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姜開國家裏,有一個祖上傳下來的老木牀,那是康熙年間的東西。
現在雖然舊了,仍然敦實完好。
家裏有這老古董,其實不算啥寶貝,但説明了他的家境不差。
他家最珍貴的寶貝,是一把在地下埋了35年的殘劍。
(姜開國和他的劍。圖據方軍博客)
1.八年抗戰,歸隱市井
姜開國,1920年生人,浙江江山人。
他祖上家境殷實,一向重視教育。1936年,在不少年青人為解決吃飯穿衣問題而從軍入伍時,16歲的他正在衣食無憂地上學。
不過,當年,他的家鄉來了一支中央軍,宣傳招生通訊兵的。
家人考慮,通訊兵這個兵種危險性不大,再者他姑父在湖南常德通訊兵團是上尉軍官,就讓姜開國走了這條道。
其實,不管有沒有錢,當時只要家裏有3個男孩的,按照“三丁抽一”的規定,都是要服兵役的。
姜開國在家裏是老三,上面兩個哥。
(饅頭獎勵參軍)
姜家想,反正都會被抽走,與其被雜牌軍、地方軍強徵,不如走個國家通訊兵團。
就這樣,參軍入伍改變了他的一生。
半年後,他成為第三戰區軍隊發報總機室的一名新兵。
在這裏沒多久,經過自己努力和軍官姑父的指點,他考入了黃埔軍校16期通訊專業。
通信兵不用衝鋒陷陣,相對來説危險性不大,但對指揮官極為重要,因為戰場的即時通訊和信息,相當於指揮官的“眼睛”和“耳朵”。
(發報員配圖)
最危險的一次,是1940年他隨部隊到重慶劍門關出差,路上泥濘翻了車,自己在車廂裏壓得吐血,差點丟了小命。
事後回家治療修養,身體剛一恢復,他就參加了衢江抗日突擊隊,與浙贛戰役中的鬼子打游擊。
之後,他被抽調到綏靖税警教導團,當軍事教官。
税警團,顧名思義,為了收税而執法的軍警合一式的兵團,是抗戰特殊時期用於緝私徵税的非正規部隊。
1943年能在這裏任職,姜開國的安全性又高了許多。
這一年,在税警團,24歲的他與18歲的妻子結婚。
抗戰勝利後,他隨部隊到江蘇鎮江參加受降儀式,成為終身最榮耀最難忘的盛事。
戰後,他選擇了一條更為安全的道路:回鄉經商,不再隨部隊打仗。
“既然日本鬼子打走了,老百姓就應該安居樂業。”
選擇了這一條道路,就註定選擇了歸隱市井。
(配圖)
2.葬劍·起劍
從此,他再無提及自己當兵經歷,也沒有向誰宣稱自己是黃埔畢業生,得過什麼榮譽之類的。
也可以料想得到,從此他再也別想什麼退休金和補助金了。
幸運的是,老婆孩子都好,自己身體也一個零件不差,經營的大米行完全可以養家餬口。
他家風重視教育,腦子也聰明,女兒經過培養考上了名校博士。
但是,在戰後相當長的歲月裏,孩子們從不敢以他參加過抗日戰爭為榮。
相反,特殊的時期裏,他為了隱藏自己的老兵身份,把自己最珍視的黃埔畢業證、派遣證、軍裝、獎章、受傷證明等一切有關當兵的證明,全部偷偷埋了。
(配圖)
一起埋掉的,還有黃埔畢業時校長贈的簽名短劍。
由於埋得匆忙,這些東西沒有好好包裝、防潮處理,就一起深埋在了地下。
埋是埋好了,一切證明都沒了,可以安然生活了。但是,也給他埋下了永遠的遺憾。
他安安穩穩地生活了35年,風風雨雨也沒大的影響,來到了1984年。
孩子大了,自己老了,生活不會再有什麼波折了。自己又想起了地下的那些寶貝。
老人心想,自己8年抗戰於國於民於歷史,怎麼説都是一件沉甸甸的榮譽,那些證明和證章不能就這樣一直埋下去,幾十年了,應該讓它重見天日了。
(配圖)
他就找到老房子前那片土地,在35年前埋下去的地方,深挖下去。
然而,當他滿懷激動把所有的東西挖出來後,眼前的慘狀讓他驚呆了。
沒了,幾乎一切都化為了烏有了!除了一把黃埔校長贈劍的劍把是銅鑄的安然無恙外,其餘全腐爛了!
原本金光閃閃的銅皮木心的劍身沒有了,軍裝、證件更是在潮濕的地下化為了土泥……
真是世事捉弄,自己給自己開了個大玩笑,自己35年前一心想讓消失殆盡的東西,永遠找不回來了。
僅存的一把殘劍,濃縮了老兵8年抗戰的全部歷史。
也幸好有這把殘劍,在2012年92歲時,他能以上面的鑄字為自己的榮譽證明。
姜老的劍上有畢業學校。圖據方軍博客
3.抗日劇與真實抗戰有何不同
晚年的姜老身體健碩,九旬之身仍然身板硬朗。
面對媒體採訪,抗日英雄談歷史榮辱已風輕雲淡,彷彿那是一場自己無什麼貢獻的戰爭。
只有在回憶起戰場細節時,才能感受到英雄就在眼前。
(姜老和志願者在一起。圖據方軍博客)
抗日電視劇裏演的與實際戰場情況很不一樣,老人説,“我不太敢看電視,但我知道很多電視劇把侵華日軍演得很蠢。”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很有戰鬥力,而且單兵作戰能力遠遠高於中國士兵。我研究過他們,在心理上,他們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要麼被打死,要麼活着,而且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很頑強,日本兵寧死不屈就是證明。”
“現在電視上天天有抗戰的內容,比方《亮劍》,我們中國軍隊如果有那樣的戰鬥力的話,抗日戰爭就不用打8年,1年就能消滅掉武裝到牙齒的日寇了。”
“我們是戰爭的親歷者,目睹者,我們經歷過戰火紛飛,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橫屍遍野……那時,逃亡的老百姓人羣就像潮水一樣,無數婦孺在逃亡的路上餓死、凍死……”
(抗日劇配圖)
老人講述的抗戰鏡頭,比抗日神劇精彩一百倍!
=============
史料參考:方軍《最後的軍統老兵》(遼寧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