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有何新變化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四年。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超25所高校公佈了2023年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相比於去年,今年的“強基計劃”在招生專業上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面孔”被納入“強基計劃”中?考核方式是否存在變化?

    記者梳理發現,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等理工類基礎學科仍是“強基計劃”的主流學科,大部分高校着重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自身專業能力,體育測試是否合格依舊決定着考生是否有參加複試的資格。

    理工類基礎學科佔“大頭”

    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據統計,“強基計劃”實施3年來,共錄取新生1.8萬餘人,試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強基計劃”選拔了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

    近年來,“強基計劃”以理工類基礎學科為主。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理工類學科方面,數學與應用數學是高校開設最多的專業,其次是物理學與化學,而後是生物科學、工程力學、基礎醫學。文史類學科僅涉及歷史學、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從整體看,今年在學科分佈上與去年保持一致,以理工類基礎學科為主。

    據瞭解,“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因此,一些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學科出現在了部分高校的“強基計劃”中。有部分高校根據實際情況,順應科學發展趨勢,並結合自身特色,注重跨學科融合,開設了新的招生專業,並對培養相應領域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強基計劃”中開放“飛行器動力工程學”專業,在招生簡章中強調着重培養考生“力學與信息、材料、製造的多學科交叉的能力”,以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為依據,塑造“具有原始創新精神、技術突破能力的前沿拔尖創新人才”。

    考核方式注重考生綜合能力與體質健康

    與去年相比,“強基計劃”高校考核測試方案基本一致。在已公佈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的高校中,大多數高校依舊採用“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績(百分制)×15%”的方案計算綜合成績。

    針對入圍考核辦法,各高校規定不一,但大多依據高考成績,按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4-6倍確定入圍考核考生名單和入圍專業並公示入圍標準(末位同分考生全部入圍)。

    此外,多數學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提出要求。比如,中南大學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同科類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天津大學在此基礎上,要求“高考成績還須達到生源所在省(區、市)高考滿分的75%”。

    對於在相關領域具有突出表現,即高中階段取得過奧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高素質考生,大多高校給予了一定的寬鬆政策。例如,蘭州大學在招生簡章中便説明,這類考生達到本科一批控制線便可入圍校考,鼓勵高素質人才加入“強基計劃”。

    部分高校的校考成績由兩部分組成:“筆試+面試”,視各高校情況,選擇更側重於筆試還是面試,與去年保持一致。比如中山大學在招生簡章中註明,筆試成績佔校考成績的30%,而面試成績佔70%,傾向於看重面試成績;中國人民大學則在招生簡章中説明,筆試成績佔60%,面試成績佔40%,更側重於筆試成績;西北工業大學在招生簡章中明確,面試成績即為校考成績,不再另行設置筆試考試。

    此外,體育測試也被延續了下來。儘管所有入圍校考的考生均需要參加體育測試,在具體項目設置上,高校依然擁有相當的自主權。不過,大多數學校僅要求考生體育測試合格即可,不將體育測試成績計入綜合成績,並接受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體育測試的考生的免考申請。

    小班制教學,打通本碩博三階段學術學習

    根據已公佈的招生簡章,幾乎所有高校均對“強基計劃”的考生給予一定的資源傾斜。比如,武漢大學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表示,對“強基計劃”錄取入校的學生實行“單獨編班”,為每名“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建立人才成長檔案,跟蹤培養髮展情況,安排知名教授“一對一”指導學生的學習及科研活動,並“通盤考慮本、碩、博階段的學習和科研,推進科教協同育人”,與去年的招生簡章保持一致。

    電子科技大學“強基計劃”的學生入學後,可通過學院組織的跨學院科研大團隊論壇,在全校範圍內選擇國家級人才師資作為自己的學業、科研導師,在大師指導下制訂學業規劃,參與導師所在團隊的科研訓練;可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選擇相應專業方向的項目式課程,開展貫穿本科4年、覆蓋專業核心課程的科研實踐訓練。“強基計劃”採取課程首席教授小班研討式教學,實施本、碩、博銜接的精英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退出機制,各高校有不同的規定。有高校明確規定參加“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轉專業,也有學校會定期對“強基計劃”內的學生進行考核,加強流動性,以保證“強基計劃”內學生的質量。

    比如,廈門大學在今年的招生簡章中對此項規定加以詳細闡釋,規定考生入學後“原則上不轉專業,原則上不修讀輔修專業”,並且“退出‘強基計劃’的學生不再轉專業,亦不再具有申請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實習生 王浩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2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有何新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