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罕見照片,地主小老婆遭正妻訓斥,打把式賣藝者“平地摳餅”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分享一組大清最後十幾年的照片,因為攝影技術進入中國,這些黑白照片才讓我們一窺當年的實景。被鴉片毒害的女子,遭到訓斥的小妾,風吹日曬的商販,街頭打把式賣藝者。用老照片還原那些場景,一百年前的風土人情,真的是一言難盡!
一位年輕女子在抽大煙,竟然還有洋人出鏡。雖説鴉片的原產地在印度,可氾濫卻是在中國,人吸食後極易成癮。清末,朝廷財政危機日趨嚴重,為擴大收入來源,公開允許種植鴉片。彼時,煙館林立,上至官宦子弟,下到青樓女子,無不橫陳榻上,噴口成霧,揮袖成雲。精神萎靡,不能自己。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
四人抬的官轎,作為當時的一種代步工具,卻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轎子在封建社會有嚴格的限制,一品大員乘坐的是八人抬的金頂綠暱轎。不同身份的人乘坐相應的轎子,是不能隨意變更的。至於轎伕,都是窮苦百姓出身,官老爺喜歡與自己同鄉同姓的作為轎伕。轎子有幾百斤重,既要走的快,還要行的穩這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庭院走廊的過道上,一位地主的小老婆遭到正室夫人的訓斥。她站在那兒,一言不發,臉色慘白如紙。在正妻的面前,再得寵的妾也是不敢嘚瑟的。儘管男尊女卑,可正妻的地位一樣很堅固。那些影視劇裏演的小妾頤指氣使,還被扶正的場面很難在實際中出現。因為妻與妾的出身就決定了即便正妻亡故,小妾也上不了位!
兩位華麗女子坐洋車,人力車伕赤腳拉車,雖然是擺拍,卻也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有錢人不是乘轎就是坐洋車,而黃包車伕卻要用兩條腿在街上奔波。受到別人的侮辱,也嚐盡人間冷暖。即便如此,有的還是朝不保夕,生活無處着落。一旦染上病,只能坐以待斃了。
賣糖炒栗子的商販,在街上扯着嗓子叫賣。都是小本經營,謀生艱難。攤販的經營品類也反映了一地的風土人情,最為活躍的就是小吃攤。小販的叫賣方式並不相同,都有一定的特色,人們從叫賣聲裏就能判斷出商販賣的是什麼。他們一輩子就操持一業,想轉行都難。
爺爺奶奶在逗孩子,孩子的父母在外面奔波,作為留守兒童還能有親人照看就很幸福了。給兒女們看孩子,真是天經地義,這照片就很有説服力。
店鋪前的堂倌,成為一名堂倌並不容易,每天在店裏跑前忙後,早來晚走,不敢有一絲懈怠。來源也比較簡單,都是同業中的同鄉介紹來的。毛遂自薦的並不多,因為那樣很難立足。好的堂倌,見風使舵,店裏生意興隆,顧客老闆都喜歡;不苟言笑的堂倌,店裏生意蕭條,自己的飯碗也就難以保住。
賬房先生在算賬。以前的地主,豪紳,達官顯貴都有賬房間,專人管理金銀財務的出入,這就是賬房先生。能夠擔此重任的人,一定是老爺的心腹,對其忠心耿耿,“糞擔挑過也得嚐個鹹淡”!既然管賬,中飽私囊也是常有的事,可他們一般很低調,藏而不露。
當時的刑罰,犯人被綁在一個幾米高的凳子上,手腳還被捆綁,真是腦洞大開。清朝的刑罰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既要肉體的折磨,也要精神上的摧殘。很多人看過,滿清十大酷刑,真是頭皮發麻,背後發涼。
街頭賣藝者,表演驚心動魄。武術俗稱為把式,正經的習武人不會摞場子賣藝的。沿街賣藝的武林中人都是為生活所迫,舞槍弄棒掙幾個銅板養家餬口。所以要想“平地摳餅”,不拿出點真本事是很難討口飯吃。賣藝人首先把嘴皮子練利落了,再把功夫練熟了,這才擺場子“素手求財”。打把式賣藝要講究方法,否則賣力表演最後也難賺到多少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