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推翻殷商後,為了統御廣闊的新領地上,大封諸侯國。諸侯的來源有前朝的遺老遺少,有歷史悠久的部落方國,有功臣後裔,但更多是姬姓子弟。比如周武王立國後,給自己的十幾個弟弟都封了國,周公當政後,將自己的兒子們也都立為諸侯。周室穩定政局後,歷代周王幾乎都會冊立王族新成員為新諸侯,加入姬姓諸侯國的行列,而異姓人除了開國那一波紅利,就很難獲得諸侯身份了。
在周朝的冊封體系中,姬姓諸侯國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所謂“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且周人向來遵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姬姓諸侯國大多封建在富庶的膏腴之地,或者交通緊要的戰略重地。姬姓諸侯國享有此多的優勢,理應是發展勢頭最好的諸侯,然而到了戰國時代,姬姓諸侯國勢力全面萎縮,戰國七雄中只有燕國是根正苗紅的姬姓,齊國為媯姓,楚國為羋姓,趙秦為嬴姓,韓魏兩國雖屬姬姓,但他們早早分家立氏,並靠自家實力躋身諸侯,和周室的冊封體系已無關聯。姬姓諸侯國們是如何淪落到此等地步的呢?
成敗皆由分封
中央如何有效管理地方一直以來都是歷代統治階層的最大課題,分封制正是周人破局這一課題的初次嘗試。
周人發源於關中,殷商時期的地盤也侷限在這一帶。推翻商紂王的統治後,廣大關東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為了迅速有力的接管這些新領地,周人採取了分封制。原有的方國部落只要承認周王的共主地位都可繼續存在,成為周室的諸侯國,舊殷人的地盤或其他無主之地由周室委派諸侯管理。許多偏遠地區只要委派管理者即可,既不用出兵,也不用出錢,如此周人迅速在名義上佔領了全部已知區域。至於如何在當地建立有效統治,就看這些諸侯的個人本事了。
是時周國擁有華夏世界最強大的軍力,有他站台,新諸侯們迅速掌控了新地盤。這第一批諸侯中異姓諸侯的比例很高,畢竟周國剛剛建立王朝,沒有足夠的成年子嗣去掌控所有。所以周人保留了很多夏商時期遺留下來的諸侯,比如夏朝姒姓的鄫國、杞國、越國,商朝子姓的鄧國,偃姓的諸舒、六國、英國,祁姓的薊國,嬴姓的黃國、江國。這些諸侯數量龐大,有些歷史比周國還要久遠,周國予以承認並納入周人的冊封納貢體系之中。除了這些舊諸侯,新諸侯中要安排異姓功臣、殷商遺民,姜尚後裔的齊國和商紂王之兄微子的子姓宋國就是代表。
這批新諸侯是周人對付舊諸侯的得力幫手,因此給予了很多政策傾斜,領地最廣,位置最佳,而且他們還可以蠶食舊諸侯,擴張勢力。而往後再冊封諸侯,就沒這麼多紅利了。因此生存到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大多是第一批諸侯,後面的諸侯雖然與王室關係更近,但出頭的幾率反倒更低。春秋初期的諸侯除了鄭國之外,其他影響力較大的國家如魯、齊、宋、衞、邢等都是老牌諸侯。而第一批冊封諸侯恰恰是異姓比例最高的一批。
分封本是幫助周室鞏固對新領地的統治,但經過代代延續,逐漸演變成對王室子弟的例行封賞,無法停止。原因很簡單,上一代有,憑什麼到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可供分封的領地越來越少,而姬姓子弟越來越多,要想解決這一矛盾,無非兩種途徑,不斷縮減新生代諸侯的領地面積,或者分割王室直屬領地。至於為何不對舊諸侯的領地進行重新劃分,原因很簡單,王室從沒有對那些領地進行過直接統治,劃分這些領地合法不合禮,就算要褫奪已經分封出去的諸侯領地,出去對周室公信力的考慮,也不可能只從異姓諸侯身上薅羊毛。姬姓諸侯國必要要做出適當的犧牲,甚至要比異姓諸侯犧牲的更多。
在分封制下,隨着直屬領地和人口的減少,周室的力量被不斷削弱。到了西周後期,關中的千里京畿已經剩不下多少王室直屬領地,周室的軍事和財政越來越依賴諸侯的供養,周天子地位的下降也就可以預期了。而周天子和姬姓諸侯是俱損俱榮的關係,周天子沒落了,姬姓諸侯也就沒有了所謂的特權,和異姓諸侯無異。
不光是周王統御天下會用分封,諸侯統御地方,也會採取類似的手段,即再在下面置領主,享有采邑上的賦税,甚至完全的所有權。這是國君籠絡臣屬和公族的重要手段,有利於維護國內穩定,擴張本國勢力。由於姬姓諸侯國受周室影響更深,所以對這種諸侯國內的分封貫徹的更加徹底。以魯國和齊國為例可以很好的説明這個問題。
魯國和齊國分別是姬姓周公和姜姓呂尚的封國,兩國差不多同時立國,還同處山東,而且都是侯爵國。起初魯國的發展勢頭要比齊國的好,列國邁入春秋時,魯國也是和齊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但到了春秋中期,魯國和齊國的國力就已經不再是同一個檔次了。魯國跟不上齊國腳步的原因之一是國內不和,政出多門。
魯國深受周室影響,是諸國中保留繼承周文化最後的國家,在分封制的承襲上同樣如此。魯國曆代國君幾乎都會賞賜同輩兄弟或者嗣子之外的兒子土地,將他們立為世卿,這些無緣公位的旁支仍然可以世代影響魯國的國政。最出名的公族莫非“三桓”,即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所建支族,三桓力量龐大,幾乎壟斷了魯國官場。《孔子》一劇就曾有過相關描寫,三桓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當世國君,而國君不能制,根據祖制,他們有權分享權力,只要不篡位做什麼事幾乎都是合法的。國君和公族、公族與公族之間的鬥爭就是魯國政壇的主旋律,自然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齊國也曾深受公族過強的影響,即使是在齊桓公時期,也要對以國高二氏為代表的的公族妥協。在管仲改革中,甚至將齊國三分之二的國土直接歸屬到國高名下。然而齊國本身並不像魯國那樣有重用公族的傳統,國高二氏的特殊地位是由周天子指定的,具體緣由已不可考,大概是這兩家為周室立過大功吧。除此二家,齊國沒有其他具有持續影響力的公族支系,齊國既繼承了周文化,也吸收了不少當地的東夷文化,對財富繼承和分配有着獨立理解和方式,國家的主體權力和財富一直集中在公室直系手中,力量不會在傳遞過程中過度消散。
內部的相對團結幫助齊國在歷時數百年的國運競爭中壓過魯國,成為東方第一強國,而魯國無所適從,逐漸淪為諸強的附庸,至戰國時期已經完全發不出自己的聲音。
齊魯之爭就像姬姓諸侯與異姓諸侯的縮影,嚴格奉行分封制的姬姓諸侯在世代交替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貴族,公室力量不斷受到削弱,國力由此也大受影響。而像齊國這樣的異姓諸侯沒有那麼多包袱,對國家的直接掌控力遠非姬姓諸侯所能比。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集權時代的先聲,姬姓諸侯明顯慢了一拍。
姬姓諸侯權利多,義務更多
姬姓諸侯享有作為國姓諸侯的諸多特權的同時,亦有為數不少的專屬職責。
頭一樁便是響應天子徵召徵兵出戰,周昭王南征楚國的時候,便大規模徵召江漢流域的姬姓諸侯隨軍出征,後來周穆王西征犬戎,東平徐國,也都有徵召姬姓諸侯國軍隊的記載。這些還都是發生在西周前期,到了後期與東周初年史料增多,周室徵召姬姓諸侯的事例更多。
西周末期,周室實力大降,凡是遇到犬戎侵襲,周室都會徵召諸侯勤王。周平王東遷後,政局不穩,他就多次請求晉國、鄭國出兵襄助。後來周桓王對鄭莊公不滿,發兵討伐鄭國,蔡國、衞國等姬姓諸侯國就應徵而來。可惜在這場小規模的世界大戰中,周桓王敗北,此戰亦成為一道分水嶺,周室再難召集諸侯為天子而戰。周室遇事徵集的諸侯軍隊,雖然不會總是由姬姓國出人,比如助平王東遷的最大臂助是還處雛形的秦國,但姬姓國無疑佔了最大比例。尤其是在後期,周室軍隊逐漸喪失優勢地位的大背景下,周室不敢大肆徵用異姓軍隊,生怕遭到反噬。姬姓諸侯國被徵兵的頻次由此越來越高,這自然會對姬姓諸侯的國力產生影響,過多的不必要戰爭對積蓄國力不會有何幫助。
姬姓諸侯國的第二項主要義務是上交貢賦,這本是所有諸侯的義務,定期向周室上繳錢糧,以示臣服。但這只是理論上而以,周室強盛時自然會遵從,但周室沒落後,子姓的宋人便言“我不(向周)輸粟,我於周為客,若之何使客”。姬姓諸侯對周室有更多道義上的責任,在進貢這件事上,不得不為天下諸侯做個表率。然而這種單向的賦税對本國自然是有害無利,減少了姬姓諸侯的騰挪空間。
姬姓諸侯國的第三個重要職責是代替周室監控天下,這個任務必須交給同姓諸侯,而監控的對象主要是四周“未服王化”的戎狄蠻夷。所以周室的邊境上安排了大量姬姓諸侯,燕國正是北疆提防山戎等部的戰略支點。這些外部威脅有大有小,有些並不是單獨的諸侯國所能對付的,比如南方的楚人不能吞併了江漢流域諸多本來對付自己的姬姓國,還將鄭、蔡等姬姓諸侯拉為自己的盟友和附屬。還比如周室還在鎬京時,關中京畿冊封了大量近親姬姓國,幫助周室抵禦西北遊牧民的入侵。這裏面的多數諸侯都在西周末年的犬戎入侵中亡國,只有鄭國早早遷國才倖免於難,但還是搭上了開國君主鄭桓公。
這些任務給姬姓諸侯國們增添了額外的負擔,道義上的包袱更是令他們束手束腳。
周人信奉的周禮建立在井田制和奴隸制之上,從思想文化到經濟生產,對民眾都做了方方面面的規定。周室和姬姓諸侯是周禮的天然維護者,自然要以身作則。但到了春秋時代,隨着鐵製工具的出現和牲畜的大量應用,社會生產力有了極大提高,但井田制限定了底層民眾活動範圍,故周制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產力的發展。還有,周人認為戰爭是貴族的專利,崇尚觀賞性極強的車戰,拒絕對戰爭技術進行革新,這必然導致姬姓諸侯在軍事發展上比異姓諸侯受到更多的制約。
以上還只是長期發展的策略問題,但在一些具體操作中,姬姓諸侯同樣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嫡長子繼承製,周禮要求由家族的嫡長子來繼承家業或國家,這種限定繼承人的規矩對維持家族、國家穩定起到關鍵作用,但在亂世可能起到的作用恰好相反。因為國人往往會更崇尚強君,一旦“嫡長子”的身份沒有和“強人”重疊,就很容易發生爭位內亂。越奉周禮的諸侯越容易亂,原理很好理解,凡事稍稍違背周禮的舉動都會掀起軒然大波,換句話説叫“抗逆性差”。而許多異姓諸侯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秦國就曾長期兄終弟及制和嗣子繼承製並存,即若前任國君沒有成年子嗣,就從同輩兄弟中選擇繼承人。
姬姓諸侯的特權既是優勢也是拖累,他們不但負有更多責任,還受到頗多不必要的限制,不管是想鋭意革新,還是想“耍個橫,使個壞”都是備受矚目,結果處處掣肘,自然難同異姓諸侯競爭。
地緣優勢變成了劣勢
這張圖更清楚地顯示了姬姓諸侯的位置
周室分封時,優先將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肥沃的領地劃給姬姓國,邊遠地區大多劃給了異姓諸侯,這本是人之常理,什麼人遇事都會向着自家人。在具體劃分中,祖地岐山和經濟發達的中原腹地由周室直轄,緊鄰的周邊地區大多都是姬姓國,再往外的邊緣地帶則多是異姓國。姬姓諸侯國向內拱衞周室,向外防範外敵,對周人來説,這是最理想的佈局。然而正是這種理想佈局限制了姬姓國的發展上限。
在周天子權威逐漸下滑的背景下,諸侯要想擴大勢力,必然就要擴大疆土,然而多數姬姓國的周遭不是王室領地就是其他姬姓諸侯,向外擴張要揹負很重的道義包袱。春秋小霸鄭國吞併的祭國、邘國、密國都是姬姓國,鄭國的爭霸主要發生在周室、衞國、宋國和魯國之間,除了鄰國宋國都是姬姓國。因此鄭國的爭霸處處受制,而且周室和附近的姬姓國也不希望位置和關係都很近的鄭國成為強權,鄭國也就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而外圍的異姓諸侯則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周遭是其他異姓國,即使兼併了也不會那麼多反對聲,如果是向外同狄胡蠻夷搶地盤,就更什麼可置喙的了,周室甚至還要獎賞。在同外族的戰爭中,並不是總能取得成功,有不少周系諸侯就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但只要有幾個成功的就夠了。
春秋時期四大強國齊楚秦晉正是最好的例證,他們分處華夏世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他們在崛起的過程中,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和外族領地,相互之間也很少干擾,足夠強大後開始向裏爭霸中原。
四強中只有晉國是姬姓,但也是最強的一國。晉獻公是晉國稱霸路上的關鍵人物,他在位期間“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這十七國中,霍、魏、虢、楊、賈、郇、北虞七國均是姬姓兄弟國。晉國在擴張過程中無疑犯了眾怒,一度和周室關係也很僵,這種同姓間的壓力不是一般諸侯所能承受的。晉國硬熬了過來,晉國更加強大是有道理的。
春秋時代確定了四大強權後,其他諸侯很難再崛起,他們佔據了四個方位的最佳戰略位置,姬姓諸侯國集中的中原腹地成為他們的角鬥場,鄭、衞、宋這樣的老牌諸侯在其中左右搖擺,最終淪落為無足輕重的小國。
燕國的幸運
其實燕國比晉國更有資格代表北方諸侯,晉國祖地翼城和曲沃南距黃河還不到一百公里,而燕國,也就是現在的北京一帶已是華夏世界的最北極,氣候寒冷,人煙稀少。這種位置可以説最差,也可以説絕佳。最差是因為燕國周遭幾乎都是異姓國和外族方國,稍不留神就可能亡國。絕佳是因為這裏遠離諸侯爭霸戰場,也沒有強權對這裏感興趣。
燕國起源自周召公,西周建國時這是位僅次於周公的大人物,周武王舉辦大典時,左右兩邊正是周公和召公。按説召公的封地不可能太差,為何分得了這麼邊緣化的地區呢?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室絕不會虧待召公及他的子嗣,真相是彼時的燕地還是個好地方。
有充分證據表明西周初年氣候温暖,甚至桃樹在十二月就開花了。當時燕地降雨充沛、土地肥沃,環境遠比後世好,商朝的重要封國孤竹國正居於此。燕國的設立正是為了統御這塊寶地,監製孤竹國等殷商遺民。只是隨着後來氣候變冷,據《竹書紀年》記載,連漢江都兩度冰封。燕地只能更冷,變的不再適於居住,這才成了鳥不拉屎的地方。
邁入東周時期,燕國的外部環境逐步惡化,寒冷的氣候令燕國人才流失嚴重,北地的山戎等漁獵部落也不斷南下劫掠,燕國苦不堪言。齊桓公時期,齊人“尊王攘夷”,燕國成為這一運動的最大受惠者。齊國派兵援助燕國,趕走了山戎,並狠狠敲打了下孤竹國,並贈予燕國不少土地,燕國這才轉危為安,由此北境第一大國的地位得到保障。
整個春秋時期,燕國都需要防禦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侵襲,所以在南方諸國中毫無存在感,這幫助他們熬到了最後。
燕國只在燕昭王時期高光了一段
燕國偏遠,燕人還低調,危難時刻有貴人襄助,這種氣運着實難得。
到了春秋末年,華北地區中小諸侯凋零,形成晉齊爭強的局勢,唯一的地區大國燕國成為兩國爭相拉攏的目標,燕國又靠着自己的獨特位置熬成了戰國七雄。
結語
姬姓諸侯國與周室之間雖然時有爭鬥,但實質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沒有足夠強大的姬姓諸侯支撐,周天子也失去了控制天下的基礎,而沒有了周室這棵大樹,姬姓諸侯國所享有的優勢立即轉化成了劣勢。燕國成為姬姓諸侯在戰國中的獨苗,更多還是運氣使然,要不然姬姓國在春秋時代就要消亡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