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必須重視基礎學科

  【專家視角】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過時了嗎?

科技創新必須重視基礎學科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光明日報通訊員 田宇欣

26歲攻克數學世界難題、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的年輕數學家陳杲,近日被網友紛紛稱讚“硬核”,再一次引發大家對數理化等基礎學科的關注。

在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進程中,以數學、物理為代表的基礎學科是自然科學發展和重大技術創新的基礎。數學家丘成桐先生説:“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因此有人提出,必須重提“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句話具有時代的侷限性,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社會現實。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含義?在國家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的當下,是否要大力倡導“學好數理化”?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1.兩種聲音的碰撞

線上線下,關於怎樣看待“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討論很是熱烈,其中有兩種典型的聲音形成鮮明碰撞:

一種觀點認為,這句話產生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科技人才匱乏之時,是歷史的產物;而當前我國理工科人才培養規模龐大,這句話已經不能適應強調全面、多元、個性發展的教育趨勢。

科技創新必須重視基礎學科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學的機器人隊隊員備戰FLL工程挑戰賽。劉君攝/光明圖片

例如,“現在我感覺是學好計算機、金融、英語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國地質大學大四學生楊森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受到很多人的贊同,認為一些好就業、待遇高的熱門專業更吃香。而對傳統的數理化,網友“朝陽”則道出了自己的實際感受,“產業結構已經升級了,現在學‘生化環材’專業的都掉到了‘坑’裏,物理也沒看上去的高大上,倒是擅長數學絕對是走上人生巔峯的利器。”也有網友從高考的角度來看,“已經過時了,現在是大語文時代,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與此同時,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提法並未過時。因為以數理化為代表的基礎學科,不僅對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這真是至理名言。”設計師孔永鋒認為,“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可以充分抽象世界上的各類現象,找到基本規律,學好對以後處理問題、研究技術等都有幫助。”作為高中物理老師的古建斌堅持認為,“不管人工智能還是大數據都離不開數學和物理,沒有紮實的數理基礎何談創新?”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長馮國雷告訴記者,在中學裏,這種説法還有一定的認同度,但比不上20世紀80年代,因為社會更加多元化,更加關注人的發展,特別是個性化發展。目前該校有80%的學生選擇學習理科。

2.堅持發展的眼光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更多專家、老師和學生的態度相對理性,提出要用辯證的眼光和發展的視角來看待“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肯定前半句,否定後半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生李澤洲的態度很明確,“數理化是人對賴以生存的自然從認知到適應和改造的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還談不上‘走遍天下都不怕’,它否定了人類社會發展積累下來的豐富人文遺產的重要性,也會給人以其他方面能力沒那麼重要的誤導性。”

科技創新必須重視基礎學科

2021年3月19日,安徽理工大學大學生在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介紹團隊設計的雲控制智能巡檢空氣淨化系統發明作品。陳彬攝/光明圖片

“數理化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但它一定是一個有競爭力的選項。”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三學生李晗指出:“相比一些熱門專業,數理化專業培養週期長、回報偏低,彷彿並不是最優選擇;但數理化對思維能力、分析方法的訓練,對個人的發展是很有益處的,無論將來處於哪個行業,這些都能令我們受益匪淺。”

“很難簡單説它過時不過時。”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藺亞瓊深入剖析其背後的邏輯後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這句話藴含着很強的個體競爭邏輯,強調學好數理化知識可能會在未來的教育、升學、求職乃至事業發展中,獲得相對來説比較好的位置。”

“這種説法把數理化基礎學科的學習工具化、功利化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寇焜照認為,這是從功利主義角度對基礎學科的評價,是從“闖天下”這樣一種實用價值出發來評價學習的價值。當前,基礎學科的學習要有強烈的興趣導向、邏輯訓練、理性思維,這才是學好數理化的關鍵,與“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生存和生活需要沒有關係。

藺亞瓊進一步分析,這種個體邏輯成立的背景,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亟須培養大量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當時的高等教育仍處於精英化階段,以培養尖端人才為主,1978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2.7%,到1990年也只有3.4%。

到了今天,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邁入普及化階段,2020年的毛入學率達54.4%。藺亞瓊一再強調,“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這句話也可以從國家的角度進行理解。重視以數理化為代表的理工科教育,有助於我們在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中更具優勢。”

3.拓展新的時代內涵

雖然對“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解讀各有不同,但大多受訪者均談及以數理化為代表的基礎學科的重要性,這是這句話最重要的內涵。

“經濟只是技術的表達,在這個時代,我們更要去了解根本性的東西,對世界的本質、世界的本源有基礎的認知,而數學和物理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盧曉東特別強調,“回溯過往,我國輝煌成就的取得並非無跡可尋。但同時,我們也要認清當下的危機,‘卡脖子’問題、核心技術壁壘都是正在面臨的難題。這時候把既往學好數理化的傳統丟掉,是異常危險的。”

“如果物理基礎打不好,對工科等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嚴重影響。”中山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羅俊在多個場合建議,要進一步打好初高中階段學生的數理化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大一學生郭競一很認同專家的觀點,“落後就要捱打,缺少核心技術就會受制於他國,而核心技術的研究需要大量學好數理化的人才。我們科大有一句著名的話,‘基礎寬厚實,專業精新活’。基礎的紮實與否決定了未來的路能走多遠,後來的專業有多通透。”

在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決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認識、理解並拓展“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含義,因為只有重視數理等基礎學科,才能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具體來説,一方面,鼓勵青年學生“學好數理化”尤其要淡化功利性色彩,多一些興趣導向。寇焜照認為,自然科學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生活方式,紮實的科學素養是我們融入現代社會的先決條件,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讓習慣於鋼筋混凝土的心靈重新回到自然當中。另一方面,在終身學習的背景下,“學好數理化”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理解。藺亞瓊提出,學好數理化意味着學習者掌握了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思維認知方式,有助於他們日後學習新的知識,有了更強的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此外,盧曉東、藺亞瓊、馮國雷等多位專家還提出,在特別強調理工科的同時不應忽視人文素養的培養,“兼具理工和人文知識的交叉複合型人才是尖端人才培養的重要考量”。

科技創新發展必須重視基礎學科。或者説,只有重視基礎學科,才能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30日 1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6 字。

轉載請註明: 科技創新必須重視基礎學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