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讓教育扶貧之光照亮孩子求學之路

息縣:讓教育扶貧之光照亮孩子求學之路

近年來,息縣教體局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決策部署,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優化學校佈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落實學生資助政策、開展教育扶貧宣傳、狠抓控輟保學等舉措,着力抓好教育精準扶貧,竭力阻止貧困代際傳遞,取得了良好成效,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扶貧“兜底線”,推動教育公平“暖民心”。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這一核心目標,該縣教體局全面落實教育資助資金,完善建立了“獎、助、貸、補、免”等多元化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近年來,共發放教育資助資金1.4億多元,資助貧困學生26萬餘人次;落實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發放貧困家庭學生助學貸款資金6500多萬元,惠及8700餘人次;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4200多萬元,惠及8萬餘人次,實現了全縣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確保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失學。同時,建立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機制,重點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基本實現“應入盡入”,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進一步增加困難特殊羣體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使教育公平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教育扶貧“補短板”,辦好羣眾身邊“好學校”。最美的風景是學校,最好的設備在校園。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資金26億元,新建彭店鄉中心校分校、楊店鄉中心校分校、路口鄉中心校分校、項店鎮中心校分校等20所中小學,改擴建中小學校近300多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2萬個,有力化解了城鎮“大班額”。加快補齊鄉村“兩類學校”建設短板,統籌教育資金1.5億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22多所,新增寄宿學位近4500個;投資近3000萬元,完成了125所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標準化改造,切實改善和提升農村偏遠學校辦學條件。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2.0建設,為全縣所有的學校配備雲課堂、班班通,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基礎條件和應用能力;創新“互聯網 教育”模式,融合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活動,構建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常態化機制。聚焦教育質量核心目標,實行發展管理性評價,狠抓常規管理,加強校際協作、聯片教研、城鄉學校對口幫扶、開展優質課大賽等措施力度,促進城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同時,通過加強學校及周邊安全綜合治理、校園食品監管、規範收費等舉措,不斷提高羣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切實辦好羣眾身邊的“好學校”。

教育扶貧“強師資”,助力鄉村贏得“好未來”。鄉村教育發展,培養教師是關鍵。近年來,該縣加快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行農村教師定點核編調配、師資交流、待遇保障等措施,確保農村教師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建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在城鄉統一編制標準下,對鄉村學校和偏遠學校予以傾斜,僅2016年以來,全縣共補充教師近2800人,其中80%以上教師分配到鄉村學校從教;此外,該縣還創新教師補充方式,安排資金5000多萬元,為全縣中小學校聘用跟崗實習教師,有效地解決了鄉村學校教師緊缺問題。加大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力度,豐富教師交流輪崗的形式,通過校級協作、“兩區”支教、送教下鄉等形式,支持鄉村教育發展。認真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教師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等待遇,每月最高可達1300元;2012年至今,累計投入近8000萬元,為全縣新建1300多套農村教師週轉宿舍,解決了近2600名農村教師的住宿問題,有效改善了農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吸引了更多的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助力鄉村教育事業發展。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該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範軍堅定地説,“下一步,我們將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為抓手,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大教育扶貧力度,讓更多的貧困學子能夠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逐漸擺脱貧困,實現人生理想。(息縣縣委宣傳部 餘江 李效發 鄭琦供稿)

息縣:讓教育扶貧之光照亮孩子求學之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0 字。

轉載請註明: 息縣:讓教育扶貧之光照亮孩子求學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