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早年幹了什麼
左思是為西晉的文學家,才識出眾,著有《三都賦》等名作,其出生貧寒,雖有抱負卻一直不被賞識,鬱郁難平。加上左思容貌醜陋,雖腹有學識但口不善言,因此不擅交友,極少與他人交好,早年的左思志向難成。
左思畫像
左思年幼的時候並不具有學習的天賦,對於理解和思考的事物均不擅長,他從小學習書法和鼓琴,但均以失敗告終。左思雖不擅長學習但是容易聽取他人建議,虛心求教,加上十分認真便自幼勤讀苦學,為增長見聞和學識付出很大的努力。
遂隨着年齡的增長,加上左思的勤奮努力,左思便十分擅長詩歌寫作和作賦,其詩文辭藻華麗且壯美,且擅長陰陽之術。故左思以文采自居,因其貌不揚和不善言談,常閒居於家。
但這並不能磨滅左思的理想抱負,隨着知識的增長,更是讓左思有着以才學和對社會的認知被大家所知,希望自己所作之詩文能夠得到賞識。但是因其家境貧寒,加上當時十分重視門閥制度,遂左思並沒有機會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遂從左思的很多作品中可以得知左思早年的抑鬱不得志的心情和無奈之情。
從左思的《詠史》詩中“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看出當時門閥制度之下,不論出生富貴的子弟均居高官之位,而有才能的貧寒之士卻被埋沒在低下的職位中,揭露了當時制度的不公也表達了自己不得志的心境。
左思三都賦賞析
左思是為西晉出色的文學家,但其年幼時實為笨拙,後靠勤學苦練方有後來的成就,左思開始創作《三都賦》便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
左思圖片
左思詩歌樣貌十分醜陋的人,常出門被眾婦女相唾棄,因此深受打擊,加上他的父親左雍因其貌醜人矮,且學習慢十分的不喜歡自己這個兒子,且還和別人表達過錯生此兒的念頭,左思因此十分受傷,便暗下決心要潛心創作。
首先左思用一年的時間創作了《齊都賦》但其反響平平,並未得到很大的認同,而後欲創作《三都賦》,恰逢其妹左芬被招納入宮為妃,遂舉家遷移至京城洛陽。期間左思拜訪了張載等文人,探訪三都一帶的事情(三都為三國時代的魏都、吳都、蜀都)。
為了能更好的完成寫作,左思還曾請求擔任圖書管理一職,一邊自己能夠更好的查詢資料,增長自己的見聞。左思最後完成這《三都賦》便花了近十年的時候去構思,在自己家中各處都放着紙筆,包括廁所和門旁,以便靈光乍現時可以隨時隨地記下來。
等到這篇賦完成後,左思甚是滿意,便給眾家閲讀,起初因其其貌不揚不被看好,後左思拜訪皇甫謐,得到讚賞和皇甫謐為此所作序文,且陸續得文人張載和劉奎等人的賞識,遂左思的《三都賦》便享譽盛名。眾人為了能夠很好的閲讀此文,均以紙抄書傳閲,一時之間洛陽執價猛漲,傳為佳話。
西晉左思是一個怎樣的人
晉代左思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全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和奮鬥,他一生都周旋於踏上仕途,為國奮鬥的美好理想中,卻被門閥制度這一扇大門給阻擋而不得。
左思畫像
左思是一個貌醜之人,且説他貌醜的程度是到出門上街會被婦人唾棄的程度,加上因年幼時資質平平,並沒有很好的學習能力,遂還被其父嫌棄,因此大為受挫,而刻苦學習。
左思是一個十分認真的人,他深知自己沒有學習的天賦,便依靠後天努力來達到他人的水平,雖然這個過程既緩慢又痛苦,但左思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的人,為此他常常刻苦到深夜。別人一遍便學會的知識,他要花五遍甚至更多遍去了解其中深意,甚至常逐字逐句的去學習方能很好的記下來,可見左思的勤奮之處。
雖出身寒門的左思,其文學才華因其勤奮刻苦大有長進,且達到文學水平頗高的一個地步,但因他家族地位卑微屢不得志,因此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抒發情緒,在其後期作品中,左思因深知社會現實,有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從其所作《詠史八首》中其中一句“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表明了詩人的心願,願意隱世而居,專心研究文學,不再參與這世俗,仕途這些更不願再參與。
左思的妹妹生平介紹
左思是一個才子,他的妹妹名為左芬,其才名僅次於左思,尤其擅長詩文創作,兩兄妹都是博學多才之人,但都一樣的容貌醜陋。
左芬畫像
左思因貌醜地位卑微不得志,但其文采過人而被人知,其妹左芬的厲害的文學創作之名因為左思也漸漸在文學界得以流傳。遂左芬的才女之名便流傳至京城洛陽內的皇宮中,於是晉武帝便將左芬召進宮中納為妃子。
且説晉武帝為好色之徒,怎會納醜女左芬為妃呢?那是因為他為了彰顯自己惜才的虛名,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而迎娶這樣一位才女詩人進宮,只為了一個虛名而已。左芬被召入宮後,過着清心寡慾、百無聊賴的後宮生活。
《晉書》中記載的是左芬的後宮生活為“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表明了晉武帝因左芬相貌醜陋,且身體虛弱並未寵幸她,左芬便常居“薄室”,且還常需要完成晉武帝給她的任務——寫詩作賦。由此可見左芬只是作為一個女詩人的身份被納入後宮,更像是一個御用詩人,而晉武帝對其才華也甚是欣賞。
左芬因久居深宮,在這期間不論是完成晉武帝所給“任務”,還是自己有感而發,所寫詩賦在文學上頗有地位,其中以《離思賦》為甚。
詩人左思名作詠史欣賞
晉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左思創作的《詠史八首》,若説這組詩歌是詠史詩,用詠懷來形容更為確切。東漢初年時已有《詠史》詩,是為班固所作,但這首詩歌所注重的只是概括歷史,字句更為實在純樸,沒有過多詞藻修飾,而左思的卻更多的是借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詠懷抒情,詞藻也更為豐富華麗,不單調。
左思畫像
左思這一組詠史詩,是詩人用來表達心中積累的情緒的,整組詩以現實的社會境況,社會矛盾來承載着詩人生平抱負和理想,詩人也藉此表現出自己的現狀和無奈,在創作歷史上具有很獨特的地位,也深受眾大家好評。
這組詩創作的時間被斷定為是左思因為其妹入宮為妃,他們舉家遷至洛陽之後,左思擁有滿腹才華,欲欲以滿腹經綸取得仕途上的順利,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不料世事難料,左思因出生卑微卻屢屢受挫,仕途上的坎坷也改變了左思的創作情懷。
故《詠史八首》從一開始的滿懷抱負和熱情到最後看清社會現狀和制度的不公,滿腔熱血被澆滅,本是“良圖”卻變成夢想的過程,最後雖志向不得實現,但也不願趨炎附勢,為世所污,故隔斷抱負,隱世而居,潔身自好的美好追求。
遂這《詠史八首》便成為後世人研究詩人左思的生平思想和人生寫照的重要資料,也能看出當時社會的制度的現狀。
文言文左思貌醜
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重視門閥制度和容貌,那個時代王公貴族便是位居高層的代表,他們過着高官厚祿的生活,而出身低微的百姓就算有才也不被重用,社會制度嚴重不公。而且美貌也成為人們擁戴的一種,貌美之人便會受到較好的待遇。
左思畫像
而詩人左思兩樣都沒有,不僅出身卑微,而且貌醜,在那個注重外貌和地位的年代便一直不得志,就算他再有才華也不被人們所重視。那麼左思的容貌到底有多醜呢,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一個故事來進行判斷。
傳説左思因貌醜曾被街上的婦孺以唾沫攻擊,這段故事據晉書記載為“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羣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當時左思居住在洛陽,當地有一個美男子為潘安,當潘安出門時因俊美的容貌常得婦人喜愛和追崇,婦人們還常偷吃潘安豆腐;反之左思因貌醜出門時常被婦人們唾棄,甚至向他丟東西以示嫌棄之情,因此左思常受打擊。
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左思是一個樣貌醜陋之人,可能是個歪瓜裂棗,但貌醜就算了,還碰到一個容貌俊朗的男子與其生活在一起地方,兩人一對比更顯其貌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