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需要明白,唯有“習慣”才是自己能長期掌控和改變的,也只有它才能最終決定初中生在“戰場”中的“勝負”。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初中生需要養成良好的糾錯習慣,還需要講究步驟。
一、有錯一定要改
錯題本是個寶。每一道錯題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只要正確對待,錯題將成為成功者的墊腳石。初中生需要設立錯題本,培養思考錯題、分析錯題、研究錯題、善待錯題的態度和習慣,確保同一類型的題在以後的考試中不再錯,因而錯題率越來越少。初中生使用錯題本最直接的目的是查缺補漏,把不懂的題目真正搞懂,從而讓成績一步步提高。
初中生需要能夠把知識點和題目進行聯繫,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能夠掌握大量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還能夠養成面對題目,主動尋找關鍵字、聯繫課堂知識點的好習慣。改正錯題,這是初中生學習的基本功課,但這只是開始,不是結束。而大多數同學認為到此結束,因此,筆記、錯題本一大摞,但是同樣的錯誤還是反覆犯。那是因為糾錯還缺下面兩步。
二、糾正自己的思考模式
學習中,大部分學生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只考過一遍,最終還是錯了,這些錯題的背後,往往隱藏了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漏洞。那麼如何彌補這些漏洞呢?對同一類型的錯誤第二次犯錯誤時,就要提高警惕了,此時不要光是糾正解答過程,更要反觀:自己是通過怎樣的思考路徑走上了這條錯誤之路的?比如有的同學為了求快,對題中條件常常也採取快讀,結果審題不清,經常出現“唉,這道題本來不該錯的啊”。
很多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去錯題積累改正,將其分類整理,但卻很少進行深入分析,甚至再也沒有回過頭認真看一遍。這樣錯題本建立起來還有什麼意義?錯題本就是告訴我們,薄弱環節在哪裏,應該怎麼去學習,應該優先解決什麼問題等等。學習要講究戰術戰法,講究針對性訓練才是最關鍵的。在看錯題本時,初中生可以蓋住解題步驟,自己嘗試着再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還能做對,做完之後再對一遍答案,這樣既能熟悉題型,還能二次鞏固。對於那些自己已經很熟悉的題,可以略過,重點去看自己掌握不牢的題型。
三、揣摩出題意圖
老師試卷評講時,要注意老師對錯題的分析講解,該題的引入語、解題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題的技巧、規範步驟及小結等等。並在該錯題的一邊註釋,寫出自己解題時的思維過程,暴露出自己思維障礙產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初中生需要跳出題目本身,脱離“學生”,進入出題者角色,去揣摩出題意圖:考什麼知識點?難點在哪裏?常犯錯誤點在哪裏?他是如何將這些點體現在題目中的?如果是你出題,你會怎樣設置這些難點、陷阱?此時,一道題的來龍去脈都被你看得清清楚楚,下次要再犯錯,恐怕很難。
學習出現錯題並不可怕,畢竟每個人都有不能紮實掌握的知識點;但是此時關鍵是要學會正確面對、解決學習疑難,錯題的收錄與整理便能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疑難,課後多翻閲、訓練相關題型,如此便可解決鞏固、提高成績。面對錯誤,初中生不能馬虎,不能隨之任之,要將錯題分類整理,做成專題,深入分析,就能形成完整體系,提煉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