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機智
王羲之的機智在《世説新語》中有説明,講述了王羲之在危急關頭想到一個很巧妙的辦法保護自己免去危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臨困難的時候,要做到隨機應變,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出路。
王右軍詐睡
王羲之不到十歲的時候,王敦將軍很看重他,經常讓小王羲之和自己一起睡在帳子裏,有一次將軍先睡醒,留王羲之一個人在帳子裏睡覺。
之後錢鳳來了,兩個人就開始討論起謀反的事情,壓根就把王羲之還睡在帳子裏這事給忘記了。王羲之醒來後大驚失色,原來自己一直跟隨的人才是危險最大的人,他知道自己要是得知了大將軍想要謀反的消息,一定活不過明天,説不定一會自己就小命不報了。
機智的王羲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用手指頭弄出口水,把自己的臉和枕頭弄得很髒,裝成自己還在熟睡的樣子,雖然做了一番準備,但王羲之還是戰戰兢兢的,他不知道王敦會不會痛下殺手。
王敦在事情商量到一半後才想起來,這王羲之還沒起牀,大驚失色怕自己天衣無縫的計劃被一個孩子揭穿了,頓時起了殺意,他偷偷來到王羲之牀邊,看到到處都是口水,心裏放了一半的心,他想到底還只是個孩子,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局勢下還能睡的如此安逸,心裏不由感慨萬千。
想到自己平日裏對王羲之的照顧,和他的乖巧懂事,就保全了王羲之的性命。當時的人們都稱讚王羲之的聰明才智。
王羲之吃墨水
王羲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的作品被後人敬仰,小的時候,王羲之的同伴在愉快的玩耍的時候,他在家中專心練字,他寫壞的毛筆推在家中的後院裏,都快推誠一座山了。他經常在家裏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筆和硯台,池塘的水都被漸漸染黑了。
王羲之吃墨水
有一次王羲之在認真的練習寫字,連丫頭給他端來的饅頭和蒜汁放在身邊都沒有發現,丫頭囑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讓自己餓着,結果王羲之還是專心致志的練習書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邊去,幫這個情況告訴夫人。
夫人聽了非常擔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為練書法走火入魔變得茶飯不思,隨後傷了身子,就帶着丫頭前去勸説,誰知道王羲之正拿饅頭蘸着墨水吃的津津有味。
夫人和丫頭大笑,丫頭説先生您有沒有覺得今天的饅頭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筆,若有所思的説,這醬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來潛心寫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當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沒有察覺。
夫人趕忙上前奪過饅頭,心疼的説,你的字已經那麼好看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廢寢忘食的練習,王羲之説:“我的字都是模仿別人來的,現在我要創造只屬於我自己的字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羲之終於讓自己的書法自成一派了,他終於擺脱了模仿別人的烙印,成為被後人模仿的存在。
王羲之的字
王羲之的字擺脱了漢魏時期的書寫風格,自成一家,對後世的影響比較深遠。王羲之字的風格平和自然,字整體走勢委婉含蓄、勁健優美、自然健秀。其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
王羲之還比較擅長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各種書法字體,精心研習紫的體態走勢,心裏在臨摹的同時,手也跟着心在動,能取百家之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精華儲藏在自己體內,冶煉成自己的東西。由於王羲之的字非常的優美健秀,所以世人常常用那位有着“一代詩宗”之稱的曹植寫的《洛神賦》中那段:“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來表示對王羲之書法之美的讚美。
想必大家都知道曾有傳説王羲之還是小孩的時候,苦練書法,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後,王羲之用來清洗毛筆的池塘的水都變換成墨色的了。後人還評價説他:“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
當然有關王羲之字的故事還有入目三分這個典故,那是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去祭祀先人,祭祀的時候要有表示祝禱的言辭文章。皇帝就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木板上,並且讓工人去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的時候發現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到木頭三分多,不由的稱讚:“王右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手札
手札是指親手寫的信,就好像是現在我們説的親筆信一樣。王羲之一生寫了多少手札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流傳於世的手札有二十多篇有餘。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篇給大家。
王羲之
《姨母帖》字體為行楷,是王羲之後裔王方慶的家物。包括了王羲之、王徽之、王獻之等七人共十帖。董其昌還曾稱讚這個帖子“奕奕生動,而且這帖子的用意都寫明白了,王氏家族的傳統風尚都已經全然呈現在紙上了”。
王羲之的字體面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都有流暢熟練,用筆爽利和古雅質樸這兩種,顯然《姨母帖》屬於後者。《初月帖》草書,這是王羲之留存於世的書帖中最好的書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的草書作品比較,古意十足,可能是比較早期的作品。
《初月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比較有特點,筆鋒以中鋒為主,結字大小不一,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平正有的卻有倚斜。性子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也沒有密疏劃一,這就導致這個帖子的錯落跌宕、變幻莫測的面貌,這一情況,可能和當時的人們追求自然瀟灑的社會風氣有關。
《寒切帖》是王羲之晚年所寫的。現在留存的是唐代勾填的摹本,這帖在宋代曾被送入紹興內府,明代時又流入民間,現在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文中謝司馬,應是王羲之的至友謝安。這帖子書法遒勁腴潤,沉着流動,體現了王羲之晚年書法的高度成熟,水到渠成。
王羲之王獻之
王羲之,字逸少,原來是琅琊人,後來把家遷到會稽山陰。東晉時期有名的書法家,有“書聖”的稱號。曾經為官做過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來成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在書法史上,他和他兒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魏晉時期名門琅琊王氏,他天賦異稟,七歲的時候就擅長書法了。有傳説晉帝當時去北郊祭祀,王羲之將祝詞寫在木板上,派工人雕刻,刻字的人法系西安王羲之字的墨跡已經滲透進木頭三分的深度,木工很是驚歎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居然如此的爐火純青,能入木三分。
在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謝安等人在蘭亭舉行活動,在此期間大家一起喝酒作詩,把詩彙集成了詩集。王羲之當時很是高興,在這種情況下即興為這本詩集做了序,這就是後世流傳的有名的《蘭亭序》。這序可能及天時地利人和的效果,王羲之超常發揮了,據説後來王羲之再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了。宋代的書畫博士米芾稱《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
王獻之,字子敬,東晉著名書法家,畫家,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的女婿。同他的父親王羲之和張芝、鍾繇四人並稱為“書中四賢”。王獻之從小就很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的是草書和隸書,還比較擅長畫畫。王獻之小時候就負有盛名,放達不羈,雖然每天都待在家裏,但是形容舉止並沒有顯得散漫,才華和氣度都超過當時的人。他有一次和他的兩個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訪謝安,他的兩個哥哥和謝安總在談論當時社會的風俗見聞。王獻之只是和謝安問候了幾句就回家了。客人問謝安王氏兄弟誰比較優秀,謝安認為是王獻之,因為他認為大凡傑出的人才都是少言寡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