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地方高校難,中西部地方高校更難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青塔(cingta-com)

和中央部屬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發展更依賴所屬地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西部地方高校自辦學起,就面臨着“先天不足”的發展困境。

目前,我國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740所,但中央部屬高校卻不多。以教育部直屬高校為例,全國共有7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按照教育公平分配原則,教育部直屬高校理應分佈至全國所有省份,每省(區)最少分配兩所,但現實是,僅北京和上海就擁有33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佔據半壁江山。

我國共有13個省份沒有中央部屬高校,這些省份不僅有西藏、青海、寧夏等人口稀少、經濟水平欠發達的地區,還包括河南這樣高考報名人數超過100萬的人口大省、河北這樣地處重要戰略區位卻成了“高等教育窪地”的省份。

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加之高考錄取採用分省定額的方式,致使部屬高校招生屬地化嚴重,甚至誘發了“高考移民”、“異地高考”等不良現象。

為促進區域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平衡高等教育弱省的利益,2018年2月,國家在尚無中央高校的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鄭州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南昌大學等14所高校建設,將這些納入教育部管理,稱為“部省合建”高校。

入選的14所部省合建高校都是區域內辦學歷史悠久、辦學基礎良好、辦學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學,對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有着重要的引領帶動和中心輻射作用。

儘管發展勢頭良好,但這些高校依然面臨着一系列窘境。

先天不足:中西部地方高校的發展困境

經費,是限制地方高校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儘管近年來中西部經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教育財政支出連年增長,如西藏自治區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區域生產總值的14.75%,從2010年的63.35億元提升到2016年的175.83億元,但教育經費依然捉襟見肘,要知道僅清華大學一所學校的年度預算就超過300億元。

經濟落後還導致中西部地區難留人才,“孔雀東南飛”對於中西部地方高校而言,是一種切膚之痛。人才流動在市場化的當下是常態,但人才流動“只出不進”將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以中部某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為例,2006年至2015年間共流失274名高學歷教師,且外流教師年齡多集中在30-4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正處於科研事業的上升期,中青年骨幹教師的流失不僅影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也影響學校的持續發展。

必須注意的是,雖然50歲以上的教師流失率較低,但這個年齡段的教師以教授為主,且多為學科帶頭人或課題的專業負責人,這類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對學校的建設發展的打擊是致命的,甚至可能影響到一個學科的持續生存與良性發展。

中西部地方高校不僅難留人才,也難吸引到優秀生源。由於地理位置較偏、經濟發展較弱,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等高校雖有211、“雙一流”等名校光環,但在不少省份都曾出現過二本線錄取的尷尬,儘管如此,這些院校外地考生報考率依然不高,以鄭州大學為例,2019年畢業生生源省份分佈,河南本省生源佔比71.24%,生源佔比第二多的山東僅僅2.62%。

部省合建:一隻腳邁進國家隊

進入部省合建高校行列,是地方高校縮短與國內一流大學差距的難得機會,這14所地方高校揹負着整個省份的期待,説是“全村的希望”也不為過。

這14所地方高校從“地方省隊”一躍進入了“國家隊”,不僅地位升格,也意味着這些區域高等教育的“尖兵”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是,拿的錢變多了。

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總經費高達114.6億元,其中一部分撥給“部省合建”高校。據地方媒體報道,廣西大學在這筆資金中能分到5.2億多元,同比增加約2.3億元。其中有1.2億明確為“部省合建”資金,這筆資金將優先用於支持學校優勢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不得用於基本建設支出。

錢是建成一所高水平大學的必要條件,但當投入達到一定規模,砸再多的錢也未必能夠有效提升學校的建設水平。地方高校爭進“國家隊”,絕不僅僅是“要錢”那麼簡單。

部省合建高校,是教育部文件的主送單位之一。

憑藉“部省合建高校”的身份,學校可以在教育部部屬高校會議上更自由、直接地向教育部提出訴求,爭取更多項目和教育資源,在科研項目的申報上,部省合建高校可以以學校為單位申報,而地方高校只能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為單位申報,掌握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

部省合建高校享受教育部直屬高校同等待遇,與部屬高校分享同一信息平台,是教育部文件的主送單位。部屬高校人事權歸教育部直屬,合建高校的書記、校長雖由省政府任命,但人選需同教育部商榷,其他校級領導幹部參照教育部直屬高校領導幹部任職標準配備。

部省合建以來,北京大學方精雲院士任雲南大學校長,原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任海南大學校長,這樣的人事更替進一步推動了高校的發展。

破局自救:地方的實踐與嘗試

除了爭取國家政策上的扶持,地方高校也在自下而上地尋找突圍的方法。

為吸引優秀人才,中西部地區多舉措引才。如青海省在評價特殊人才過程中,不再把論文、外語等作為限制性條件,甚至可以因為能力、實績和貢獻突出而忽略學歷和職稱;給予科研人員更多自由,科研經費用途在總額控制的基礎上,由科研人員自主決定經費用途。

在學科建設上,中西部地方高校堅持立足地方優勢產業和科研優勢,將優勢學科與區域主導特色產業對接起來,紮根並服務於國家及所在區域的多元化需求,以不可替代的辦學特色來加快一流學科、優勢學科的建設,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發展道路。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雲南大學的民族學獲評A+,位列全國前2名或前2%,生態學獲評A-;南昌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獲評A,鄭州大學共有7個學科入選B+,表現尚佳。

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天然的區位優勢讓雲大的民族學成為它的招牌專業,地處邊陲的雲南大學還是連結邊境鄰國的重要樞紐,在研究東南亞、南亞國際問題上具有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地緣優勢。

1972年,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被挖掘出土,憑藉着“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地理優勢,寧夏大學潛心專研,最終把西夏學這門“高冷”學科做成了“熱課題”。1991年成立的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為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佈局中西部地方教育的重要戰略意義

高等教育均衡充分發展,既是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

從資源、平台、生源來看,這些地方高校先天不足、後天發展遲緩,距離真正的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就是建設教育強國,要建成教育強國就不能只是一部分強,而是東中西部都能得到均衡、充分的發展。清華北大也不是一日建成的,我們應該留點時間,讓這些地方高校慢慢發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