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一流學科一入選數量明細
第二輪雙一流評估結果大概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就要公佈了,不知道將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憂?2017年的第一輪雙一流結果公佈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很多工科強校成為調侃的對象。像是重慶大學作為直屬於教育部高校,僅僅有3個學科入選,而且還是全是自定。人家雲南大學作為地方高校,還有兩個學科上榜,且都是非自定。當年的梁錫昌教授還有幾個人記得?在重慶直轄之前,其實高校實力還是不錯,除了重慶大學,還有西南政法、以及合併之前的西南農業大學、西南師範大學等,最可惜的是西南政法作為國內法學重鎮,自從落選985,211後就逐漸沒落。
很多人弄不清雙一流,簡單解釋下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往985、211是以學校為主,常常是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而雙一流則變成了學科為導向。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了遏制很多大學無休止的擴招,若是學科實力不強,縮招都有可能。當然一流高校除了以前的39所985高校還加上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分成了A類和B類。211直接改成近100所高校的一流學科,強校不代表着強科。
部分城市雙一流高校數量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社會分工愈來愈細化,大學從精英教育轉向通識教育後,大學逐漸成為就業學歷標配。以往大學專業設置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以就業為導向,而是閉門造車,造成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脱節,因此雙一流也算是適應這一趨勢對於高校專業設置的進行引導性變革。
我們先從42所一流高校説起,按照最新的雙一流大學的公佈結果,北京8所,上海4所看似沒有啥變化。但北京大學雙流一流學科達到41科,清華大學大達到34科的。學科排名前7名的其他5所大學合計總學科才達到81科。雙一流的結果使得TOP2高校和其他高校差距在一次擴大。
部分城市一流學科數量
當然北京高校集中程度對於其他城市來説是無解的存在。不過看下上海交大崛起,就知道城市對於高校的助力,當年西遷後,只有船舶等少數幾個專業,經過一個甲子的發展,上交完成了國立交通大學的薪火的傳遞。而作為承接交大主體的西安交大,卻一步步走向沒落。國內兩個經濟牛市的深圳大學和蘇州大學,特別是蘇州大學成為國內地方高校崛起的代表。西安兩個TOP學校西交大和西工大爭相遷移,深圳大學相比蘇州大學還是有些差距。
這次高校洗牌,也是城市洗牌,以往很多大學掛着985的名頭,可以説是一塊招牌們也是一個遮羞布。雙一流學科評估使得很多大學的底褲露了出來,同時也使得很多城市陷入了尷尬。南京作為高教第三城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是前學科排名前10高校中除了上海以外唯一雙高校城市。南京大學以15個學科排在第6位,東南大學以11個學位排在第8位。高校第三城之爭,南京成為大贏家,西安徹底隕落,武漢原地踏步。武漢的武大和華科合計18個學科,西安和西交和西工大合計只有10個學科,也有西工大部分專業由於涉密無法進入排名的原因。杭州則有19個學科,超越武漢,光是浙大一個學校就有18個學科。
陝西部分一本院校
陝西有95所高校,基本都集中西安,對於部屬高校,還有教育部經費支持,而對於非部屬高校依照西安以及陝西的財力支持力度怕是大打折扣。與此相比,東南部城市高校,教育部屬高校既有教育部經費支持,又有所在城市以及省市支持,不會出現像是西安部屬高校吃不飽,地方無投食這種尷尬。長此以往,離心離德,高校成為城市沒落的陪葬品。
鄭新雲三所大學加入使得鄭州、烏魯木齊、昆明三個城市乃至於背後的省區都有了一流高校。不管是補償也好,照顧也好,能夠進入評估名單,對於其背後城市高等教育發展都是一種示範。特別是鄭州,以往提到河南大學都是痛,而今鄭州大學進入名單,對於鄭州未來的長遠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身處東北長春的東北師範大學,以6個學科排名20位,打臉很多985傳統高校。
部分省市一流學科
我們再來説98所一流學科高校,北京有25所高校學科入選,除了以往我們常見的高校,還有以往在各類排行榜中不見其名的中央美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第一次上榜,同時類似於外交學院、公安大學等專業性極強大學也進入一流學科高校名單。當然BUG也是存在的,像是大名鼎鼎的中科院大學竟然只有2個學科入選,怕是中科院都要罵人了。
上海和南京一樣都是10所院校學科入選一流學科,不過學科數量上南京與上海相比,還是差異巨大,南京有12個學科,上海則有48個學科。上海相比北京有些弱,不過對比其他城市還是碾壓的。作為國內經濟中心,除了復交同師以外,還有10所高校入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以往不常見的高校入選。
成都則是這次雙一流評選的贏家,以往985、211成都相比同在西部的西安要弱一頭,這次則是同樣6所一流學科入選院校把西安壓在身後。當然成都中醫藥大算是這次學科導向的得利者。武漢和西安都是5個入選高校,武漢5個入選高校有11個學科入選,而西安5所高校6個學科。杭州浙大像一顆大樹,太大了遮蔽了很多草木的陽光,中國美院入選使得杭州不那麼難看。成都這些年的進步有目共睹,當然也有城市宣傳的功勞,可是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宣傳都不會的城市,不知道還會啥。
斯坦福大學周圍的科技企業
截止2019年內地高校2956所,本科高校1267所,江蘇、廣東、山東派在前三位。42所一流大學,98所一流學科大學,合計140所,佔據所有本科高校的11.05%,基本覆蓋所有省市區。一線城市中的深圳不見蹤影,也在所難免,只有顯赫的40年城市歷史的深圳底藴畢竟差一些。雙一流實施的結果,還有待於第二輪評估公佈。若是第二輪沒有實現真正的優勝劣汰,那隻能會讓更多的人失望。
大學之於城市,絕不是點綴。北京全國首屈一指的高教資源帶來好處異常明顯,無論是市值500強,還是民營企業500強,或者是獨角獸都是北京都不落人後。高教優勢不如北上的城市則需要進一步落實人才本地就業,否則孔雀東南飛,為他人作嫁衣裳終究無可避免。當然深圳也給其他高教資源匱乏的城市提供了樣本,本土人才培養不足,那就創造最好的條件吸引全國各地人才流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結合自身城市特點充分發揮人口、產業、科技、文化等優勢,註定會走出一條新路來,怕的是固步自封,唯唯諾諾陷入自憐自艾的境地不思進取。
參考
1、百度百科
2、JIC投資觀察《雙一流大學背後的城市贏家》
3、知乎機器貓關於雙一流公佈後,高校格局以後變化和發展回答