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海歸”變“海廢”?自嘲也是擺正心態的一種方式

為何這些留學生會在“海廢”小組內抱團取暖?

最近,海歸又成了焦點羣體。這次的熱度,不是精英語境下的海歸光環,而是一個新名詞:海歸廢物。

海歸怎麼就成了廢物?其實,這只是海歸留學生的自嘲,源於豆瓣上的一個小組: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進去這個小組一看,竟有3萬多個會員。小組的簡介這樣寫到:歡迎海歸留學的失業失學者加入。翻了翻組內的討論,大多是對就業壓力的傾訴、對生活失意的無奈和對未來生活的迷茫。

光明時評:“海歸”變“海廢”?自嘲也是擺正心態的一種方式

在人們過去的普遍認知中,海歸留學生比國內高校畢業生更有競爭力,他們也往往能在求職中更勝一籌。為何這些留學生會在“海廢”小組內抱團取暖?

透過一個個發帖的微觀語境,我們可以窺見近年來部分留學生的集體困境。“海廢”留學生的焦慮根源在於,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無法滿足期待的生活現狀。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着手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近年來海歸回國發展意願持續增強的大趨勢下,2020年的疫情及國際關係變化等因素明顯起到助推作用,加速海歸回國潮流。

留學生在回國就業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如留學生回國人數的激增與國內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於是便有了“海廢”小組內的抱團取暖,海歸們聚集在一起,感嘆着工資太低,賺不回學費,找不到工作……

其實,“海歸廢物”只是海歸羣體壓力下的自嘲,在這個語境下,海歸的“精英”濾鏡似乎不再。前些年海歸是精英的代名詞。隨着經濟發展,家庭對於教育的投入普遍提高,近年來赴海外的留學生人數不斷增多,甚至部分國家出現了專門的中國留學生擴招計劃,留學不再是一件難事。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並非所有的留學都與精英教育的定位進行捆綁。

有些留學生感慨,工資賺不回學費。在“海廢”小組,特別是人文社科專業的海歸學生感慨自己遇到的就業困境。而在現有的社會評價體系中,隨着就業市場的日趨激烈,海歸一詞被不斷祛魅,從經濟角度講,留學不再是回報週期短的就業“鍍金”。之所以出現了“海歸廢物”這個詞,是不少學生感到“虧”,為什麼自己的學費在就業市場就貶了值。但究其本質,其實是留學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定義被窄化,這就間接導致了許多留學生和其家長自我定位的模糊。

然而,也無需否定留學的價值,以薪水和待遇來評判留學值不值只是現實功利的看法。擁有國際視野,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見識多元生活,感受不同的學術環境,無論從自我提升還是職場適配的角度,依然有着不容忽視的優勢。

海歸也好,海廢也好,自嘲紓解後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留學生面臨的境況也是本土畢業生同樣面對的挑戰,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到普及化階段,反映在就業上就是就業人羣學歷上移明顯。無論是留學生還是名校畢業生,都存在着高校低就、就業下沉的現狀。面對就業壓力,與其感慨“海歸廢物”,留學生們不如看清就業形勢,整合自身優勢,腳踏實地、以能力去應對職場競爭。

來源:光明日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7 字。

轉載請註明: 光明時評:“海歸”變“海廢”?自嘲也是擺正心態的一種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