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趙氏孤兒》的故事,也許是中國對近代西方最為成功的文化輸出。法國思想家、啓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曾將其改編為《中國孤兒》,其後搬上舞台上演,一度在歐洲引起了巨大轟動。

有些中國學者認為,雖同為復仇故事,但《趙氏孤兒》比《哈姆雷特》更具吸引力,畢竟前者是基於真實的歷史,而後者只是憑空杜撰。曾經上演的真實,往往比藝術更具震撼力。

趙氏的故事為啥備受古今中外人們的喜愛?趙氏家族為何能夠在經歷了近乎滅門的災難後再度崛起、併成為其後戰國的七雄之一?這倆問題的答案其實一樣:中國人特有的忠義觀。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趙氏孤兒的故事,正是來源於《史記》對春秋時期趙氏家族的記載,相關細節跟藝術作品中略有不同。

春秋後期,中原霸主晉國的朝政逐漸由士大夫掌控。晉景公在位時,當時正受寵信、擔任晉國司寇的大夫屠岸賈打起了趙家的主意。

趙家祖上原本是替周天子駕車的,在周幽王時期,趙叔帶率領家族投奔了晉國,其後他們逐漸因功位居公卿之列,並擁有了代代世襲爵位與封地。

晉景公時期,趙氏的當家人是趙朔,他曾率軍救援晉國的跟班鄭國、在黃河邊跟楚軍拉開陣勢大打出手。此外他還有這樣一層身份:他的妻子正是前任晉君晉成公的姐姐、即晉景公的姑姑。正是這樣的地位的權勢,才引起了屠岸賈的眼紅、忌憚。而屠岸賈手裏的牌,則是趙朔之父趙盾在世時的一起宮廷變故。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趙盾在擔任正卿時,曾對晉國的政事大包大攬,連晉靈公都是由他擁立。但晉靈公為人驕縱、濫殺無辜,攪得晉國朝野怨聲載道;為人正直的趙盾多次勸諫,卻引來了對方的謀害。在晉靈公近臣的幫助下,趙盾隻身出逃;但當他還沒逃離晉國時,他的堂弟趙穿就殺死了晉靈公、擁立晉成公為國君。

趙盾返回後繼續主持國政,但卻沒有追究趙穿的弒君之罪。因此史官就把這份罪名加到了他的身上,在史書中堂而皇之地記下:“趙盾弒其君”。趙盾辯解無效,只好對此認栽,不曾想由此竟給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屠岸賈翻出舊賬,拿當初晉靈公被殺之事來追究趙盾後人的責任,並鼓動、脅迫一眾將領、卿大夫跟自己一起行動。當時,與趙氏關係密切的韓厥極力勸阻,但無濟於事。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得知厄運將至,趙朔並沒有起兵反抗,而是在拜託韓厥保存自己家族血脈後慷慨等死。在屠岸賈的策動下,趙家無論男女老少幾乎全部被殺、封地被瓜分殆盡,只有趙朔正身懷六甲的妻子憑藉特殊的身份躲進宮裏、逃過了屠刀。

而在得知趙氏遺孤存活於世後,屠岸賈撒下天羅地網進行追殺。為了保住趙氏唯一的血脈,趙朔的朋友程嬰、門客公孫杵臼聯手上演了一場殘忍的戲:

他倆想辦法弄到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用漂亮的小花被裹着、假裝是趙氏的遺孤,並由公孫杵臼揹着藏進深山裏;隨後程嬰則假裝見利忘義,以索取千金為籌碼“出賣”了公孫杵臼的行蹤。

最終,公孫杵臼和那位不知名的無辜嬰兒死於屠岸賈的爪牙之手,而真正的趙氏遺孤則被程嬰偷偷撫養長大,這就是趙武。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15年後,晉景公無故生了一場怪病,於是請巫師前來占卜。占卜的結果是:“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即晉國的功臣之後命運坎坷,所以天降徵兆以示懲戒。韓厥趁機勸説晉景公,他歷數趙氏祖祖輩輩為晉國立下的汗馬功勞,以及後來無辜蒙冤、全族被殺的慘狀,來提醒晉景公犯下的這一過錯。

晉景公幡然悔悟,讓韓厥把趙武接進宮裏;其後韓厥率人脅迫當初參與滅趙的那些將領,讓他們集體揭發屠岸賈的罪名,幫助程嬰、趙武攻滅屠岸賈全族,報了當初趙氏被滅之仇。

隨後,趙氏當年被瓜分的封地又被賜給了趙武。此時的程嬰有再造趙氏之恩、與趙武間情同父子,正是可以暢享榮華富貴之時,但他毅然捨棄這些誘惑,抱着完成任務、無愧於朋友的欣慰,毅然揮刀自殺,前去另一個世界與趙朔、公孫杵臼會面。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趙武為程嬰守孝三年,隨後為恢復家族曾經的榮光而孜孜奮鬥。公元前546年,趙武擔任了晉國的正卿,徹底再現了當初趙盾的榮耀。而這份“打不死的小強”般的精神,也成了趙氏的家族基因,隨後的數百年間,他們憑此在日益殘酷的政治鬥爭中頑強生存、茁壯成長。

到了晉頃公時期,擔任正卿的韓、趙、魏、智、中行、範六大家族已經完全掌控了晉國。其中的趙,自然是趙武家族;而韓,正是韓厥後人。六大家族為了爭權奪利,時不時上演血腥的宮廷鬥爭。

公元前497年,趙氏再度面臨危機,晉定公帶着中行、範兩大家族攻打趙簡子(趙鞅);趙氏頑強抵抗,最終在韓、魏的幫助下反敗為勝。數年後,範、中行被驅逐,晉國變成了四家的地盤。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到了公元前458年,貪得無厭的四家公然瓜分了當初範、中兩家的封地(按理應當歸晉公);晉出公憤憤不平,試圖聯合齊國討伐四卿,卻引來了四家的暴打,隨後慘死在逃亡齊國的途中。傀儡晉哀公被立,實力最強的智家掌握了晉國大權。

但三強鼎立的格局才是最穩固的。僅僅幾年後,在智瑤的組織下,智、韓、魏三家聯手攻打趙氏,趙氏困守晉陽、幾乎瀕臨崩盤之際,趙襄子聯合韓、魏兩家臨陣倒戈,反過來屠滅智氏全族、瓜分其人口封地。從此,晉國變成了韓、趙、魏三家的盤中餐。

公元前403年,晉國三位正卿魏斯、趙籍、韓虔被周威烈王封為諸侯,這開創了士大夫以下謀上、鳩佔鵲巢的先河。在史學界,這一刻被視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從瀕臨滅族到位居戰國七雄之列,趙氏的傳奇經歷,既與這一家族骨子裏的堅韌不拔有關,也應該感謝那個人們心存信義、信奉忠義的時代。

在儒家的傳統道德觀中,道義的地位甚至比生命還重要:“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為了心中的忠義,公孫杵臼、程嬰先後慷慨赴死,充分展示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崇高道德品質,這也是趙氏孤兒的故事深受中外喜愛的根本原因。無論在任何年代、意識形態下,忠誠都是難能可貴、受人尊敬的品德。

巧合的是,趙襄子殺掉智瑤、並將其頭顱做成酒器後,也遭到了對方門客豫讓孜孜不倦的追殺。雖然一度釋放了對方、並稱贊其為“真義士也”,但最終趙襄子還是殺掉了豫讓,成就了其捨身取義的理想。

而在戰國以後,公孫杵臼、程嬰等人所代表的“士為知己者死”的理念就逐漸淡化、消失了。你可以説這是進步,但在某種層面上而言,這也能被視為退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9 字。

轉載請註明: 趙氏孤兒為啥最終能身居戰國七雄?背後是日漸稀缺的捨身取義精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