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於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上半頁存在於青藏高原的一個政權。它是西藏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最熟悉的西藏古代政權,因為它和唐王朝交流頻繁。
這些交流,平和些的,便是諸如文成公主入藏這樣的喜事。而不平和的,自然是吐蕃與唐的戰爭。這其中更是以安史之亂時期吐蕃侵犯唐王朝,直至佔領都城長安為典型。
而以吐蕃與唐的關係為標尺,吐蕃與其另一個鄰居天竺的關係看起來就要好得多。
只是,這"好得多"也是要分時段的。吐蕃確實曾在攻唐的同時與天竺保持友好的關係,但在吐蕃與唐和平相處的時候,天竺也曾成為吐蕃將士大殺四方的煉獄。
01
吐蕃與唐王朝和天竺皆交好
吐蕃政權的建立者,是松贊干布的父親囊日論贊。因而到松贊干布時期,吐蕃都還處於建立初期。這時的吐蕃文化發展落後,醫學、算術等專業知識都依賴中國和天竺的傳輸。
由於此時尚無文字,這些知識在吐蕃也只能通過師徒間的言傳身教,用口頭語言的形式保存下來。這極大地限制了吐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因而為了發展,這一時期的吐蕃是極力和周邊比自己文化發達的國家搞好關係的。囊日論贊時期,吐蕃還處於相對被動的接受文化輸入的狀態。到了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就主動向唐王朝和天竺拋去了橄欖枝。
文成公主和親一事自不用贅述,與天竺交往方面,松贊干布多次派遣聰慧臣子前去學習文字和佛法,並邀請大婆羅門李瑾和多名高僧前去吐蕃傳授學問。
後來奉命求學的吐蕃大臣屯米通過模仿迦什彌羅等文字,創造了三十個輔音和四個元音的藏文字母系統,自天竺和泥婆羅的佛教也在吐蕃社會佔據了一席之地。
02
吐蕃與唐交好而與天竺交戰
貞觀二十二年(648),也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後的第七年,唐王朝與吐蕃尚且關係和睦。因而李世民將發展與天竺的關係再一次提上了日程。
太宗命王玄策率領使者團出訪天竺。而此時的天竺實際上分為東、西、南、北和中天竺五國。當王玄策一行人還在途中時,中天竺之王屍羅逸多逝世,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東天竺陷入內亂。王玄策作為唐王朝使者,本不必捲入中天竺之亂。然而那伏帝阿羅那順主動拒絕了王玄策代表唐太宗來訪,甚至還搶劫了使者團物資,所以王玄策怒而向近鄰吐蕃求援。
吐蕃自然為唐王朝出兵了。鄰近的泥婆羅也出兵八千。那伏帝阿羅那順被擊敗,中天竺重新迴歸正軌,王玄策帶着逆賊俘虜回去向唐太宗覆命,吐蕃在天竺的地位也陡增。吐蕃、天竺和唐王朝,由此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
但到了依靠佛教穩定地位的赤松德贊時期,吐蕃再次出兵天竺。這次吐蕃不是為了唐,而是為了供奉在摩揭陀國的佛祖舍利。為迎到此舍利,赤松德贊派兵渡過恆河,直接將摩揭陀國變成了吐蕃的附屬國。隨後吐蕃又以此為據點,逐漸蠶食了天竺各國。
吐蕃對天竺的控制,直到開成三年(838)赤松德贊被力主滅佛的大臣縊殺才出現鬆動。會昌二年(842),繼位的赤松德贊之弟達磨贊普又被崇佛的大臣殺害,吐蕃陷入分裂,天竺才逐漸擺脱吐蕃的控制。
03
吐蕃與唐交戰而與天竺交好
赤松德贊出兵天竺的初衷是為了佛法,而他在控制天竺之後也堅持了這個初衷。他不斷邀請天竺高僧入吐蕃翻譯經書,傳播佛法,也不斷送吐蕃人前去天竺學習佛法。
因而儘管此時的吐蕃為控制天竺而採取着高壓的武力手段,但還是和天竺保持着較為良好的文化交流。
而唐王朝顯然就是更不幸的了,南侵天竺本就極大地刺激了吐蕃的侵略慾望,又逢唐王朝陷入安史之亂,吐蕃便出兵奔向了覬覦已久的河西地區。
從天寶十四年(755)到廣德元年(763),吐蕃趁唐王朝西北邊防薄弱,已佔據了蘭州、河州、岷州和渭州等地。廣德元年秋,吐蕃軍隊更是直逼長安,讓唐代宗不得不出逃陝州。而這又給了吐蕃機會,長安陷落,河西徹底落入吐蕃控制。若不是吐蕃朝臣後因崇佛還是滅佛而內訌,那河西可能就此"一去不歸"。
是故總的而言,吐蕃與周別多國是有合作也有戰爭的,不存在吐蕃只盯着唐王朝而從不進犯天竺一説。
如果一定要給天竺找一個和吐蕃交往的"護身符"話,那可以是吐蕃長期向天竺學習佛教,依賴天竺的佛學輸入。不過從赤松德讚的所作所為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護身符"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