似乎對他來説還不夠,後來宇文化及登基,他又被抓了。後來李世民打過來,他又一次死裏逃生。大唐盛世,他專心學問、認真做官,渡過了平坦的餘生。他是初唐四大家之一,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很深!

歐陽修的父親從小就死了,他也是官宦之家,可惜因為父親的死而家道中落,從小也跟歐陽詢一樣寄居在叔父的家裏。他有一個好母親,辛苦培養他成才。雖然在朝為官,但是一絲不苟地遵從父親生前的作風,深得民心的同時卻得罪了權貴。他三次被貶,但都有他母親的鼓勵而更加自強不息。他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榜樣,他的文學也因他的品德而更加出名。

狄青 歐陽修

通過狄青的死的透析,可以看出一代文人也有不足之處,所以歐陽修只能稱為有大家風範,卻無聖人之風,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狄青歐陽修。

狄青的畫像

狄青,出生於1008年,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將,他深得宋朝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從小家裏非常貧窮,就選擇當兵建功創富貴。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頗有謀略,呂建奇功。他打仗時帶着銅面具,敵寇見到他都聞風逃跑。他與當時在朝的韓琪等大臣的關係都很好,也都得到過他們的提拔,可謂是順風順水。不過後期他的仕途卻來了個大轉彎,他被外放異鄉且抑鬱而死。狄青是由於被彈劾才被流放的,原本都已經到了可以與宰相平起平坐的時候,可是突然遭到變故,因此抑鬱而終。他不是被別人彈劾的,是被歐陽修彈劾的,所以狄青的忠實粉絲會因此怪歐陽修不該趨炎附勢。

因為那個時候朝廷所有的文官都對狄青的意見很大,認為他太狂妄了,竟然還因為滿大水而住到佛殿裏。而狄青本人因為書讀的少,他一點都不忌諱這些繁文縟節,身為武官竟然和文官走的很近。他自己的所作所為讓所有大臣看不過去,可以説得罪了所有官員,這個時候連歐陽修也看不過去了。他就上書彈劾狄青,還加上一些怪神之説希望將狄青外放。仁宗雖然愛才,考慮再三後同意將他外放,狄青因此沒過多久就死了。但是仔細分析,歐陽修這種彈劾是出於保護狄青。當時的狄青已經四面楚歌,外放是最好的結果,只是他自己想不開。歐陽修也因此舉被人留下話柄,認為他並非完全清高之人。

歐陽修是什麼家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歐陽修畫像

首先,他作為政治家,在政治上頗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積貧積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書要求推行改革。他認為,當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腐敗。北宋王朝揚文抑武,造成長期冗官冗員的現象。他和范仲淹一起針對這些問題發起改革,結果改革失敗,兩人雙雙被貶。不久,歐陽修又被召回,和范仲淹,韓琦等人重新推行改革,史稱“慶曆新政”。但依舊被保守派擊敗,歐陽修再次被貶。之後,在皇佑元年,歐陽修被當時的皇帝重新任用,參與編寫史書。

歐陽修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事實上,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遠遠超過他在政治上的。他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並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國二十五史之一的《新唐書》就是他主持修訂的。歐陽修在文風上,繼承和發揚了韓愈的古文運動,主張文章平易明瞭,言之有物。當時和他針鋒相對的學派是“太學體”,這種體裁的文章,都擅長玩弄古語,咬文嚼字,歐陽修最反對的就是這種文體。他認為,寫文章應該嚴謹平易,通俗點説,就是要讓人看得懂你在寫什麼。所以即使是他的散文,歐陽修也幾乎都實實在在地寫了一些事情。

據説,唐宋八大家有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可見其在文學界地位的傑出。而正是因為他,為當時的大宋王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中國的文學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把古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古文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後人應當記住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的畫像

這場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説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樣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明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參與這場運動的人數很多,參與的人數還包括著名的黃庭堅、蘇軾、蘇轍等一大批名士和文人。他們也都一致認為進行文學創新的同時,還應當講究其實質內容。這一重要思想歐陽修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種趨勢。據説他在做官的時候審批一個學子的文章,那個學子的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只不過出現了一些生僻的字。原本出色的文章被他拒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一直注重文章簡單易懂。他認為:文字是拿出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追求讓人看不懂。他倡導的這一股風氣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後期才能看到很多簡單易懂的文章。

從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一生過的認真、過得充實,並積極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這句詞引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寫的《踏莎行》,主要意思就是表達行人們離開家後的離愁。

歐陽修《踏莎行》圖片

但是整首詞可以分為兩段來看,前五句是上半段,主要説的是行人在路上對家鄉的思念,作者想要表現出的是遊人們離開家鄉之後,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回家,所以遊人們產生的愁緒:居住的館舍門前原本盛開着的梅花已經開始凋落了,溪橋旁邊的柳樹也開始長出新的枝芽了,小草的芳香伴隨着温暖的春風,不斷吹向着正在騎馬揚鞭逐漸遠走的人們。離開時就一直有的思愁隨着離開家門的距離越來越遠,也越來越沒有盡頭了,就像那一直在不斷流淌的春江水一樣綿綿不絕。

後面五句是後半段,這幾句是遊人們想象出的自己離開家後,家裏人想念自己時的愁苦:家裏的人們因為自己的遠走非常傷心,眼眶裏的淚水不斷流到臉上,和原本擦到臉上的粉妝混在了一起,不要總是登上高樓倚在欄杆上朝遠方看。面前走過那一片平坦的草地之後就是接連不斷的山脈,而早就已經離開家的行人們卻還在那綿綿不斷的山脈外面,登的再高也是看不見的。

在這首詞中,作者很詳細的描述出了雙方各自的心情,一方雖然遠離家門,但內心深處一直在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另一方雖然在家,但是對於遠走的行人們無時無刻不掛念着,也在內心深處期盼着他們的迴歸,雖然他們是在兩個地方,卻有着一樣的心情,離愁。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

説道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可能有人會與一瞬間的恍惚,因為當時的證據比較亂,朝代更迭比較快。

歐陽修圖片

根據歷史記載詩人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特別重要的一位政治領導家。從古至今,所有的歷史國家中,宋朝可以説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大家也都知道,宋朝分為兩部分,歷代的王朝中,元朝被顛覆後,起先開始有的朝代是北宋,後來繼北宋也沒有之後,才到了南宋。

北宋時期的人,非常的不擅長武力,屬於弱勢羣體,所以北宋在諸多的戰役中,被敵軍戰敗過很多次,最後侵略者還逼迫北宋簽訂過許多不公平的定義與條款。呃歐陽修作為文臣,不能在戰事上報效國家,政治上就非常的盡心力,可是卻被小人迫害,被貶至他鄉。

被貶的歐陽修開始寄情于山水,將自己的鬱結託付在青山綠水中,仍舊是一副灑脱的模樣,可以説他雖然愛國,也想要報效國家,可是他卻沒有因為這樣就消極下去,反而在被貶過程中和當地農民互相學習,體察民情,再度被啓用之後,也不驕不躁,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可以説是非常樂觀的一個人。作為北宋時期的政治家,也就只有他這種心態才能好好的渡過。

關於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我們已經清楚了。北宋時期雖然武力是比較落後的,但是那個時候的社會上的生活面貌情況,政治上的文化,還有發達的科技狀態,都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包括北宋的那個時間段的詩詞、古典名書籍、社會的各種體制制度以及老百姓生活的社會面貌,當然還有更多更多的地方,都在中國古代產生了深刻意義的重大影響,處在鼎盛時期,這些完全都能在《清明上河圖》中一一洞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67 字。

轉載請註明: 歐陽詢與歐陽修什麼關係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