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蒼天,何薄於我”,諸葛亮在五丈原的這句遺言,讓不少人淚目,從他出山助劉備開始,就把“匡扶漢室,還於舊都”當成了自己的最高目標,在先主劉備去世以後,更是兢兢業業地輔佐劉禪,先後進行了五次北伐,每次都信心滿滿會成功,但是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有的人就開始質疑:諸葛亮的北伐,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成功?那他為什麼還要強行北伐呢?
一、諸葛亮為劉備興復漢室制定的戰略
雖未出山,但已經把天下大勢掌握在心中,這就是諸葛亮,從當年他所做的《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為劉備制定的戰略,主要可以分為三步:
1.拿下荊州、益州,以此作為宏圖霸業的基礎,這樣一來,可以東西呼應,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2.和西戎搞好關係,同時安撫南部的少數民族部落,避免和東吳開戰,若是可以結成同盟是最好的。
3.待時機成熟之日,派人北取宛城和洛陽,秦軍主力再從秦川出發,兵分兩路,攻打魏國,這樣一來,興復漢室也就擁有了現實可能。
在夷陵之戰之前,其實蜀漢已經大致完成了前兩步,只需要等待時機,劉備就可以實現自己多年的夙願。但可惜的是,夷陵之戰的失敗,讓蜀漢失去了荊州,也失去了大批精鋭部隊,一些心懷不軌的人也開始蠢蠢欲動,妄圖從中獲利,儘管在諸葛亮的苦心經營下,局勢暫且被穩定下來了,但可惜荊州已經要不回來了,失去了這個戰略跳板,第三步的戰略也就無法實施了,那麼只有強行北伐,才可以獲得一線希望。
二、諸葛亮執着北伐的原因
當時魏國幅員遼闊,兵強馬壯,君主也有一定的能力,國內還有軍事家司馬懿,可以説北伐的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那為什麼諸葛亮還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保住蜀國的精神支柱。蜀漢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都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因為他是一羣理想主義者所建立的,有人説蜀漢之所以粉絲眾多,是因為他們相當於中國的圓桌騎士團,是黑暗時代的光明,筆者個人很認同這一點,興復漢室乃是蜀國的立國之本。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可以迅速地凝聚人心,他們在益州的統治才有了合理性,若是喪失了這一追求,那麼蜀國的國力必將江河日下,相對於魏國和吳國,蜀國的戰略資源太少了,前進還有一絲希望,若是止步不前的話,那麼蜀國就只能一步步地走向滅亡。
2.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在臨終前,把光復漢室的夢想託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對劉備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怎能不堅定地去完成主公的遺願?在北伐之初,諸葛亮就抱着一股死而後已的悲壯之情,只不過,為了激勵不下,他不會把這種悲壯表現出來。
3.當時的魏國兵多將廣,幅員遼闊,東吳物產豐富,君臣一心,而蜀國在夷陵大敗以後人心惶惶,不知道該何去何從,若是在這個時候北伐,那麼可以給大家希望,哪怕這個希望是很渺茫的,但如果連聲望頗高的丞相都説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那蜀國就只好混吃等死了。
4.和孫劉聯盟有着密切的關係。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修復了蜀國和東吳的聯盟,並將其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絕盟好議》規定:漢國和吳國將勠力同心,同討魏賊,救危恤難,共同分擔災禍,共同分享勝利,絕對沒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漢國,吳國討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吳國,漢國討伐它。從這個時候開始,蜀國和東吳的聯盟不再停留於表面上,而成為了一種有具體協定的軍事聯動機制,在陳倉之戰的時候,諸葛亮也配合了孫權,就從側面説明了這一點。
三、諸葛亮北伐的意義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均沒有取得成功,是不是説明這五次北伐一點意義都沒有呢?不是的,筆者認為,諸葛亮這五次北伐的意義有如下幾點:
第一,以攻代守,確保了蜀漢的安全。蜀漢在軍事實力相對弱小的情況下也不示弱,而是積極主動地向曹魏發起進攻,讓對手無法主動的攻打蜀漢,其實已經實現了“以攻代守”的目標,從具體戰役上來看的話,除了馬謖失了街亭以外,其餘各大戰事都沒有太大的損失,反而攻佔了魏國的陰平、武都等地區,從精神上給對手造成了打擊。
第二,在實際的戰場上,姜維、王平、廖化這些人得到了鍛鍊和成長,成為蜀漢後期的中堅力量。若沒有這些人的話,那麼後期的蜀漢滅亡的時間線或許還要推前一些,他主動發起的攻擊,也從外部給了曹魏巨大的壓力,使得他們的內部出現了鬥爭,曹休、張郃的死以及後來司馬氏和曹氏的矛盾,都和諸葛亮的北伐有着密切的關聯,他的這些舉措,還牢牢地抓住了孫權,讓其站在自己這一邊,這些都是可以改善蜀漢的生存環境。
結論
有的人認為,當年劉邦韓信以蜀地作為大後方,暗度陳倉,僅僅一次就佔領了長安,而諸葛亮北伐了五次,還沒有回到長安,就説明諸葛亮的軍事實力遠遠遜色於韓信。筆者是不認同這一點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別,不在於他們能力有差異,而在於對手的不同,當時劉邦和韓信的對手剛愎自用,這就給了他們明修棧道的機會,而諸葛亮面對的曹魏已經在北方深耕多年,戰略縱深廣大,綜合實力強悍,還無時不刻都在盯着蜀漢的舉動。在這樣的前提下,劉邦和韓信的戰法壓根就用不上,雙方只有在戰場上正面交鋒了,這樣一來,只要對手不犯錯,那麼諸葛亮就很難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