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風水擺佈第一人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人一般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自視清高,自命不凡,他們大多多愁善感,有的喜歡黯然神傷,有的則慷慨陳詞,憂國憂民,還有的人躊躇滿志,鬱鬱寡歡,總之,都是“玻璃心”的典型代表。
正因為這些個文人有着這樣那樣的“毛病”,很多普通人都不怎麼喜歡接觸他們,甚至,想敬而遠之,不招惹為好。因為,他們知道,對於文人這個羣體,表面看上去柔柔弱弱,但是,如果真的得罪了文人,那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最後,吃虧的都是自己,所以,文人大多不太好惹。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有骨氣,很硬氣的文人不在少數,可以説是牛氣沖天的。比如:宋朝的文天祥,就是一個人直接面對整個朝廷,還大義凜然,毫不畏懼,橫眉冷對。而元朝也是挺有意思的,堂堂一朝之國,竟然,還低三下四前來求文天祥,希望他能夠回到新政府,繼續為朝廷做事情。
當然,這也是開國皇帝慣用的計量,懷柔政策,收買人心的嘛,但是,偏偏文天祥就不吃這一套,不但沒給新皇帝半點面子,反而,在監獄過得挺好,大有牢底坐穿的架勢。雖然是長歌當哭,但依舊是將文人的這種傲骨給顯露無疑,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屹立不倒。
忽必烈沒有法子,就讓他做了四年大牢,但到最後,文天祥也沒有歸順於他,沒辦法,只好將其處死了。在別人看來,處死別人實際上是最無能的表現,因為這意味着,對方已經對這個人徹底沒有辦法了,只剩下這最後一招兒了。文天祥臨上刑場的時候也絲毫沒有害怕,反而表現的特別的從容不迫。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他對獄中吏卒説:“我的事完了。”然後,向南跪下,磕了一個頭,便去赴死了。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看面容還跟生前一樣,而他死的時候才四十七歲,可以説是正值盛年。他的衣服中還有贊文,上面是這樣寫的:“孔子説成仁,孟子説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我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忽必烈如此在乎文天祥,希望能把他歸為己用,主要是想通過收買他,來逼迫當時的漢人們屈服於他,但是,他的如意算盤沒有打成,自己也沒能如願,卻讓文天祥成了民族英雄,名揚天下,向世人展現出了作為文人的一身正氣。艱苦的獄中生活,文天祥不僅沒有害怕、退縮,反倒激發了他的鬥志,還寫下了一首正氣歌流傳千古,讓人熱血沸騰。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首詩,讓世人對於文天祥的氣節無不敬佩,也對文人的傲骨更加敬重。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的確,文天祥為天下文人指出了一條明路,那就是:坦坦蕩蕩的做一個高尚的人。其實,這也是對宋朝皇帝之前善待文人,對讀書人有知遇之恩的報答。當時,在宋朝的統治之下,朝廷是非常看重有才學的人才的,對文人尤為偏愛,可以説是知識分子在當時是非常受寵的,正是因為朝廷對待文人志士的尊重,使得當時在社會上奉行讀書,而且,還湧現了很多有才識,有學問,有氣節的人。
比如: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等,哪怕是在南宋的時候,朝廷已經無力再抵抗外敵侵擾,在蒙古外族的鐵蹄之下淪為亡國者來説,這些昔日受到聖寵的文人們,依舊沒有忘記昔日的恩澤,幾乎所有文人都表現出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向元朝展現出了看似柔弱,實際上,卻非常堅毅的文人氣節,更成為了當時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樑。而且,不只是文天祥一個人,像這樣的文人還有很多,比如: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如果要説的話,恐怕要輸出好長一串名字,在這裏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在明朝,也有很多讓人想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也都知道,朱元璋以前做過和尚,身上不光有點痞子氣,還有點流氓氣,動不動的就喜歡侮辱文人,或許是他看不慣那些文人的“酸性”吧。朱元璋曾想出過很多種方法侮辱這些文人,比如:讓他們掃墓、做保潔,甚至,還出現過公然在大堂之上,用鞭子大打文人的屁股,明朝的“廷杖”就是這麼來的。
據載,明代之前,皇帝在“廷杖”這件事情上多少還是給留點面子的,一般都是讓他們穿着褲子,不僅如此,還給受罰的人裹上一塊氈子,然後再打。這多少給了些“防護”,打起來也沒有那麼疼了,也不至於傷了體面。如此“廷杖”,被懲罰的人,一般來説都不會打的太過嚴重,算是一點小傷,最嚴重的的話,在牀上養上幾個月也就都好了。
但是,到了明武宗統治時期,由於,在太監劉瑾的教唆下,打屁股這個懲罰開始變得有些“殘忍”了。因為,從那時候開始,打屁股是需要脱掉褲子的,而且,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打,大家都是看着的。不僅如此,光着屁股,木頭板子,大棍子之類的東西,直接打在屁股上,那可是真皮啊,完全沒有遮擋,打下去有多疼,是可想而知的。皮開肉綻都算輕的,搞不好,骨頭都給打壞了,落個殘疾什麼的也説不定啊。更嚴重的,還有在朝堂之上直接就給打斷氣的。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此時的“廷杖”,可以説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刑罰了。在明朝,有一次非常壯觀的“打屁股”事件,事情發生在正德十四年的“諫南遊”,一次就責罰了168人,這百十來號人都脱下褲子,集體打屁股,其中,有15人被直接打死了。還有一次是發生在嘉靖四年的“掙大禮”,一次打了134人的屁股,直接被打死的人有17個。對於明朝皇帝來説,只要是觸犯了天威,得罪了皇帝,那就是一頓暴打,管你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翰林學士,還是為國立功衣冠楚楚的有用之人,一律是棍棒伺候。
因為,在明朝的皇帝眼中,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位居多高,從本質上講,都是帝王家的奴隸,都要聽從皇帝的指令,所以,怎麼還敢觸犯皇帝的聖意呢。
既然文人斯文掃地,尊嚴完全被人踐踏了,那麼,也就免不了在明王朝統治時期,出現了一些不知廉恥的文人,這恐怕是當初的朱元璋也沒有想到的事情吧。當年,明成祖朱棣曾有訓:“文死諫,武死戰,國君死社稷。”但是,令人惋惜的是,這個人還是做出了誅殺方孝孺十族的殘忍事情,可以説,讓天下文人都為之寒心。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結果,在李自成的兵馬打入京城的時候,朝廷的大臣完全沒有想要保全國家以報聖恩的想法。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想着如何明哲保身,想着向李自成出賣一些皇帝和朝廷的信息,在這個農民領袖面前好好的表現一番,還給自己爭取一個活路。最後,崇禎皇帝想着再緊急召集眾臣來商量如何抵抗外敵的事情,當他敲響了景陽殿的大鐘之後,卻發現根本沒有人前來。
就這樣,崇禎帝最終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傷痛欲絕,決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祖宗的遺訓,於是,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那就是:帶着王承恩,在煤山上,上吊死了。
參考資料:
【《宋史》、《明史》、《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2 字。

轉載請註明: 宋朝亡國,文臣寧死不屈;明朝亡國,文臣紛紛投降,這是為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