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報道,近期臨牀醫學已迴歸高考熱門專業“Top5”,越來越多的考生在高考志願中選擇醫學專業,曾經的“學醫熱”又回來了。一些專家對此感到欣慰,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系副主任李宏軍教授就表示:“作為醫生和老師雙重身份,很高興看到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學習醫學,我國醫護人員隊伍還面臨很大的缺口。”
醫學生的收入待遇和社會口碑,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都是不錯的。但近年來,輿論場上一度出現了勸告年輕人不要學醫的聲浪,其中不少聲音來自醫務工作者和在讀醫學生。
毋庸置疑的是,學醫的歷程是漫長的,當同齡人讀完四年大學本科就能畢業的時候,醫學生還得多讀一年,而且如果只是本科畢業,醫學生也很難找到好工作。想去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工作,基本都需要醫學碩士甚至博士學歷,即便是碩博連讀,整個流程走下來,也要耗費大量的青春時光,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與熱愛,這個過程可能十分痛苦。從畢業後的待遇來看,曾經頗具吸引力的醫生崗位,其“現實回報”的競爭力近年來逐漸變小。更糟糕的是,不時見諸報端的一些暴力事件,比如患者家屬報復醫生,造成人身傷害,也讓一些家庭對子女學醫有所擔憂。頻頻出現的醫患矛盾,更讓醫學生的頭頂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屬性,以及救死扶傷這項事業的神聖性,不可能被這些負面因素徹底抹去,對真正有志從醫的年輕人而言,學醫也並非“不值”。疫情發生以來,公眾逐漸認識到醫務工作者的重要價值,醫生待遇、醫患關係有所好轉,輿論也因此逐漸迴歸理性。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意識到,在就業壓力和職場“內卷”之下,門檻越高、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越強的專業,越有報考“性價比”。與此同時,能否通過自身所學為社會作出貢獻,也是很多年輕人很關心的問題。醫學求學之路固然漫長,但只要學有所成,完全可以擁有光明的前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無數白衣天使走上抗疫前線,成為人民羣眾生命健康的捍衞者,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學生的專業榮譽感和獲得感。在這種情況下,輿論場上污名化醫生的言論越來越沒有市場,國家也發佈了各種政策來保障醫生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給現在和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服下了“定心丸”。
長遠來看,臨牀醫學回歸熱門,是一個大的趨勢,在多數情況下,醫學都不太可能成為所謂“冷門專業”。民眾對醫生的尊敬,政策對醫學事業的支持,都有堅實的社會基礎。當然,在年輕人的個體選擇層面上,外界的建議和評論僅供參考,適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種心態下,年輕人的大學專業選擇才會對人生起到正面作用。不論是選擇學醫,還是進入其他專業,一時的“熱門”或“冷門”都不是最重要的指標。僅看特定專業的“現實回報”,同樣不足以幫助學生作出明智選擇。説到底,專業冷熱和職業待遇都會隨時變化,真正恆定的是每個人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