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程步《真項羽·勿錯如此》筆記
程步先生讀歷史向來是很犀利的,對於《史記》中記載的“項羽之死”,他對司馬遷的説法提出了很大的質疑,並且最終得出來一個結論:項羽並不是自殺,而是死於亂軍之中。
其實對於項羽的死亡之地,到底是東城還是烏江畔,史學界一直都沒有定論。而項羽自刎於烏江的説法,只有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記載,可以説是孤證,但是因為《史記》歷來被看作是正史中的權威,所以項羽自刎烏江的説法被後世當作是主流的説法。
但實際上,就連司馬遷自己的記載當中,對於項羽之死的記載也是充滿了矛盾。《史記·高祖本紀》中説:“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很清楚的説明了項羽是死於東城。而在《項羽本紀》最後的“太史公曰”中,司馬遷也説項羽是“身死東城”,可見連他自己都是模稜兩可的。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項羽本紀》中記載的項羽之死的過程:
項羽帶800騎兵從垓下突圍,第二天清晨被漢軍發覺,劉邦派灌英帶五千騎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水,到達陰陵的時候只剩下了百餘騎,而且還迷失了道路,於是就向一個老鄉問道,老鄉故意偏項羽往西走,結果項羽陷入了沼澤地中沒有辦法前進。
項羽只好重新掉頭往東走,因為中途耽誤了時間,所以到達東城的時候被灌英追及,而此時項羽手下只剩下了二十八騎,已被灌英的數千人團團圍住。項羽“自度不得脱”,於是把手下的二十八騎分成四隊,向漢軍發起了反衝鋒。
項羽先斬殺一員漢將,向外突圍,赤泉侯帶兵在後面緊追。等追到項羽的時候,“項王瞋目而叱之”,把赤泉侯嚇退了好幾裏地。漢軍又分三路圍了上來,項羽帶領手下的二十八員騎兵再次衝殺,殺掉了漢軍的一名都尉和數十名騎兵。等項羽把隊伍重新聚集起來的時候發現,己方僅僅損失了兩人而已。
於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跟項羽説了那番渡江稱王的話。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項羽聽完了亭長的這番話後,卻大笑説道: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我沒有面目見江東子弟啊!
説完之後把烏騅馬送給了亭長,下令短兵相接,徒步做最後的一搏,項羽一人殺掉了數百人,“身披十餘創”,最後看見了故人呂馬童,於是自刎而死。
項羽這個逃亡和自殺的過程真的是充滿了詭異,程步先生在這裏主要提出了三個疑點:
第一個,陰陵的那個田夫為什麼要偏項羽?
第二個,項羽的戰鬥力真的有那麼強嗎?
第三個,項羽為什麼要自殺?
首先,根據司馬遷的解釋,項羽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被灌英追上了,而項羽之所以被灌英追上就是因為陰陵的那個農夫騙他往西走,結果陷入了泥沼中不能前進。因為中途耽誤了時間,等項羽一行掉過頭來往東走的時候,等到了東城時就被灌英給追上了。
程步先生否定了農夫的存在,主要是從這麼幾點來考慮:農夫怎麼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是項羽的?就算是知道,他怎麼敢去騙項羽?漢王懸賞千金要項羽的人頭,農夫如果真的是騙了項羽,為什麼後來沒有去領賞?
第二個疑點,項羽的戰鬥力真的那麼強嗎?憑着29個人可以突破五千漢軍的包圍,而且殺掉漢軍數百人,這顯然是小説中的橋段。試想一下,灌英帶領的五千騎兵都是常年征戰漢軍的精鋭,這樣一羣人在看到項羽這麼大的“投名狀”時,能不賣命的廝殺立功嗎?怎麼可能被項羽的二十多人殺得狼狽不堪,甚至是讓項羽突圍出去?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疑點,項羽從垓下之戰開始就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生慾望,他帶着800騎兵一路難逃,目的很明確,就是想逃到江東去稱王。從垓下到烏江江畔,舍下自己的大部隊,舍下自己的虞姬美人,一路狂奔了500多公里就是為了逃命,為什麼到了烏江眼看就能得償所願了,卻突然決定要當一個烈士。難道僅僅是因為亭長的一番勸渡之語,激發了項羽的虛榮心?當然不可能。
所以程步先生的結論是:項羽根本就沒有到過烏江,而是在東城就被羣毆至死,然後被呂馬童等“五侯”分屍。而司馬遷之所以要給項羽加上這麼多戲份,只是為了塑造項羽的英雄形象而已,因為我們知道《史記》對項羽的描寫明顯是一個敬重、欣賞的態度。
這個結論其實並不是猜測,我們前面説了司馬遷對於項羽之死的描寫本身就是自我矛盾,一面説他死死於東城,一面又寫了一個“烏江自刎”的橋段。但實際上,後世所有對於項羽“烏江自刎”的判斷,全部是源於對《史記·項羽本紀》的誤讀,因為如果你仔細的去讀其中的細節,你會發現其實司馬遷從來也沒有説過項羽死在了烏江江畔。
我們來看原文: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項羽)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這段話是緊接在東城交戰之後的,裏面有兩個很關鍵的詞,一個是“欲東渡”,另一個是“檥船待”,欲東渡只是説明項羽想東渡烏江而已,並沒有説明他已經在烏江,實際上此時他身在東城的漢軍重圍中。前面有一句“項羽自度不得脱”,其實也説明了他是處於這樣一個困境當中,根本就無法脱身。
而“檥船待”這三個字,認為項羽死於烏江的人,會解釋為“烏江亭長將船靠岸等待項羽”,既然烏江亭長是在江邊跟項羽説話,那麼項羽必定是已經到了烏江,而後面的戰鬥也必定是發生在烏江。
實際上這是受了“烏江亭長”這四個字的誤導,大家一看到“烏江亭長”就以為他是管江的,所以他在江邊划船也就很合理了。而事實上這位烏江亭長並不是管水利的,而是烏江一帶的行政官員。
現代學者在註釋《項羽本紀》的時候,大都會認為“檥”同“艤”,把檥船解釋為“攏船靠岸”,但這種解釋只是一種想當然的倒推,實際上在兩漢時期資料中根本找不到依據。《説文·木部》的解釋為:“檥,幹也”,《史記集解》引東漢應劭的解釋:“檥,正也”,《説文解字注》:“檥船,若今小船兩頭植篙為系也”,《詩經》中的“幹不庭方”意思是:“安定不朝覲的方國諸侯”。
不管是根據哪種説法,檥船都沒有“攏船靠岸”的意思,而應該解釋為“安置準備船隻”,所以這也不能作為項羽已到達烏江的證據。
所以,合理的推測應該是,項羽在逃到東城的時候遇到了烏江亭長,但是旋即灌英帶領五千騎兵追了過來,並且將項羽一行圍了起來。項羽先是帶領手下發起了反衝鋒,然後又被漢軍分三路圍起來,亭長就建議項羽東渡烏江稱王,並且聲言已經在江邊準備好了船隻。但是項羽“自奪不得脱”,又死要面子,説了一番“天亡我,非戰之罪”的話,然後戰死了。
也就是説,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前提是,他已經知道自己沒有辦法突圍,沒有辦法“過江東”,所以才發了一番豪言壯志。當然這是認可司馬遷所描述的亭長存在的前提下, 所進行的一個合理推測,這個推測應該是合乎司馬遷的本意的,不過這個“烏江亭長”到底存不存在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關注G眾號:王玄陵,回覆關鍵詞“秦漢史”,獲取《真項羽·勿錯如此》等書的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