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清300年最有作為的皇帝, 比康熙乾隆強太多, 卻一直被忽略至今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經典

清朝滅亡代表封建歷史走向終結,對於清朝的存在一直飽受爭議,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研究歷史的學者,對清朝的評價都褒貶不一,有人稱讚也有人貶低,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極端,眾所周知清朝統治者為滿族,與漢人之間一直存在民族矛盾,晚清賣國求榮,聯合列強欺壓百姓,一系列喪盡天良的事情清朝都幹過,閉關鎖國的愚昧政策導致中國落後世界,每每想到這些都會讓人痛恨清朝的所作所為。

然而看待事物不能過於片面,尤其是對待歷史更應該全面客觀,仔細研究清朝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個飽受爭議的滿清王朝也曾創造過文明巔峯,它所取得的成就我們不能忽視。

清朝建國之後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康乾盛世並不是一個假象,雖然在科技方面陷入停滯,然而整體上還是以向前發展為主,作為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後開始積極吸取漢文化,中前期數位君主都是漢族文化的積極提倡者。

雖然説清朝諸位皇帝不能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然而整體能力在封建歷史上非常罕見,也沒有荒淫無道的統治者出現,從康熙至乾隆,三位君主創造了清朝統治歷史的巔峯,當然巔峯之後就開始逐漸衰落。

正如人們所知,提起清朝皇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乾隆等人,他們對於清朝的貢獻無人可比,但是在這個人面前,即便是乾隆也不得不低頭。

他就是清朝歷史上第二位帝王--皇太極,皇太極可以説是清朝真正的創建者,生於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第八個兒子,也是最受喜愛的一個兒子,皇太極出生的時候,努爾哈赤正忙着統一部落,將全部精力放在事業上的努爾哈赤,幾乎沒有時間管理家庭。

年僅7歲的皇太極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承擔着處理家族事務的重要任務,在他的主持下,努爾哈赤家族無論什麼事情都井井有條,皇太極的表現被看在眼裏,不止努爾哈赤十分寵愛,就連同輩的兄弟們也願意聽從安排。

女真族原本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崇尚武力,所有族人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然而很少有人熱衷於讀書寫字,軍中大部分都是文盲,皇太極發現了這一重大問題,非常重視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由於皇太極面貌清秀,言談舉止十分隨和,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是飽讀詩書的文人,皇太極同樣繼承了女真族強大的作戰能力,文治武功集於一身,出色的才能讓他在兄弟們中脱穎而出。

皇太極24歲的時候,努爾哈赤統一整個部落,自立為帝,然而第二年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成了皇位繼承人,此時他要面對的是複雜的政權爭鬥,女真部落內部矛盾重重,皇權受到嚴重威脅。

皇太極不想放棄,在多爾袞的幫助下進行改革,將國家權力集於一身,越弱了八旗子弟勢力,女真族從一個遊牧部落完全轉變成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國家,改國號為清,標誌着清朝正式建立。

皇太極剛剛登上皇位,處境十分艱險,明朝、蒙古等勢力虎視眈眈,內部許多貴族也在爭權奪利,衝突逐漸加重,雖然皇太極是名義上的大汗,但是需要與其他三位貝勒輪流管理,政權分散不利於皇太極做事,為了集中權力向封建主義過渡,皇太極逐個擊破,突顯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皇太極開始嘗試改革,沒有放棄努爾哈赤時期創立的放入擴張政策,認為想要與明朝叫板,首先就要征服蒙古,不僅可以解決後顧之憂,還能增強自身實力,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對抗強大的明朝。

天聰元年,皇太極不宣而戰,率領數萬兵馬入侵朝鮮,逼迫朝鮮投降。

1636皇太極再次入侵朝鮮,征服朝鮮全境,朝鮮許諾不在與明朝交往,並把皇子送至清朝作為人質,皇太極採取“懾之以兵,懷之以德”的政策,先後征服了數個部落。

皇太極聯合多方勢力征討林丹汗,在青海大獲全勝,同年9月,皇太極命令多爾袞率兵渡過黃河,俘虜林丹汗眾多子嗣,漠南蒙古收為己有,為了獲得蒙古人的支持,皇太極不止用武力征服,還用聯姻、封王等好處拉攏,蒙古部落幾乎全部被他控制。

皇太極在位期間積極學習漢文化,不斷髮展經濟,整頓軍備,在關外不斷嚮明朝時壓,一些列舉措促進了清朝發展,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皇太極始終沒有親自攻下北京城,1643年入關前夕,皇太極病逝,這個一生都在為入關做準備的皇帝,卻沒有親眼看到自己的士兵入主中原,令人唏噓。

中外學者對皇太極的評價一直非常高,有人説皇太極是遊牧民族中少有的天才,不僅軍事才能出眾還能把軍事與文明生活結合在一起。

金庸先生在《袁崇煥評傳》中説過皇太極文治武功,在歷代皇帝中也能排得上名,自身才華不亞於劉邦與李世民等人,大概是因為他的出身,以至於人們對他懷有偏見,皇太極知人善任,精明果斷,雖然在軍事天分上比不過父親,政治才能卻可以稱得上是滿清帝王之首。

參考資料:

【《正説清朝十二帝》、《袁崇煥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