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推進“雙減”,要讀懂家長“情緒”

本文轉自:環球網

目前,“雙減”工作在治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大幅壓減,“營轉非”“備改審”完成率達100%,不再有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焦慮營銷刺激家長。同時,也有一些家長反映,“雙減”後課後延時服務時間太長,孩子放學太晚;不公佈分數,沒法有針對性地給孩子查漏補缺;明面的培訓班取消了,私下一對一輔導沒有停,價格更高,帶來的負擔更重。

熊丙奇:推進“雙減”,要讀懂家長“情緒”

“雙減”的最終目標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評價“雙減”的成效,主要要看改革能否緩解學生和家長不必要的焦慮和負擔,儘量避免形式主義、糾正扭曲的政績觀。治理校外培訓機構,這是進行供給側治理,而要給學生有效減負,還必須進行需求側治理,疏導學生和家長的培訓需求。如果不能有效疏導需求,培訓就會轉到地下和家庭,這非但不能減輕學生的負擔,還會增加家長新的焦慮。

學校開展課後服務是疏導學生需求的重要措施,但需要意識到,課後服務當前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眾口難調的問題。也有不少教師不滿開展課後服務導致在校時間延長、負擔加重,對此不能視而不見,需要從經費保障、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學生自主選擇等方面着手,建立開展高質量課後服務的長效機制。

導致學生負擔重、家長產生焦慮的根本性問題,是基礎教育過重的應試傾向,唯分數、唯升學、唯學歷教育評價把學生“捲入”到升學競爭之中。“雙減”也由此演變為家長間的博弈:自己減,別人不減,最終自己的孩子就會在升學競爭中“吃虧”,“在中考時開盲盒”。片面的知識教育,尤其是應試化的知識教育,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興趣和創造力,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這已經是我國社會的共識。可是,要扭轉這一局面,卻陷入了“劇場效應”困境——大家都站起來看電影,沒人願意主動坐下來。於是,公開的校外培訓沒了,家長卻暗自給孩子找私教;嚴格落實“雙減”規定的學校,會被質疑“對學生不負責”;舉報學校違規的家長,也可能被其他家長邊緣化,被嘲諷“自己的孩子不上進,還拖其他孩子不上進”。

因此,在推進“雙減”的過程中,要讀懂家長的情緒。當前,教育被賦予的“改變命運”的功能依然沒有改變。如果孩子進不了好高中、好大學,就會被視為“失敗”。這令很多家庭的教育焦慮無法從根本上得到緩解。唯分數論和唯學歷論,製造了功利教育觀,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顯現出競爭的殘酷,也成為激勵學生的勵志口號。一些地方政府也按升學率來配置教育資源,存在嚴重的高考政績觀。因此,只有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給學生更多的成才選擇,才能把學生和家長從過重的學業負擔和培訓負擔中真正解放出來,相關工作還任重道遠。(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9 字。

轉載請註明: 熊丙奇:推進“雙減”,要讀懂家長“情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