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屏幕打開的不僅僅是一扇窗
新華社成都4月1日電(記者高搏揚 吳曉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中學高二1班教室裏,55名學生緊盯着屏幕,不時低頭做着筆記。屏幕另一端,成都市第七中學高二11班語文老師付陽,正在課堂上講解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根網線,一塊屏幕,將相距300多公里的城市名校與貧困山區城鎮學校師生緊緊連在一起。通過同步課堂,這兩所學校兩個班級的師生已共同學習了一年多時間,兩地師生異地同堂、同學同研、共同成長。在涼山學子們看來,成都七中優秀的老師和同學是他們心中真正的“網紅”。
“同步課堂培養了優質生源,更培養了優質師資。”雷波中學校長徐華深有感觸地説,全日制遠程直播教學讓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的學生能夠“上好學”,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教育精準扶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未“線下”相見,雷波中學高二1班的曲比安寧已把成都市第七中學高二11班的葛懷琦當作了自己的榜樣,“我很佩服他,他上課活躍,每次回答問題都很有見解,是我的榜樣。”
與曲比安寧同班的李妍,這次月考拿到了年級第二名。第一次與成都市第七中學同步考試時,她許多科目都沒及格。“看到自己的成績與屏幕對面的小夥伴的差距在一點點縮小,感覺像抓住了一條能努力向上攀爬的繩子。”李妍告訴記者,明年想要報考廈門大學法律系,這在之前是她從不敢想的事。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傑夫看來,網課激發了民族地區同學們的夢想和自信,面對起點高、速度快、難度大、容量多的優質教育,會變相促進“遠端”學生改進學習習慣。
同步課堂給屏幕“後端”的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了一場變革。在緊跟“前端”名校的過程中,“後端”學校打造出了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提升了“自我造血”能力。
自2003年起,成都市第七中學的全日制網絡直播班開始在雷波中學紮根。從事直播班教學以來,雷波中學英語教師郭平真切體會到了高質量課堂的魅力。“以前學生覺得學英語很枯燥,成都七中的李曉東老師將英語課和時事結合起來,從課本延伸到課外,現在他可是雷波中學的‘網紅’老師。”
雷波中學語文老師柯貞述告訴記者,學校直播班教學正朝着正規化、系統化發展。“現在上直播班的課已形成遠程備課、提前看PPT、製作課前作業、課堂環節處理、課後輔導一套的流程。”柯貞述介紹説,每天同步課堂結束後,當晚還會安排專門的輔導課為學生答疑解惑。雷波中學教師每週都會與成都七中教師一同備課,提前溝通下一週教學安排,並對上一週教學進行反思。
近年來,雷波中學教學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重點本科上線人數逐年攀升,去年有兩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錄取,多名學生進入重點高校。雷波中學畢業生陳陽當年考上了清華大學,回憶中學求學經歷,令她最難忘的是,“通過一塊屏幕,將大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傳遞到偏遠山區,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激發了改變命運的鬥志。”
直播教學帶來的改變讓更多貧困地區、邊遠山區的廣大師生受益。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慶介紹説,成都市第七中學自2002年開辦全日制遠程直播教學網校以來,已為全國11省2區1市309所學校、近十萬名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完)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