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梗”走進大眾視野 近八成Z世代願為家鄉方言代言

近八成Z世代願為家鄉方言代言

“師傅,泡饃湯寬(意為湯多——記者注)。”“師傅,這個腰子烤得不要太老。”對於土生土長的陝西人劉雯來説,陝西話是她與生俱來的“印記”。説起擁有濃厚家鄉特色的方言,劉雯總是覺得“美的很”。

每次和新結識的朋友見面,來自延邊大學的吳芳芳都會用“我想給你整個世界”“那你整吧”這段東北方言對話來調節聚會氣氛。作為圈子裏的開心果,她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説句“你倒是支稜(意為挺直——記者注)起來啊”,總能逗得朋友前仰後合。

伴隨着“猴賽雷(意為好厲害——記者注)”“給力”等方言的走紅,“方言梗”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區別於普通話的板正標準,方言通過“鄉土味”與發音、釋義大相徑庭的“反差感”,意外地博得了當下年輕人的青睞。無論是默契玩“梗”後的“相見恨晚”,還是“他鄉遇故知”後的“一見如故”,方言已在時刻準備為家鄉代言的Z世代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900名高校學生就方言話題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2.11%被調查者會説方言,方言以其有趣、好玩的特性(47.05%),自帶的歸屬感、親切感(79.53%),濃厚的感染力(69.30%)和利於家鄉文化傳承(59.51%)等原因,“俘獲”了81.11%Z世代的芳心。其中,東北話、四川話、廣東話在“最受歡迎的方言”排行榜中位列前三。

方言,玩“梗”素材的“主力軍”

作為南方人,胡琪表示自己家鄉方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合音”。“比如説將‘朋友’連讀,就是大家常説的‘男票’‘女票’,我們聽起來就會覺得很親切。”據瞭解,“合音”是一種常見的語流音變,由於快讀、連讀或者其他原因,兩個音節或者多個音節合讀為一個音節。隨着越來越多的“方言梗”在網絡中流行,每每聽見“我不造”“我宣你”等網絡熱詞,胡琪都會習慣性地和朋友相視一笑。而一夜再度翻紅的《巴啦啦小魔仙》中,“遊樂王子”那句“與你無關”的方言發音——“雨你無瓜”更是引起了無數閩南地區網友的共鳴。

交流方言如今已成為Z世代聚會項目不可或缺的有趣一環。模仿、學習對方家鄉的常用語,成為年輕人緩和氣氛、拉近距離時屢試不爽的新方式。“她扒拉我”“藍瘦香菇”等帶着濃烈地方色彩的流行語,配上影視劇中“鬼畜”的剪輯,更是以其魔性的發音再度翻紅,成為熱衷於玩“梗”的Z世代心頭愛。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4.77%被調查者會使用“方言梗”。

上海師範大學呂建華在《網絡環境中我國方言傳播的特點與路徑》一文中寫道:“現實中,方言在一個地區可能是很平常的交流語言,但是在網絡環境下,往往變成詼諧、搞笑、甚至宣泄的表達。”“方言的部分言語在網絡上出現了超過現實規模的跨地域性的特點,甚至擴大到全國的性質。”

《淺析網絡熱詞的傳播機制》顯示,“雨女無瓜”相關台詞一經播出,72小時內最高熱度值便已達到40.75(2017年6月19日熱搜第一,當天的熱度值為29.33)。嗶哩嗶哩網站相關視頻的播放量已超過900萬。”現今,“雨女無瓜”仍是Z世代表達態度的常用詞之一。

在王梓彤眼裏,家鄉話是一種“能直抒胸臆”的語言,“特別貼切、生動,是我習慣的一種表達方式。”雖然家鄉話有時讓身邊的朋友“一臉懵”,但這種獨特的表達依舊給王梓彤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有一次課後,同學喊王梓彤一起去圖書館學習,已經很疲憊的王梓彤下意識地回答了一句“不帶老”,換來同學的一臉疑惑。“老是誰?”同學的反應逗得王梓彤哈哈大笑。原來,在山西話中,“不帶老”可以理解為懶得做某件事或者不樂意做什麼。王梓彤表示,自己經常在不經意中“蹦”出幾句方言:“我覺得這些表達很舒適,很直接。”

生活中的劉雯不僅自己愛説陝西話,還喜歡“普及”陝西話,外地來的同學就是她的重點普及對象。推薦經典影視作品、一對一教學,都是她的拿手好戲。在劉雯看來,陝西方言和陝西美食分不開,“我在給身邊同學介紹這些美食的時候,就會有意無意地用陝西話來介紹,他們也會主動學。”劉雯拿自己的江西室友舉例:“這個江西姑娘吃飯時的一大樂趣就是學習每道菜用陝西話怎麼説。”

鄉音,打破藩籬的“破冰船”

在浙江財經大學的趙書璇眼中,方言是家鄉身份的象徵。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温州人,她感謝家鄉良好的方言環境,也因方言多了一份對家鄉的歸屬感,出行在外每每聽到鄉音她都備感親切。她笑稱方言是家鄉賜予自己的天然“Buff”,“保護隱私又避免爭議,有時候碰到老鄉,還能多交一個朋友。”她回憶起一次和爸爸以及他的朋友旅遊時,因為講家鄉話和一位老鄉結交的故事,“聽到熟悉的温州話時,大家都覺得親切,一見如故,後來還發現我們都來自一個鎮,加上聊得很開心,就一起約着吃了頓飯。最後我爸爸的朋友和新認識的朋友還談成了一筆生意。”趙書璇當時就覺得方言像一雙有着天然親近感的手,即使是身在他鄉、素昧平生的同鄉人,也能被這雙手温柔地擁在一起。

王梓彤介紹,太原話習慣用助詞收尾,加上語氣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説話人內心豐富的情感。漸漸地,在王梓彤的薰陶下,從沒接觸過這種有趣表達的同學有些好奇,説話時紛紛嘗試這種“特別的調調”。王梓彤來自甘肅的舍友,在她和另一位太原舍友的帶動下,已經能説一口流利的“太普”,“舍友以後想來太原好好看一看、玩一玩,瞭解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56.89%被訪者會在不經意間説起方言,51.11%會在老鄉多的地方主動説家鄉話,76.33%會在與家人談話時用方言溝通,50.89%會主動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家鄉話。

方言也是趙書璇拉近同學間距離的一大“法寶”,她和同學在相處過程中會討論普通話裏同一個詞語對應的不同的方言發音會有什麼區別。“比如説温州話裏面開水的發音是‘tu’,因為古漢語裏的開水讀作‘湯’,我們的方言就按這個發音。而用義烏話講‘水’就是‘xu’,和普通話發音更接近一些。”每次談到這個大家都有聊不完的內容,同學間的關係也更親密了。

劉雯同樣認為交流方言是朋友“破冰”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陝西有個萬能動詞‘弄’,在江西有個萬能動詞叫‘搞’。”和江西舍友在一起的時候,劉雯會下意識地説些帶有“江西特色”的語言,“搞衞生、搞飯。”每當劉雯這樣説的時候,江西舍友便會覺得劉雯“很懂她”。

在劉雯看來,方言為她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小確幸”。她常去的食堂窗口,有位打飯的阿姨也是陝西人。日子久了,兩個人便熟絡了起來。如果劉雯幾天不去,阿姨再見到她時,還總會念叨“怎麼好幾天不來”。每次窗口出了新菜,阿姨都會邀請劉雯“試吃”,請她順便給菜品提提意見。擀麪皮窗口的叔叔面對這個滿嘴陝西話的小老鄉,也覺得特別親切。“秘製擀麪皮的價格要比普通的貴一些,但叔叔總是給我打個折。”劉雯表示,這些“小確幸”並非偶然,而是在鄉音的牽繞下,同鄉人之間無來由的親切感。

家鄉文化,值得傳承的“人間寶藏”

劉裕崢來自方言氛圍濃厚的上海,她表示,很多上海方言的背後都有一段由來。上海話裏面經常説的“洋涇浜”原本是上海租借地名,中國人和外國人混居,相互溝通的語言不是很地道,後來“洋涇浜”就用於形容語言説得不標準。在她看來,方言既是歷史積澱的產物,又是可以和現代流行語相結合發展的“潛力股”。網絡上流行的“昏古七”這一感嘆用語其實來自吳語方言,大家對於這類方言流行語的接受程度之高讓她看到了方言文化傳承的可能性。

《網絡環境中我國方言傳播的特點與路徑》提到:“方言作為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根基相對深厚,只要給予一定的網絡傳播渠道和表現形式,方言就會生根於網絡的沃土之上,讓方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在新一代人的身上得到傳承。”調查結果顯示,76.20%受訪大學生願意主動傳播家鄉方言。

日常生活中,趙書璇對方言很感興趣,各地方言在她眼中都有獨特的魅力,她經常觀看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方言名場面和方言翻唱歌曲這類視頻。她覺得不同的方言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活化石。“這些視頻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厚植方言文化的土壤。視頻播放到温州話的部分,彈幕都在刷‘聽不懂’,我心裏就在想:這麼難的方言我居然會講,親切之餘又感到一絲絲自豪,我想很多觀眾都會為自己會家鄉方言而感到一種歸屬感和驕傲。”

毛書歆認為,隨着現代網絡、交通的發展,人口流動速度越來越快,方言的使用的侷限也愈加明顯。“地域的壁壘被打破後,普通話的交流場景越來越多,方言的傳承也會遇到阻礙。但我相信方言不會消失,而是以地方特色文化的形式被保留下來。我們家鄉現在有專門的方言類錄音資料和教學書籍,方言作為地域文化是值得保留的。”

在王梓彤心裏,家鄉方言還承載着一份歸屬感。“它證明着我從哪裏來,給我帶來一種身份上的歸屬感。”王梓彤樂於把家鄉話分享給更多朋友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在她看來最為重要。“很多人提到山西、提到太原,大多會想到醋、煤炭、麪食。山西是一個地廣物博的地方,希望透過語言中點滴的趣味,讓更多人感受到山西的風土人情,讓更多人想來這片土地走走、看看,瞭解真正的山西。”

家鄉話成為流淌在血液裏的分子,變成陝西人劉雯身上抹不掉的印記。在普通話的世界裏穿行久了,時不時地帶出幾句家鄉話,那種能夠準確表達心中所想的暢快,總讓她覺得“舒服、自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覺得這就是自己身上的一種烙記,不管走到哪裏,都希望帶着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芳芳、劉雯、胡琪、王梓彤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希 程思 實習生 管詩彧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85 字。

轉載請註明: “方言梗”走進大眾視野 近八成Z世代願為家鄉方言代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