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 將於8月10日出版的第15期《半月談》刊發記者蕭海川採寫的文章《“自課程”:師生來互動,有趣又有用》。節選摘要如下:
一份簇新的捐贈證書鑲嵌在主教學樓的入口處。這幅落款為山東東營廣饒縣紅十字會的證書,讓初來乍到的記者分外好奇:廣饒縣同和小學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份捐贈證書?
據校長楊國營介紹,今年“六一”兒童節當天,學校三、四、五年級的全體師生組織實施了以班級義賣活動為主題的節日“自課程”,義賣活動所得全部款項捐獻給了紅十字會。
“把這張證書嵌在這裏,是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孩子從小知善、行善、揚善。”楊國營説,節日“自課程”是目前學校開展的“自課程”教育的一小部分。
如今在這所學校裏,每位教師都可根據自身所長、學科特點及教學安排,申請開設別具一格的“自課程”:有的語文老師,基於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每堂課拿出一部分時間組織學生輪流登台演講;有的數學老師,授課時特意融入知名數學家故事,讓數學“有血有肉”;還有的教師,設計拓展性實驗“自課程”,把校園內外、鄉土田野都當成學生的實驗室……
楊國營説,“自課程”的理念形成於2014年,立足於兩個“自”:即基於學科自身和教師自身;宗旨是發揮教師所長,讓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安排,促進教學相長。
“有趣與有用是‘自課程’的兩條原則。孩子能否喜歡,是評議‘自課程’有沒有用的首要條件。”楊國營認為,“自課程”的作用在於讓教師願意發揮所長,主動創新教學方式,最終塑造出一種學生與教師、家庭與學校和諧互動的理想學校樣態。
説起“自課程”帶來的改變,從教25年的許萍感觸頗深。身為學校德育處主任,她一度有解不開的困惑。學生小學階段須為未來人生打好底色,德育工作如何抓、德育課程怎麼上、德育教師如何當,都是需要不斷解答的課題。
“現在學校的德育工作可不一樣了,比如我們開發出‘一年級入學自課程’就得到家長普遍認同。”許萍説,這一“自課程”既包括一年級學生的入校課程,也包括一年級家長的入校課程。在開學當天,孩子與家長共同走進校園,藉助學校平台一起學習、共同成長。開好“自課程”,一線教師需要重新發現鑽研業務的新方向,更樂意擠出時間多讀書、多充電。
這種教師發自內心的改變,以及隨之而來的師生共進,正是楊國營所期望的。他認為,學校有了教學人才,缺乏教具可以創造教具;反過來,沒有人才的學校,教學器材只能吃灰濛塵。
這些理念源自楊國營28年執教經驗及20年校長經歷。早年間,他在一所基礎薄弱的鄉村小學擔任校長,經歷過辦學經費不足帶來的種種困窘,最終萌生了教師主體參與課程的理念,也就是“自課程”的雛形。教師積極性調動起來後,這所農村薄弱學校在全鄉教育中一枝獨秀,並逐步吸收合併了鄉里其他小學。優異的辦學實績,使學生獲得優質教育,也讓鄉親們有了更多支持教育的理由:開通校車、推廣校園午餐水到渠成,辦學經費再也不用操心。
在楊國營隨後的校長生涯中,“自課程”逐漸發展完善,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師都在三尺講台上重塑自我價值和職業尊嚴。一門心思要調崗分管後勤的體育老師,開發出排球“自課程”項目,率校隊一舉贏得東營市青少年排球賽男女組冠軍,並蟬聯市運動會排球項目冠軍。學校的會計,兼職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生物教師,獲評市級教學能手……
入職將滿一年的同和小學音樂教師王曉婷説,學校開展了青年教師成長“自課程”,自己有機會拜學校資深教師為師,從此有了三尺講台的領路人,很快就走出了課堂教學的困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