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救人,竇嬰拿出漢景帝的遺詔,結果漢武帝一查認定這是偽詔,竇嬰不僅沒有救下人,反而搭上了自己的命,説來也真的是令人唏噓,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竇嬰拿出的遺詔究竟是真的還是偽造的?
竇嬰是西漢竇漪房竇太后的從侄,因為竇漪房成為漢文帝的皇后而成為竇氏外戚的重要成員,位高時是漢景帝的託孤大臣,官居大將軍、丞相,門客無數,落魄時身無一職,門客都離他而去,讓他成了孤家寡人,雖説竇嬰本身算是一個不錯的臣子,但唯一一點那就是不懂得退隱。
即便落魄了,沒什麼指望了卻還是不肯閉門謝客,反而還想着昔日的榮光,與灌夫相知相交,試圖和田蚡繼續再爭一爭,即便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他還是不願意就此沉寂下來,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殺身之禍。
與灌夫相交本不是什麼大事,但這個灌夫是個意氣用事、很容易衝動的人,他曾在七國之亂中立下戰功,但後來數次犯法,屬於朝廷中的官員都不願意結交的一種人,但竇嬰不一樣。
竇嬰在竇太后去世之後已經沒有了官職,也不再被漢武帝信任,門客基本都投奔了田蚡,所以竇嬰很看重灌夫,兩人其實算是互相借勢,想抱團取暖,説不定能打開一個對彼此有利的局面,結果局面沒打開,兩人雙雙赴死。
這其中還牽扯到另一個外戚,即田蚡,田蚡是王娡的親弟弟,因為王娡的關係而搖身一變成為王氏外戚的一員,但最初,王氏外戚勢力是無法同竇氏外戚相比的,因此田蚡在漢景帝時期還只是一個郎官,經常跑到竇嬰家中拉關係,姿態放得很低。
等到王娡成為漢景帝的皇后,田蚡的身份也隨着顯貴起來,尤其是漢景帝去世而劉徹即位之後,王娡成為皇太后,田蚡也就真正顯貴起來,併成為武安侯,地位和魏其侯竇嬰差不多,這樣一來,兩個人之間就有了潛在的鬥爭。
而且漢武帝即位之後,竇嬰成為丞相,背後是竇太皇太后,田蚡成為太尉,背後是王太后,看起來似乎是竇嬰地位更高,但事實並非如此。原本竇嬰和田蚡的愛好差不多,因此向朝廷推薦的人也都差不多,但那些人偏偏與竇太后的愛好背道而馳,結果就是這些人都丟了官,而竇嬰和田蚡也丟了官。
但丟官和丟官是不一樣的,竇嬰丟官是真的丟官,被竇太后厭棄了,但田蚡雖然丟了官,還有一個王太后器重他,照樣和之前一樣忙碌,而且門客顯然比竇嬰那邊更多。
等到竇太后去世,田蚡就成了丞相,而竇嬰依然還是沒有一官半職,這個時候原本是竇嬰退隱的時候了,只不過他不甘心,即便門客都走了,他還有灌夫,兩個人好的和一個人似的。眼看着竇嬰的門客都跑得沒影了,他也替竇嬰着急。
有一次,灌夫去拜訪田蚡,兩人説起了竇嬰,田蚡客氣的對灌夫説:“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訪魏其侯,但你又正好在服喪,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明眼人一聽就知道田蚡不過是客氣話,壓根就沒想過去拜訪竇嬰,但偏偏灌夫信以為真,説:“您都肯去了,我哪還在意什麼服喪呢?我一會就去告訴魏其侯,讓他做好準備,明天您早點過去。”田蚡不甚在意的點了點頭。
結果竇嬰和家人準備了一晚,一直為酒席做準備,結果怎麼等也沒有等到田蚡,灌夫只好跑到田蚡家中將田蚡叫了來,田蚡慢吞吞到了竇嬰家,席間,灌夫和田蚡鬧得很不愉快,這是兩人對一次將矛盾放在了明面上。
再後來,田蚡想要竇嬰的一塊地,但竇嬰不給,和灌夫一起罵田蚡,更讓雙方的矛盾升級。公元前131年,田蚡和灌夫再次發生矛盾,還鬧到了漢武帝那裏,漢武帝不予理會,雙方在賓客們的調解下暫時和解,很快田蚡娶妻,王太后特意下令讓列侯和皇室的人都去喝酒,竇嬰拉着灌夫也去了。
灌夫在宴會上因為大家都看不起他和竇嬰而罵了幾句,雖然最後被竇嬰勸回了家,但這件事卻被田蚡拿出來做文章,讓長史彈劾灌夫,於是灌夫入獄,他過去的事情也被一件件抖了出來,甚至他的家族裏的人也要被一個個揪出來。
可嘆如今的竇嬰人微言輕,根本無法利用自己的力量將灌夫救出來,於是不得不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倒沒有難為竇嬰,而是允許竇嬰將事情的經過説了出來,兩人還一塊吃了飯,最後漢武帝讓竇嬰和田蚡在東朝辯論。
漢武帝是想給竇嬰一個機會,無奈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件事,即便竇嬰説得多在理,很多人也不敢公開支持竇嬰,更何況還有一個王太后一直在關注着這件事,竇太后在的時候,王太后或許會給竇嬰面子,到那竇太后不在了,她就只會護短。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灌夫和他家族的人都入了獄,擇日處斬,而竇嬰也因為有些話所説非實而入了獄,眼看着灌夫要被殺,竇嬰知道這個時候必須使出殺手鐧,他想起來家中的遺詔,漢景帝臨終前讓竇嬰輔政,同時給了竇嬰一份遺詔:“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
竇嬰希望這份遺詔能換得漢武帝的再次召見,不過,竇嬰無論如何沒有想到,這份遺詔拿出來不僅沒救下灌夫,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原來漢武帝看到竇嬰侄子呈上的遺詔之後,就命人查找宮中的存檔。詔書一般都是一式兩份,還要存檔記錄。
但漢武帝經過查證之後,發現宮中並沒有一模一樣的遺詔,也沒有記錄存檔。所以漢武帝認定竇嬰拿出的這份遺詔根本就是偽詔,偽造遺詔那是死罪,即便漢武帝想保下竇嬰也是不能了,灌夫被滅族之後,竇嬰也很快被棄屍渭城。
那麼這份遺詔究竟是不是偽詔呢?大概率是真的遺詔,竇嬰為官數年,不可能不知道偽造詔書是個什麼罪,而過去了這麼多年,這遺詔被拿出來後一定會被查驗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偽造遺詔?他本來就是拿出來救灌夫,又怎麼可能拿出一份偽詔的遺詔來呢?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遺詔是真的,那怎麼宮中沒有另一份和存檔呢?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是不是漢武帝、王太后和田蚡動了?這似乎也不可能,唯一能動的可能就是皇帝,下令毀了宮中的遺詔,然後也將存檔條目給刪掉,重新登記其他的,這是一個大工程不説,漢武帝也沒有理由這樣做。
實際上漢武帝在當時並不像除掉竇嬰,或者是沒想在那個時候除掉竇嬰,他還指望竇嬰和田蚡繼續鬥下去,他好坐收漁翁之利,畢竟兩人都是外戚,都是漢武帝忌憚的存在。
從漢武帝對這件事的處置就可以看出來,漢武帝是想給竇嬰一個機會的,所以才有了東朝辯論,只不過百官很多不敢説實話又有王太后的庇護,竇嬰輸了而已。即便是竇嬰拿出的遺詔被證偽,漢武帝也沒有想要處死竇嬰,只是將他關進了監獄,只不過後來又有了變故。
“或聞上無意殺魏其,魏其復食,治病,議定不死矣。乃有蜚語,為惡言聞上,故以十二月晦論棄市渭城。”
所以不可能是漢武帝將這遺詔從宮中毀去了,而田蚡並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至於王太后也不需要這樣做。但既然遺詔是真,而宮中沒有存檔,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漢景帝欺騙了竇嬰。
我們看這個遺詔,意思其實就是允許竇嬰在特殊時候能夠便宜行事,這樣的一道遺詔對漢武帝絕不是一件好事,倘若竇嬰真的拿出來為難皇帝或者被竇太后利用,那漢景帝不就是給兒子製造了一個天大的麻煩嗎?漢景帝能幫着外人對付自己的兒子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遺詔很可能就知道是竇嬰有,而宮中壓根沒有,也就是説漢景帝將這個遺詔給了竇嬰之後,另一份或許直接就給毀了,更沒有存檔目錄。而漢景帝許下這個單方面的遺詔,其目的就是籠絡竇嬰輔佐漢武帝。
要知道漢武帝即位的時候年紀尚幼,如果竇太后再想折騰什麼,很容易就可能成功,而竇嬰當初曾當着竇太后的面勸説漢景帝不要將皇位傳給弟弟,從這一點來説,竇嬰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忠於國家的,他能阻止竇太后做不利於漢武帝的事情。
所以漢景帝希望竇嬰能夠好好輔佐漢武帝,而這個遺詔正是漢景帝在告訴竇嬰,他是如何信任他,看重他,竇嬰如何能不盡忠?倘若竇嬰後來變了心,被竇太后利用或者他自己就有了別的心思,拿這個遺詔做文章,那必然是竇嬰的死期,因為宮中壓根沒有存檔。
不得不説漢景帝真的是精明,下了這麼大一盤棋,但或許他也沒有想到,竇嬰拿出遺詔來並不是不利於漢武帝而只是想要再次見一見漢武帝,為灌夫求求情而已。竇嬰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栽在了漢景帝手中。
那麼問題就來了,倘若他沒有拿出這份遺詔,漢武帝還會不會殺他呢?
從這件事上漢武帝所持的態度來看,他並沒有想那麼早殺掉竇嬰,甚至他本來還想給竇嬰一個機會的,只不過後來造成了不得不殺的局面。如果當初竇嬰沒有拿出這個遺詔,漢武帝不可能殺掉竇嬰,至少在灌夫這件事上不可能殺掉竇嬰,他還指望竇嬰和田蚡繼續鬥下去呢,況且這件事上,竇嬰也沒有犯多大的錯。
但這件事之後,漢武帝會不會殺竇嬰,就看竇嬰自己的了,倘若他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從此閉門謝客,或者告老還鄉,或許還能得個善終,如果他繼續留在京中和田蚡鬥智鬥勇,最終的結果自然還是會被漢武帝除掉。
不過,灌夫這件事中,漢武帝倒是歪打正着,竇嬰被殺之後,第二年,田蚡天天做惡夢,總是夢到竇嬰和灌夫,他知道是自己害死了灌夫和竇嬰,一個承受不住就病倒了,然後很快去世,漢武帝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一下子除掉了兩個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