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不要“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着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這樣的高壓環境,直接導致亮亮初二離家出走。後來找到亮亮,找回來的亮亮也不像以前那麼愛學習,並且還喜歡上了網絡遊戲。後來輟學在家,就和一羣社會青年整天混在一起。一個原本很優秀的孩子,就這樣消失了。
一、孩子進入“仇親期”的3種表現
1. 以自我為中心。
“仇親期”是孩子從孩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孩子強調“自我”的概念,總是喜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就是想通過突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來突出“我”。他們有主見會思考,有自己特有的想法。
家長的所有建議,孩子都會認為成“控制”,從而會忽視家長的建議。這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他們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如果家長和孩子“硬碰硬”,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可能就會出現一個往東一個往西的局面,和孩子的“距離感”也會越來越明顯。
3. 拒絕和家長溝通。
這種情況經常是在家教嚴厲的家庭中出現,孩子表面上不會出現過多地反抗行為,但其實內心十分拒絕和家長溝通,甚至都已經關上了和家長連接的“心門”。孩子不是不願意,等到孩子長大後,還是會進行強烈的反抗。
二、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何與孩子“化敵為友”
1. 試着和孩子成為朋友。
有多少家長在一開口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都是用批評或命令的語氣。又有多少家長,願意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願意用一個“朋友”的語氣,給孩子關於學習或者關於交友的建議。試着和孩子成為朋友,不要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像“統治者”一樣地控制孩子。孩子應該會十分願意和你做朋友,也會很願意和你溝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會例外。然而,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有了“秘密”之後,腦海中就會腦補許多畫面,擔心孩子是不是早熟,或者與一些不良少年有關係。接着家長就會用盡各種方式,去窺探孩子的小秘密。事實上,當你越想去窺探孩子的秘密時,孩子就會隱藏得更深。在尊重孩子隱私的基礎上,要充分地信任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和家長分享。
3. 給孩子支持和鼓勵。
你想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打壓者”還是“鼓勵者”。相信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鼓勵者”,但現實生活中,多少父母在孩子進行自我展示時,不自主地變成了“打壓者”。沒有人會喜歡別人挑自己的毛病,孩子更不喜歡。批評和指責等負面性的評價,只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而支持和鼓勵,才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嘗試新事物。
今日話題討論:你家孩子進入“仇親期”了嗎?你是怎麼引導的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