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變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促使研究生教育在教學、科研、學術諮詢等不同環節隨機應變,順勢而為。有哪些被迫無奈的舉措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哪些創新之舉還能延續到後疫情時代?本文以 NORC機構的研究報告為例,為您詳細介紹。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地研究生院措手不及,對於STEM領域的研究生培養來説,為了保證學生學習不脱軌,網課充當了主要的教學方式,導師通過網絡視頻在家完成研究生學術/學業諮詢工作,科研實踐也見縫插針地緊急安排,一些臨時性政策隨着疫情發展應運而生。換句話説,疫情的蔓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研究生教育的創新發展,這些措施有哪些共同特徵?是否會成為後疫情時代的常規操作?
為此,位於芝加哥大學的研究機構NORC(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調研了300餘所提供STEM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院,並於2021年發佈了題為《研究生院的疫情響應:STEM教育創新與持續的希望之路》報告。
NORC 表示,此次研究對象主要是受訪研究生院院長和研究生培養項目負責人等,重點關注“疫情危機以來,研究生院採取的創新之舉,並在未來有計劃地沿用甚至作為培養的常規舉措”。這些新舉措涉及:a.教學、諮詢與研究;b.學生幸福感;c.研究生招生與學生留存。本文主要介紹前兩部分內容。
網課為主,需加強過程監控不出意料,網絡教學成為所有受訪研究生院的主要授課方式。報告顯示,超過210萬研究生轉戰網絡課堂。其中,180餘萬學生在疫情前僅參與課堂教學,大約27.5萬學生參與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這一教學形式的轉變獲得了研究生院的認可,94%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後“其所在的研究生院很可能大幅增加混合課程的數量”,83%的受訪者表示“非混合式的網絡課程數量也會增加”。不僅是課程,對於研究生項目的整體教學形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獲得了研究生院院長、項目負責人的青睞。超過3/4的受訪者表示將擴大混合式教學為主的研究生學位項目規模。“從實際來看,一些理論講解課程是適合網絡形式的,靈活安排可以確保教學質量並提高教學效率。”某受訪研究生院院長表示。
為了順利完成從課堂到網絡的教學轉移,幾乎所有受訪研究生院都組織教師參與網絡授課培訓,包括設備和軟件平台使用、教學方法以及課堂管理等內容。82%的受訪者表示所在學院為研究生助教提供了培訓,重在提升網絡教學效率。與之相對,如何指導學生更好地利用網絡學習的相關培訓較少,只有不到七成的受訪研究生院有相關舉措。在落實網絡教學方面,一些研究生院的方式較為特別。
例如,8%的受訪研究生院與其他機構合作設計網絡教學,6%聘請在線教學項目經理提供相應服務,3%允許學生選擇指定的MOOC課程並承認學分。一位受訪研究生院院長表示,在線教學項目經理主要負責課程網絡化設計,包括教學時長、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教師則專注於把控教學內容,雙方合作能提升網課設計的效率,並確保教學效果。”
這位院長同時提到,疫情促使研究生院審視每項工作的必要性,並釐清如何加強或優化做法。課堂教學的過程性評價即是其中之一,超過半數受訪研究生院認為,疫情催生的網絡教學尤其“需要加強過程監控”。
圖片來源:unsplash
具體來看,研究生院傾向於採用內嵌數據跟蹤和分析功能的網絡教學平台,從而精確監測學生的學業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教學反饋和課堂參與度等。一些研究生院要求教師在每次網絡課程中融入學生學習評價環節。有些研究生院要求,學生完成演講闡述、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後,任課教授需要通過網絡視頻,向學生“當面”反饋表現情況,加強溝通聯繫。
網絡教學在後疫情時代註定大放異彩,與之配套而生的過程性評價策略也將得以延續。在網課類型方面,受訪研究生院對異步網絡課程情有獨鍾,認為其“兼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不同的學習進度”,同時“更有效結合線下教學、實踐教學和科研活動等”。
注:異步網絡課程,區別於在線直播課程,它需要教師製作錄播課程、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料、設計在線練習和評價方法等不同模塊,並利用交互式學習平台作為依託。
科研環節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內容,對於STEM領域尤其如此。在實驗室研究、田野調查等大受影響之下,引入網絡平台和政策創新等是竭力維繫該培養環節的有效措施。
受訪研究生院比較認可網絡會議替代線下會議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在一些計算科學領域,學校成功利用視頻會議和在線協作軟件,確保相關專業學生順利完成科研。諸如工程、醫學、生物科學等對學生實地走訪和動手操作要求較高的領域,學校利用教學視頻、開發VR技術等確保學生提前動手操練,力爭有效銜接疫情後的教學內容。
在疫情緩和時期,學校制定了滿足防疫需求的臨時政策,例如分時段開放實驗室,並嚴格限制人數,某受訪研究生院院長表示,“我們要求每次進入實驗室的學生和教師為同一批人,以預防病毒傳播的範圍。”這一舉措卻帶來了意外的收穫,不少依此開放實驗室的研究生院發現師生和生生建立了更友好、親密的關係,利於學校營造歸屬感強烈的校園文化。
圖片來源:unsplash
該報告同時披露,調研結果顯示信息技術的介入的確解決了一些難題,甚至帶來了一些優勢,“但不少受訪者表示,‘偶發學習’是網絡環境難以彌補的。”即研究生在上課和科研期間,在課堂上、實驗室內、田野户外與教授的學術交流抑或是閒聊中獲得的靈感或知識,一位研究生院院長強調,“我覺得這是技術替代所帶來的最大損失。”
需要師生交流溝通的還有學術諮詢環節。相比本科教學,研究生階段的諮詢工作尤其重要而且頻繁。該報告認為有效的學術諮詢至少有三類目標,需要達到每次諮詢工作的預期效果,教師在長期師生互動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任務目標,併為學生提供關乎職業發展的資源等。疫情之下,教師只得採用Zoom等網絡視頻軟件開展諮詢。報告顯示,受訪研究生院院長對網絡視頻替代線下諮詢的成效並不滿意,僅有不到12%的受訪研究生院院長表示“可以實現替代線下交流效果”。
儘管如此,在線諮詢卻呈現了出乎意料的優勢,“在線諮詢時間安排靈活,效率更高”“利於教師定期跟蹤學生學業學習或論文寫作進展”,即使多數院長並不認可在線諮詢能取得圓滿的效果,但不少研究生院均表示會將其與線下相結合,“揚長避短,以作為諮詢工作的常態”。由於教師居家辦公,視頻總會“暴露”其生活場景,這一與學術工作極不相稱的畫面卻意外地拉近了師生關係。報告顯示,調研過程中,不少師生認為真實生活下的場景有效加強了雙方的共情能力。任課教師或諮詢教師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教師也能瞭解學生如何在學習和科研重壓下協調日常生活,“這是未來線上線下諮詢結合的重要關注點。”
學生幸福,依然守護
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是近年來高校的工作重點,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必然有損學生的幸福感。NORC在調研中發現,遠程健康服務在受訪研究生院中得以廣泛採用,99%表示在疫情之前就通過在線諮詢方式提供心理輔導,疫情之後仍然作為常態化服務提供給研究生,這類服務包括視頻/語音諮詢、小組在線診療,以及其他醫學診療服務(具體根據學校所在地規定而異)。不少研究生院利用在線學習平台開設了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網絡課程或研討會,圍繞冥想、正念減壓等實踐驗證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策略,幫助研究生進行自我心理按摩。
在疫情前,高校為研究生配備較多的是兼職校園心理醫生或諮詢師,疫情時他們則轉為全職提供在線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某研究生院院長表示,“學生普遍表示有專人可以傾訴煩惱或諮詢心理問題的體驗很好,學校也將在疫情後設立全職心理醫生制度。”有些研究生院開設了心理學相關專業,或是擁有具備心理工作經驗的學生義工,隨即以自主參與為原則組織這些研究生為同學(包括本科生)提供在線心理輔導。
縱覽受訪研究生院在疫情期間的創新舉措,NORC在報告結尾處寫道,在網絡大背景下,摒棄模板套路化的“創新”,儘可能加入“真實的、人與人的接觸”,這是學生認可且能在後疫情時代發揮功效的舉措的顯著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
[1] "Graduate Schools Respond to COVID-19: promising pathways to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STEM education". NORC. Jan 2021.
[2] W. Stewart, Debra "What We Learned in the Pandemic About Graduate Training".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uly 14, 2021. Web.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麥可思研究”(ID:MyCOS_Research),作者範春駿,本期責編傅業洋。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