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3.8%受訪家長期待豐富的運動項目清單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經典

  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到,要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但由於學習壓力大、運動技能匱乏等原因,不少家長表示,難以保時保質完成每天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16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保障每天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73.4%的受訪家長希望能對不同年齡、身體狀況學生提供科學運動建議,63.8%的受訪家長期待有豐富的運動項目清單,提高學生運動興趣。

  北京市民李萍(化名)的孩子在讀小學五年級,本學期開始每天放學後運動一小時。李萍感到身邊有不少“小胖墩”“小眼鏡”,養成每天體育鍛煉的習慣對孩子身體發育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強調這一小時的重要性,加大宣傳,讓各方面都重視起來”。

  謝麗(化名)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從本學期開始,每天晚上會堅持運動半小時。“據我觀察,男生比較喜歡玩輪滑、打羽毛球。相對來説,女生運動項目比較少”。她認為,調動起小孩運動的積極性很重要,要讓他們主動運動,可以設計一些有趣味的運動項目。此外,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運動指導和説明,避免出現因運動姿勢、強度不當而受傷的情況。

  馬鈺嬌(化名)的兒子今年讀初三,平時沒時間鍛鍊。她覺得自己對孩子鍛鍊不夠重視。她認為,首先需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注意提高孩子身體素質。學校可以為學生和家長提供體育運動清單,增加可選項。她希望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的運動場所和設施進一步對外開放,“常見的體育運動設施,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可以增設一些”。

  對於校外體育運動場館和設施,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振明分析,首先要加大投入,按照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規劃來完成相應的建設。第二就是要廣泛利用現有資源,在建設相關場地時就考慮到社區、家庭、學校共用的問題。“比如學校足球場,可以建兩個門。孩子們上學期間不允許社會人員進入,放學後,就可以對社會人員開放。同理,社區的體育設施也要向學校開放。在建設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使用的方便”。

  毛振明還表示,體育教師應該為本校學生提供體育家庭作業、體育鍛煉的指導,校內一些軟件硬件都可以提供給家長。社會體育從業人士可以提供有指導功能的公共產品。“家庭、社會、學校,包括我們從事體育教育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來豐富孩子們的體育鍛煉活動,指導孩子們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相信人們不會鍛鍊的問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保障每天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73.4%的受訪家長希望能為不同年齡、身體狀況學生提供科學運動建議,63.8%的受訪家長期待提供豐富的運動項目清單,提高學生運動興趣,51.3%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注重社區體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44.5%的受訪家長建議學校引導家長樹立正確體育活動觀念,指導活動開展。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孩子讀小學1-3年級的佔40.6%,讀小學4-6年級的佔43.2%,讀初中的佔11.3%,讀高中的佔4.9%。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姚奕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