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從全國各地的普通家庭中挑選了100個孩子,分成兩組:

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另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

10年後,跟蹤調查的結果令人唏噓。

痴迷手機的50個孩子裏,只有2位考上了大學。另一組的50個孩子,幾乎全部考入了大學。

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裏,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看完這樣的報道,不竟讓人感慨:人生的差距,難道就被一部小小手機無情拉開了嗎?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手機是一個魔性的東西,有自制力的大人都容易着迷,何況是孩子。

1

80%的孩子,被手機偷掉了健康,下班擠地鐵的路上,滿滿一車廂的人,幾乎都在低頭看自己的手機。

這種現象司空見慣,本就沒什麼好説的。

只是這一天,旁邊的那對父女,倒是突然引起了一些思考。

爸爸揹着大包還推着嬰兒車,在狹小擁擠的車廂裏更引人注目。女兒大概3歲的樣子,躺在嬰兒車裏倒是比外面擠車的大人舒服很多,不時發出一陣陣的嬉笑。

嬰兒車裏動畫片外放的聲音比較響,考慮到孩子較小,大家都沒作聲,低頭看自己的手機。

過了幾站路,估摸着父女倆快下車了,爸爸拿走了孩子手裏的手機,只是這一個動作,整個車廂都是小女孩的哭聲。

爸爸安慰了幾句,顯然一點效果也沒有,小女孩只哭得更撕心裂肺。

一車的人,也都抬頭看了看這位父親。他有些緊張又無奈,慌張間又把手機打開動畫片還給了女兒。

一瞬間,小女孩就不哭了,很安靜,直到下車。

原來哄孩子,一部手機就可以。3歲孩童,對手機也依賴如此,難免讓人深思。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有調查顯示:0-5歲兒童,智能手機使用率超過80%,3歲起就玩手機的孩子超過30%。

然而,“蘋果手機之父”喬布斯,生前卻從不讓自己的三個孩子隨意玩iPad和手機。

他説:“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裏使用智能產品。”作為智能手機的研發者,他深知智能產品對孩子的傷害。

有一陣子,小姨很頭疼表妹的眼睛,還特意跑去上海掛了專家眼科。原因是表妹的眼睛總説很乾,也隱隱有些睜不開。

才8歲的表妹,3歲時就能記住媽媽的屏保密碼,自己開鎖看動畫,一氣呵成。

上了小學,老師反映表妹小動作很多,在課堂上也坐不住,愛走神也很愛動打擾同學。

眼睛不舒服,也是上了小學之後的症狀。

拍片結束當然是沒什麼問題,但醫生也説,孩子過早地接觸手機,手機電子屏幕的色彩豔麗,畫面轉換過快,極易讓孩子的視覺神經系統疲勞。

弱視、散光等問題也因此而來。

再者,適應了手機快節奏的孩子,很難在相對日常靜態的生活環境中凝聚注意力。課堂上坐不住、靜不下心的孩子,80%和手機有關。

這麼小的孩子,也正在被手機一點一點偷掉了健康和學習的能力。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2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很小的孩子,已經熟練到能自己用手機看動畫,一看就停不下來。

再大一點的孩子,刷抖音、玩王者榮耀、吃雞……,這些對他們來説,都是“家常便飯”。

手機,讓正在認知這個世界的孩子,走了彎路,生了心魔。

初三男生經常玩王者榮耀等遊戲,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無計可施,於是讓奶奶將孩子的手機藏起來。

沒想到,男生髮現手機沒了,情急之下,男生到商店買了一把水果刀,威脅奶奶交出手機,好在被警方及時制止,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只是為了要回手機玩遊戲,就能拿着刀逼至親交出手機。

00後女兒迷上了手機直播,3個月內給男主播打賞花掉了10幾萬。

這些都是孩子趁媽媽睡覺的時候偷偷付款的,還註冊了自己的賬號私自登錄充值消費。

更過分的是,女兒刪掉了媽媽的消費通知。等媽媽發現銀行卡里錢不見的時候,起訴要求退錢已經晚了。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偷偷打賞,偷偷遊戲充值,這樣的行為不在少數。

  • 一個班級過半的學生玩抖音,老師急得都哭了;

  • 小學生用手機拍抖音,結果直播了媽媽洗澡全過程;

  • 孩子在抖音,拍喪禮全過程,發幾段話集贊,讓人唏噓……

手機就像這羣孩子的精神鴉片,原本活力十足充滿生命力的孩子,所有飽滿的生機就這樣被吸走了。

説手機是毒品,一點也不過分。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視頻,7位青少年挑戰20分鐘不玩手機。

在不看手機的短短20分鐘裏,有人像失去了靈魂,目光呆滯;

手機一發出提示音,有人就焦躁難安;

有人等得無聊,開始自言自語……

每分每秒都變成了煎熬。

直到20分鐘結束,拿起手機,他們臉上的笑容才終於恢復。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得這麼離不開手機了?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3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願意帶着他玩的父母。

也有極個別不喜歡玩手機的孩子,但遺憾的是,她們的父母,離不開手裏的手機。

河南公交車一工作人員撿到一個被乘客遺忘的紙箱,紙箱裏裝滿了小學生的手寫信。

這些信中不約而同提到,希望在假期裏爸爸媽媽不要玩手機了,多陪陪自己。

成長期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屬性。

家長們的日常行為,非常容易被孩子們所模仿。身為父母,真的應該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陪自己慢慢成長的孩子。

一個時刻離不開手機的孩子,她的背後是一對同樣離不開手機的父母。

放下手機,帶孩子去外面走一走,手機裏的色彩外面的花草樹木都能給你。

放下手機,和孩子好好説説話,隨便聊一聊最近發生的事兒。

放下手機,陪孩子認認真真吃頓飯,也教她們一些生活的動手能力。

放下手機,孩子還小,需要的不是手機,而是一個願意帶着她們玩願意陪着她們長大的父母。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一部小小的手機,是不是真得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沒有答案。要知道的是,最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

別讓手機勝過親情,勝過健康,勝過愛。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5 字。

轉載請註明: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