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
有大鮑島,自然有小鮑島。
小鮑島村清代是即墨仁化鄉文峯社,1891年清廷在青島設防,總兵章高元曾在小鮑島村東南處修建了一座軍火庫。圈定大致的範圍,應該是在貯水山南,大約位於今黃台路、熱河路、大連路、益都路、遼寧路、樂陵路之間。
1897年11月,德國侵佔青島,將“膠澳租借地”劃分為青島和李村兩個行政區,又將青島區劃分為9個小區,小鮑島便成了其中一個小區的名稱。1901年5月,德國當局將小鮑島村強行拆遷,村民大多遷往台東鎮和大鮑島市街,德人又在這裏修築了一條馬路,名為“小鮑島街”,這條路便是今之“黃台路”。
1901年4月,膠濟鐵路通車膠縣時,當時的大港火車站是始發站,因而帶動了這一帶的繁榮,“德國人在車站以東修建了海鶯街(今桓台路)、洋豹街(今陵縣路)、涵閘街(今長山路)和錦豹街(今泰山路),形成了街市的雛形,人們便開始把這裏稱為‘小鮑島’。這個小鮑島的含義既不是原來的小鮑島村,也不是那條小鮑島路,而是一個街市的地名”(《歷史記憶中的小鮑島村》)。
與大鮑島相似,當大規模開發正在進行時,小鮑島村正沉浸在樸拙古舊的歲月中。裊裊炊煙裏,百姓過着早出晚歸的日子。貯水山的溪水潺潺,是一幅祥和的田園畫卷。然而,1901年5月,德國的魔爪還是伸向了這裏,小鮑島村被拆遷,村民有的遷往東北方向的台東鎮,有的向華人市街大鮑島遷移。沒有高樓大廈,但卻包含生命的源泉。德國人把從海泊河、李村河、白沙河等地引來的水源,用專門的輸水管道引入市區,儲存在小鮑島東部山上兩座容積為六千立方米的貯水池中。所以,後來“貯水山”得名。
“小鮑島”的大規模闢建,是在日本第一次侵佔青島時期,即1914年至1922年期間。1914年11月,日本擊敗德國侵佔青島後,大量的日僑擁入青島,達到了兩萬多人。起初,日本人在聊城路一帶開闊了新市區,共有六七條街道。隨着人口的增加,日本人在現在的遼寧路、黃台路一帶建起了小鮑島商業街,開發出來的第二個“日本人居住區”。那時,“小鮑島”裏的房屋、招牌都是日本式樣的,改造前,“小鮑島”裏大部分的房子都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益都路建於日佔時期,當時叫川畸町,早期是日商一條街,大連路當時是由澗水匯成的河溝,村北側之貯水山,因設有防倭寇報警的烽火台,名為“烽台嶺”,該山也是小鮑島村民砍柴、拾草和放牧的山場。
1922年年底,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這時的益都路只有111户、335名居民,而桓台路僅有35户、85名居民。上世紀三十年代,由於大港碼頭的繁榮,致使益都路、桓台路一帶居民倍增,店鋪林立,儼若鬧市,小鮑島的名聲,也緣此而更加張揚。
小鮑島的第一次區域功能變化始自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之後,許多小工商業户蜂擁進小鮑島,工商業出現了小小的繁榮。“據稱,當時這裏經營最多的,有五金店、油漆店、化工店、印刷社、照相館、藥鋪、小人書攤、土產雜貨店、絲綢莊、布店、印染店、小百貨店、小商品攤、各類修理鋪,以及各種風味小吃店。當時的小鮑島,幾乎可以説是中山路商業街的一種補充,成為青島最早的廉價市場和小商品市場。當年逛奉天路(遼寧路)、益都路,也成了女人們的購物天堂”。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