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古國扶餘國是怎麼創建起來的?

滿洲古國扶餘國是怎麼創建起來的?

筆者很早就想寫一下滿洲地區歷史,7月19日我發了文章《滿洲人建立的早期國家——肅慎王國》,算是滿洲歷史的第一章,肅慎王國為滿洲地區歷史的第一個朝代,今天的就打算寫一下滿洲地區的第二個朝代。

滿洲歷史上有個重要的國家就是扶餘國,又作“夫餘國”,漢文典籍最初寫作“鳧臾”,有學者認為扶余為滿洲一詞的古音音轉。

扶餘國創始人東明,來自橐離國,也寫做索離國。東漢王充《論衡》一書最早記載了東明來自橐離國的神話傳説。其後在三國時期成書的《魏略》也有記載,下邊就根據有關歷史記載説一下扶餘國創始人東明的神話傳説。

傳説一天,索離國王出門遠行,回來後發現他身邊的一侍婢不知什麼原因懷孕了。國王對此勃然大怒,認為是侍婢趁自己不在家,與外人偷情,下令殺掉這個懷孕的侍婢。委屈的侍婢向國王哭訴説:“懷孕也不是我的過錯,這是因為有一天我在宮門外,突然有一團雞蛋大小的氣體從天上飄到我的眼前,便一下子鑽到我的腹中,我不知不覺地就懷孕了”。國王聽了侍婢的話,將信將疑,便沒有殺她。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侍婢終於生下了個男孩。國王認為這男孩不吉利,也不是自己的,就讓人把他扔到豬圈裏,想讓圈裏的豬把他咬死。那時家養的豬還是有些野性,不像現在的家豬那樣温順。可意想不到的是羣豬不但沒有咬死男孩,而且還立即圍過來用嘴裏的熱氣給這個小男孩取暖。國王一看小男孩沒有死,就又讓人把小男孩丟到了馬廄裏,讓羣馬把他亂蹄踩死。可馬廄裏的馬和豬圈裏的豬一樣用嘴裏的熱氣給男孩温暖身子。看到這一切,國王感到很奇怪,這難道是天意讓他不死?國王也不敢違背天意,就讓他母親把他收養起來,並取個名字叫東明。

東明長大後,國王讓他到野外放牛牧馬。東明聰慧精悍,生有天生的神力,威武雄壯,而且能騎善射,本領越來越高強,可謂人才出眾。據説東明一詞本身就有善射的意思,不知道是因為東明的傳説讓他的名字成為善射的代名詞,還是給他最初起名就賦予了善射之意,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了。

話説這國王有一福晉二側福晉,她們所生兒子的本領都不如東明。但東明不是國王所生,本領又這樣強,看到漸漸長大的東明,國王心裏感到有些恐懼,認為東明日後會爭奪王位,對皇家王位是一個威脅。就總想找個藉口把東明殺掉。此消息被東明的母親暗中得知,便偷偷地告訴了東明,勸他快些逃走。並對他説:“以汝才略,何往而不可?與其遲留受苦,不若遠適而有為”。東明聽了母親的話,事不宜遲,立即逃走。朱明逃走的消息,很快有朝陽羣眾報告國王,國王就派兵在後邊追殺。東明向南跑到一條叫掩虎水的河岸邊,見到水面寬闊,河水又深,四野茫茫,又無渡船,而且追兵越來越近,自嘆吾命休矣!情急之中,東明摘下身上的彎弓,連連拍打水面。可就在這時奇蹟出現了,河裏的魚鱉蝦蟹紛紛浮出水面,搭成一座浮橋,東明很快從這座浮橋上奔向彼岸。東明到了掩虎水河對岸,魚鱉蝦蟹又潛入了水中,橋也不見了,追兵們趕到掩虎水河邊,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東明逃走。

東明南渡後順利地來到了穢貊人居住的地方,在發展農牧業和抵禦外侮中功勳卓著,很快受到了當地穢貊人的擁戴。東明憑自己的能力和天賦在這裏建立了扶餘國,成為扶餘國的第一任國王。

滿洲古國扶餘國是怎麼創建起來的?

扶餘國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後期王城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扶餘國穀物豐盛,餘糧頗多。其國故城叫穢城,本屬穢貊之地。夫餘統佔其中的地盤,自稱是“亡人”,因扶餘國始祖東明自北方橐離國逃亡而來,滿語寫作ukanju。扶餘國從前2世紀立國到494年東扶餘國被勿吉滅國為止,歷時約700餘年。

現在我們知道扶餘國的大致方位,那麼橐離國是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國家呢?幹志耿、孫秀仁率先提出“橐離分佈在松花江中游和嫩江下游一帶”,理由是發現肇源白金寶古代文化遺存。王錦厚認為考古發現的黑龍江省賓縣慶華古城就是橐離國的首都。

現在有一些學者寫了專門研究橐離國的論文,如 《民族研究》1984年02期文章《古代橐離研究》, 《東北史地》2015年05期刊發的鄧樹平的文章《橐離文化考略》。《黑龍江民族叢刊》2013年第1 期刊發王禹浪

上邊是在中原漢字史料的記載做的研究,但朝鮮方面的史料對扶餘國的來源有着不同的記載。

總體來説,朝鮮史料對滿洲的記載比中原的記載要詳細。或許是因朝鮮與滿洲相鄰,而且遠古時期並無固定的國境限制,一些古代民族經常自由遷徙,互相交往也多,所以瞭解也要準確和詳細。而中原離滿洲路途遙遠,中原作為農耕民族為主的國家沒有去了解外邊世界意識,幾乎沒有人去滿洲,古代所得的滿洲信息往往是道聽途説,大多是來自第二手、甚至三四手的轉述,夾雜傳聞和和認為外邊都的蠻夷的偏見,相對來説比朝鮮史料的價值要低一些。

根據朝鮮方面記載,扶餘國的第一代君主不是來自橐離國的東明,而且根本沒有提橐離國。扶餘國的第一代君主是天帝之子解慕漱。

朝鮮史書《三國遺事》引《古記》載:“前漢書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天帝降於訖升骨城(在大遼醫州界),乘五龍車,立都稱王,國號北扶余,自稱名解慕漱。生子名扶婁,以解為氏焉。王后因上帝之命,移都於東扶余。

朝鮮史書記載解慕漱是為説明高句麗的始祖朱蒙,解慕漱是扶餘國第一代國王,高句麗的始祖朱蒙的祖父是扶餘國的第二任國王解夫婁王,父為金蛙王,母為柳花夫人。

朝鮮史書《東國李相國集》和《三國史記》對朱蒙和解慕漱有更多的記載,而記載的朱蒙有着與中原史書記載的朱明有類似的經歷,而且朱蒙就稱東明聖王,故有的就認為中原史料記載的扶餘國始祖朱明實際上是高句麗始祖朱蒙。

因為解慕漱有不同的經歷,關於解慕漱的神話,今天文章篇幅有限,就不繼續説,下一章節再講解慕漱的神話傳説。

滿洲古國扶餘國是怎麼創建起來的?

(朝鮮2005年發行的解慕漱紀念幣)

如果説中原記載的扶餘國始祖傳説是記混,存在錯誤,但中原史書提到橐離國,那麼橐離國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

橐離國,又被寫成索離國,還被寫成稾離國,

其中稾離與橐離同語義,而其中索離:“索”字古音為/siak/,“離”字古代有兩個讀音:/li/和/tsie/,推測索離的讀音應為/siaktsie/,也就是索離是肅慎,古人以肅慎比附橐離。中原雖記混了傳説,但也寫出了扶餘國的前一個國家就是肅慎王國,可能就是取代肅慎王國而來。

我們在寫肅慎王國一文的時候,有這樣一段文字:

公元前約19世紀初,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並來歸順肅慎王國,惠(穢)、漠(貊)兩族融合成為惠漠(穢貊)部族(滿洲人來源的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投奔並加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徽號為德惠(肅慎語dehuiseme,意為"回家的孩子"),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又稱龍州、隆州,皆肅慎語hehetolon,"女神執光明之火引導的聖城"。

文中説的穢貊(Yemack)即扶余人,大約就是後進入肅慎國的這支人,他們或許在進入肅慎國之前,就居住的松嫩平原上,也就是上邊説的橐離國考古遺址的地方。在那裏就保存有自己統治形態,但後可能因天災或環境因素遷移進入肅慎國,經過長期在肅慎國內生活,得到肅慎國王信任,並擁有了自己武裝力量。最終通過武裝政變,推翻了肅慎王國的統治,而改建扶餘國。

扶餘國的重要官職加,加的上古音為[khA]。古滿洲人後建立的渤海國,渤海國的國君稱可毒夫,可的中古音也是[khA],毒的中古音為[duok],夫的中古音為[pju]。與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最高統治者可汗的正妻可敦katun音非常接近,可能都有領導者意思,可毒夫人來源kadabu使管理、掌管的音譯。與滿語kadalambi為同源詞匯。而這一統治者稱呼可能就與扶餘國的重要官職加有關。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4 字。

轉載請註明: 滿洲古國扶餘國是怎麼創建起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