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史有強漢、盛唐、富宋、剛明之説,“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些話大家也非常熟悉。每個帝國都有每個帝國的特點,正因為這些特點人們才用對應的形容詞對其加以總結,好比宋朝軍事積弱,商業卻十分繁榮,還發明瞭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因此稱為富宋而不是強宋。
再如剛明,對外不和親,不納貢,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多次發動針對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北征,成祖在位期間瓦剌怎敢和英宗時期一樣兵指北京城?成祖5次北征,打出了大明的剛骨傲氣,若是中亞帖木兒帝國的創立者帖木兒真在1404年打來明朝,恐怕也不能討便宜,剛明之説,並不算誇張。
不過宋朝和明朝在唐面前似乎還不夠“盡善盡美”,因為後世給唐的評價是“盛”,盛者,極也,也就是極致的強大,為什麼得到一個盛字做評價的是唐朝呢?這實在是個很複雜的歷史問題,但我們依然可以從唐朝當年的表現中窺見一些原因。
唐朝的強大,有很大一部分就體現在軍事上。隋朝因為遍地的農民起義導致了滅亡,因此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後將許多精力花在了恢復生產和與民休息上,但這不代表李世民就不會打硬仗,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派大將李勣和李靖等率領10萬唐軍直撲東突厥,突厥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是隋朝皇帝早就忍無可忍的,但隋朝還沒來得及把突厥徹底打殘自己就不存於世了。
而唐朝建立之後,突厥又成了唐朝的一塊心腹大患,東突厥運氣不好,撞上了大唐的名將天團,李勣李靖二將精騎突襲,最終擒獲了東突厥可汗頡利,剩餘部眾降唐,東突厥汗國至此滅亡,這是太宗皇帝在位期間對外軍事成就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難得的是,太宗並沒有殺頡利可汗,而是授予官職允許他住在長安。
除了東突厥,滅薛延陀之戰也充分體現了太宗皇帝智慧。薛延陀汗國的崛起本身是依靠唐朝扶持,扶持原因自然是為了削弱東突厥的影響力,但630年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卻漸漸坐大了,李世民採取內部分化的辦法,將薛延陀夷男可汗的兩個兒子封為“小可汗”,又以和親為誘餌瓦解了薛延陀內部團結。
貞觀十九年(公元640年)夷男可汗死,他的兒子忙着內鬥,嫡子拔灼繼位為新可汗,為了轉以內部矛盾居然趁着太宗在遼東的機會發動了戰爭。這可惹惱了李世民,第二年他便派薛萬徹、李道宗等分兵擊薛延陀,李勣加入後戰爭很快便收尾了,薛延陀不敵唐軍只得選擇投降,這一戰讓唐朝在漠北聲威大震,契苾、回紇等部紛紛歸附中原王朝。
除此之外,李世民在位時還重創高句麗征服龜茲、吐谷渾、高昌等,而滅高句麗的戰鬥就要交到他兒子高宗李治手上了。李治在電視劇裏雖然經常以文懦君王的形象出現,但實際上那只是武則天女皇帝的光芒太耀眼,襯得李治的功業沒那麼起眼了而已。在對外征戰維護唐王朝統治安定上,李治的功績也不可小覷。
西突厥便是在高宗顯慶二年(657年)亡於唐,大將蘇定方擒獲沙缽羅可汗,“收其人畜前後四十餘萬”,這一戰讓西域盡在唐朝掌握,中亞諸多小國懾於大唐聲威也都表示臣服。事實上李治在位期間唐朝疆域是最廣闊的,往西到了鹹海往北到貝加爾湖,而李治的武功裏不得不提的還有滅高句麗。
公元655年,高句麗和百濟聯軍攻打臣服唐朝的新羅,因此有了歷史上那場著名的白江口之戰,唐朝的水軍數量和船艦裝備其實不能和百濟盟友倭國相比,但此戰唐軍卻以少勝多打了個漂亮仗,在名將劉仁軌的指揮下大破百濟,公元668年,平壤王城也被唐軍攻戰,有七百年曆史的高句麗就此滅亡了。
這些戰鬥只是唐朝對外戰爭中最為精彩的幾個部分,事實上唐朝289年的歷史上戰爭可以分為前期平定天下、盛世武功和中晚期征服周邊小國三個階段,前後算起來,有李軌西涼、王世充鄭國、中天竺、獠人、鐵勒、突騎施、後突厥、回鶻等三十多個國家被滅,如果再加上中亞一些小國的話數量還更多,“漢人武功極盛於唐”並非一句空話。
鼎盛時期,唐朝疆域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里。但唐不以強稱,卻以“盛”稱,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強盛時期的唐帝國雖然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卻並不以擴張侵略為主要國策,而是包容開放,懷柔武力兼具,這種心態體現在文化上就有了唐詩這顆明珠的燦爛美麗,自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哪個朝代能在詩創作上達到如此巔峯了。
李世民當年説“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這句話完美體現了唐的強大不僅在於硬實力,還在於以寬容心態去接納少數民族的民族自信軟實力,大國風度,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