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方式將迎變革,體校將成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作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體校是誕生奧運冠軍的“搖籃”。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今天(9月2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今後將變革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理念和方式,以學校體育作為人才培養的基礎陣地,各級各類體校要成為當地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

李建明介紹,我國體校發展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我國已有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裏95%以上都有在體校學習培訓的經歷。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需要不斷拓展人才培養渠道,轉變培養方式。

李建明透露,今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將基於三大主要的陣地:一是以學校體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礎陣地。二是以體校教育繼續加強和提升作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主要支撐。三是通過社會體育俱樂部尤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不斷髮展,進一步拓寬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渠道。

“通過這些方式,更好地體現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各方面的資源得到有效融合和發展,共同推進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從整個人才培養的理念方式方面要進行變革。”李建明説。

談及體校自身的改革,李建明表示,要更好地發揮體校在體育育人方面的作用,各級各類體校今後要成為當地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更多把體校的體育資源包括場地資源、教師教練員的資源,更好地發揮作用,帶動、引領當地體育教育和體育訓練質量的提升。

與此同時,通過改革促進體校教育的全面發展和提升。“過去相對更重視體校學生在體育專業方面的系統培養,文化教育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或短板。我們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體育的接班人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而不只是僅僅具有某個專項特長的體育人。”李建明表示,體校教育改革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強化體校學生或者運動員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鼓勵當地優質的中小學教育資源,能夠與體校教育深度融合,用體育和教育資源共同推進體校的深化改革和全面發展。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7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方式將迎變革,體校將成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