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十大名劍(下),每一把名劍都有着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經典

摯情之劍:干將劍和莫邪劍(排名第六和第七)

這兩把劍是楚國最有名的鐵匠干將所鑄。干將的妻子莫邪是春秋時期的鑄劍鼻祖歐冶子的女兒,故干將的鑄劍造詣也是到了登峯化極的地步。

干將莫邪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漢代劉向《列士傳》和《孝子傳》中,但後來由於歷史上太多的摘錄和引用,出現了不同的版本改編,但大體上還是相似。

在春秋時期,楚王得知自己國家有個極其出名的鑄劍大師干將,就命令干將為其鑄造寶劍,可是寶劍鑄了三年才完成,干將就對懷有身孕的妻子莫邪説:“按照楚王的暴戾性格肯定會殺了我”。寶劍有雌雄之分,雄劍曰:干將,雌劍曰:莫邪。於是,干將決定把雄劍藏起來,待以後自己兒子帶着寶劍為自己報仇。干將便帶着雌劍—莫邪劍出發。果不其然,楚王得知干將把雄劍藏起來,便大怒殺了干將,並派人搜尋雌劍。

多年以後,干將的兒子“赤”帶着雄劍欲殺楚王為父報仇,可是他根本靠進不了楚王,還被懸千金追殺。後來他在逃亡途中,躲進深山,遇見一俠客,俠客説他願意為“赤”報仇,方法是他帶着“赤”的人頭和干將劍向楚王領賞,然後殺了楚王。赤答應了他,説罷,橫刀自刎,砍下自己頭顱,可身體仍屹立不倒,俠客説:“我定不會辜負你的”,這樣屍體才肯倒下。

俠客拿着頭顱和劍向楚王領賞,楚王非常欣喜。俠客説:“此頭顱是勇士之頭,要用熱水鍋燒煮才可煮爛”。楚王依照俠客辦法,三日三夜竟也煮不爛頭顱。 忽然,頭從熱水鍋中跳出,眼睛瞪大,怒目而視。俠客説:“這頭需要楚王親自靠近觀看,定會爛透”。於是楚王靠近熱鍋,俠客用劍看下楚王頭顱,隨即楚王頭顱也掉入鍋中。俠客自己也砍掉自己頭顱,三頭顱在鍋中煮爛,不能分辨。

干將莫邪雕像

也有傳説是干將跳鑄劍爐,以身鑄劍的版本,也是可歌可泣。干將莫邪劍是摯情之劍,是古代人民表達至情至深的愛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殘暴統治的反抗。故這兩把劍排行在名劍第六第七位。

勇絕之劍—魚腸劍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魚腸劍鑄成時候,有個善於看劍的人薛燭被請來為它看相,薛燭的相劍本領猶如通靈一般,他感受到魚腸劍中所藴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原來這把魚腸劍的本質就是來違背逆理悖序的,專門用來弒君殺父。

魚腸劍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 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衞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裏,門户、台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衞,都舉着長矛。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裏,然後把魚進獻上去。到吳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匕首刺殺王僚,吳王僚當時就死了。侍衞人員也殺死了專諸,王僚手下的人一時混亂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擊吳王僚的部下,全部消滅了他們,於是自立為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

魚腸劍是一把勇絕之劍,代表了勇猛剛毅的性格,故在名劍上排第八位。

尊貴無雙之劍——純均劍

此劍也是由歐冶子所鑄,代表了尊貴象徵。

在《越絕書》記載,春秋時期,擊敗吳國的越王勾踐,得知有一位能識名劍之人——薛燭,此時正在越國遊歷,變派人請他前來。薛燭雖然年紀輕輕,但卻已經名動列國,被人稱為天下第一相劍大師。片刻後,薛燭就趕來了。

落座之後, 勾踐直接派手下取來自己頗為得意的兩把寶劍:毫曹和巨闕。

哪知,薛燭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隨便地説了一句:“這兩把劍都有缺點,毫曹光華散淡,巨闕質地趨粗,不能算寶劍。”

勾踐對薛燭的態度有一絲不快,隨即派眾將士取來自己的絕世好劍—“純鈞”。

只聽見“純鈞”二字,薛燭隨即從凳子上跌倒,之後慌亂爬起,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他端重的接過寶劍,只見一團光華綻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閃出深邃的光芒,劍身上陽光渾然一體,象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

過了好久,薛燭才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就是純鈞嗎?!”

勾踐點了點頭,道:“是,”得意地接着説道:“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薛燭連忙説道:“不能換。”勾踐做作地皺了一下眉頭,問道:“為什麼?你説説道理。”

薛燭激動地大聲對道:“因為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

勾踐滿意地頻頻點頭:“説得有理,既是無價之寶,我就永遠把它珍藏吧。”

這把劍在名劍上排行第九位。

精緻優雅之劍——承影劍

在《列子·湯問》中記載,遠古的一個黎明,在天色交替的夜色中,似乎有雙手合十夾着一把劍柄,但是不見劍身,但在北面的倒影中有恰似有一把劍影,劍影只存一會,變消失無蹤。但是到了清晨黃昏之時,劍影又再次出現。

揚起的雙手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剎那間,遠處的數目被橫切而過,年輪平滑展示了出來,劍氣砍過樹木後,消散於天空中。

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

這把有影無形的名劍就是《列子·湯問》之中被鑄於商朝,後來被春秋時衞國人孔周所藏的名劍: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在名劍中排行第十位。

中國有着悠久的劍文化歷史,每一把劍都代表着不同的人格品質和權利象徵,也代表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尤其是對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有着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